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凤凰军机处|欧洲被挡在门外 强者才能决定乌克兰命运
军事
军事 > 军情热点 > 正文

汾酒·凤凰军机处|欧洲被挡在门外 强者才能决定乌克兰命运

自动播放

编者按:尽管马克龙竭尽全力在“特泽会”上刷存在感,但欧洲仍日益成为俄乌冲突的“局外人”。欧洲相比10年前,为何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地位大减?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作用有多大?美欧真能给予乌克兰类似“北约第五条”的待遇吗?

本期由青花汾酒独家冠名的《凤凰军机处》邀请国际问题专家张弘、国关院美国问题专家孙冰岩,与大家一起聊聊“特泽会”究竟谈了些什么?

对话丨孙岩冰 张弘

编辑丨陈佳仲

《凤凰军机处》:“特泽会”结束后,泽连斯基表示,由30国组成的志愿联盟将在地面和空中保障乌克兰安全。目前欧洲国家能否独立完成对乌克兰的支持?

张弘:从客观数据与综合实力来看,欧洲国家在经济规模、部队总量及常规武器数量上仍具备显著优势。数据显示,2024年欧洲国家军费总额约为3500亿美元,是俄罗斯(约1400亿美元)的两倍有余,且俄罗斯正处于冲突状态;若回溯至2022年前,2021年俄罗斯军费仅约600亿美元。基于此,欧洲国家既拥有较强的军事力量,也具备相应的财力支撑。然而在俄罗斯与北约的战略博弈中,由于俄罗斯作为核大国的威慑能力,欧洲常规武器在核威慑面前实际难以形成有效对抗,因此欧洲在应对俄罗斯时仍缺乏足够的战略博弈底气。

欧洲当前的安全困境集中在:吃不准美国、摆不平德国、吓不住俄罗斯。

欧洲当前的安全困境集中在:吃不准美国、摆不平德国、吓不住俄罗斯。

其次,欧洲对乌克兰的支持虽在政治与外交层面表现鲜明且坚定,但在具体援助行动中存在显著制约。过去两年多来,欧洲向乌克兰提供的军援与财政援助规模相对有限,且更多采用以被扣押的俄罗斯海外资产为抵押的贷款形式,而非美国式的无偿援助。特朗普上任初期曾指出,美国提供的是“无需偿还的真金白银”,而欧洲则以抵押资产贷款为主,体现出欧洲援乌态度积极但行动步伐较为谨慎。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特朗普上任后,欧洲在援乌资金规模上或超过美国,但当前欧洲在装备与弹药供应上仍面临产能不足的问题,不得不通过向美国购买弹药军火再转赠乌克兰的方式满足需求。这一现实表明,欧洲尚未做好单独承担对乌长期大规模支持的准备。

《凤凰军机处》:与2015年签署《明斯克协议》时相比,为什么当前欧洲在俄乌问题中的地位急剧下降?是否跟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卸任有关系?

孙岩冰:欧洲在俄乌和平进程中地位下降的原因,我认为这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个关键因素在于特朗普的调停逻辑——作为当前俄乌冲突的主要调停者,特朗普将俄乌视为直接当事方,认为其他各方(无论是对冲突“拱火”还是支持)均非直接参与方,因此不应介入谈判。在他的简单化调停原则中,只有俄乌双方应“上桌”协商,而欧洲在过去的冲突中并未被特朗普视为支持乌克兰的核心力量,美国才是乌克兰的主要支持者,欧洲仅停留在口号层面的声援。

对欧洲而言,美国的军事支持具有重要意义,但现实却是期待越高失望越大,在美国看来保证乌克兰安全本身是欧洲人的事。图为欧洲联盟执行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左)与美国总统特朗普。

对欧洲而言,美国的军事支持具有重要意义,但现实却是期待越高失望越大,在美国看来保证乌克兰安全本身是欧洲人的事。图为欧洲联盟执行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左)与美国总统特朗普。

第二个因素则源于俄罗斯对欧洲参与调停的明确反对。从俄罗斯的立场看,若欧洲介入俄乌和平协议谈判,将使本已复杂的谈判更难推进。普京在与特朗普的谈判中已隐含这一态度:若仅由美俄作为直接当事方协商,谈判尚可进行;但欧洲若参与,其在背后对乌克兰的煽动与支持将破坏谈判基础。这种反对态度的根本原因,是自2015年《明斯克协议》签署以来,俄罗斯对欧洲的不信任已日益加深。

《明斯克协议》签署时,欧洲表面是调停者,实际却成为乌克兰的间接支持者。但在协议签署后,俄罗斯认为,随着默克尔的离任,欧洲对俄敌意加深、北约强化及欧洲自身防务能力提升,反而助长了乌克兰违背《明斯克协议》的胆量——莫斯科认为乌克兰之所以敢“违约”,正是得到了欧洲的支持。若默克尔仍在位,欧洲是否会给予乌克兰这种“勇气”?答案是否定的。

默克尔坚持认为,如果她没有在2008年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俄乌冲突会更早爆发。

默克尔坚持认为,如果她没有在2008年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俄乌冲突会更早爆发。

这进一步指向欧洲安全政策的核心转变。默克尔执政时期,她在《明斯克协议》谈判中展现出务实的现实主义风格,主张在安全对话中对俄罗斯的合理诉求(包括势力范围)予以妥协,认为唯有让步方能达成协议,而非一味坚持原则对抗。这种外交风格使《明斯克协议》得以签署。然而,默克尔离任后,以朔尔茨为代表的德国及欧洲安全政策转向对抗——团结美国、强化北约、构建阵营化对抗,并向乌克兰传递更强烈的支持信号。这种转变最终让俄罗斯认定,若欧洲持续当前路线,俄罗斯融入西方的可能性将加速。因此,默克尔的离开不仅导致欧洲安全政策彻底转向对抗,更使俄罗斯对欧洲失去基本信任,最终造成欧洲在俄乌和平进程中“上不了桌”的局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