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突袭后,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从摧毁加沙武装组织,逐渐扩大为覆盖巴勒斯坦领土及五个国家的地区性冲突。本周二,以军对卡塔尔的空袭更将战火延伸至波斯湾,引发国际广泛关注。
黎巴嫩
2024年9月,以军使用美制2000磅航弹空袭黎巴嫩贝鲁特南部住宅区,暗杀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此前数月,摩萨德引爆数千个真主党传呼机,造成该武装基层数千人伤亡;以军还派遣地面部队入侵黎巴嫩南部,直至11月27日在美国、法国斡旋下达成停火。此次冲突导致黎巴嫩数万人流离失所,南部村庄严重损毁。
黎巴嫩真主党前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
伊朗
2024年7月,以军袭击德黑兰国宾馆,击毙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同年6月,以伊爆发为期12天的直接冲突,美以袭击伊朗核设施与军事目标,致伊朗多名高级军官及核科学家死亡;致使伊朗核计划延迟数月。
哈马斯前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
叙利亚
2025年7月,以色列军队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实施空袭。以方宣称,此次行动旨在 “保护德鲁兹少数群体”。在以色列北部,约居住着15万德鲁兹人。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前总司令侯赛因・萨拉米
早在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期间,以军就多次空袭大马士革。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侯赛因・萨拉米、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穆罕默德・巴盖里,以及革命卫队情报机构负责人穆罕默德・卡齐米等三名高级将领在袭击中死亡。此外,伊朗核科学家费雷敦・阿巴西・达瓦尼和穆罕默德・德黑兰奇也在袭击中遇难。
也门
2025年8月,以军空袭也门首都萨那,击毙胡塞政府总理艾哈迈德・拉哈维及多名部长。此前,因胡塞武装借加沙冲突破坏红海航运、多次袭击以色列(如发射无人机击伤以色列机场人员、发射弹道导弹袭击特拉维夫),以军多次有针对性地打击该组织。
胡塞政府前总理艾哈迈德・拉哈维
卡塔尔
2025年9月9日,以军首次在波斯湾地区行动,空袭卡塔尔首都多哈一处高档社区别墅(周边有大使馆、学校),目标为哈马斯高级领导人。卡塔尔是美国的重要盟友,中东最大的美军基地就位于该国境内,还曾主持加沙停火谈判、促成人质交换。
9月9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发生了多起爆炸。随后,以色列军方宣布,此次袭击的目标是哈马斯领导层。
此次空袭引发国际谴责,特朗普向卡塔尔保证,“类似事件不再发生”;拜登时期的中东事务顾问布雷特・麦克格尔克在CNN撰文称,此类袭击“前所未有”,美以两国还曾请求卡塔尔接待哈马斯领导人。哈马斯声明称,领导人幸存,但核心人物哈利勒・哈雅之子遇难。
内塔尼亚胡的战略目标
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9月10日表示,将重新评估本国在加沙停火中的斡旋者角色。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想内塔尼亚胡只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
内塔尼亚胡的战略目标主要包含四方面:一是彻底消灭哈马斯,摧毁其军事能力与领导层,消除加沙对以色列的威胁;二是扩大地区影响力。“阿克萨洪水” 行动后,以色列除加强对加沙的军事控制,还将行动扩展至黎巴嫩南部打击真主党等“抵抗轴心” 组织,同时打击伊朗及其在叙、黎的代理力量,对也门、卡塔尔采取行动以扩大影响和控制能力;三是强化国内政治地位。内塔尼亚胡借军事行动巩固自身地位,争取极右翼选民支持;四是形成威慑效应。以方通过展示对加沙周边国家、伊朗及其代理组织的军事打击能力,传递以色列可随时、且精准地打击反以国家和组织。
本文编译自:《华盛顿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