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2日,卫星图像显示下的福尔多核设施遭袭后的景象。
美国和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的联合空袭后,伊朗超过400公斤浓缩铀神秘“失踪”。这批浓缩铀丰度达60%,理论上可快速提纯至武器级,足以制造约9枚核弹。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核查人员面临着一个棘手难题:如何确认伊朗储存的接近武器级的浓缩铀究竟是深埋废墟之下,还是已被秘密转移?
神秘失踪的浓缩铀
在对伊朗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3个顶级核设施的袭击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这些设施已经被美军“彻底摧毁”。但IAEA表示,目前尚不清楚福尔多核电站究竟遭受了怎样的破坏。该核电站承担伊朗大部分浓缩铀的生产任务。
西方各国政府正紧急开展调查,试图追踪这批浓缩铀的确切下落。IAEA前首席核查员奥利·海诺宁表示,搜寻工作涉及废墟清理、材料回收等复杂程序,还要进行法医鉴定和环境采样,整个调查过程需要很长时间。“有些材料可能已经无法获取,比如被埋在废墟下或在轰炸中丢失”,这些都为进一步的核查工作增添了难度。
“转移”疑云:伊朗早有准备?
更令西方情报机构警觉的是,有迹象表明,伊朗可能在遭到袭击之前就转移了部分浓缩铀。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透露伊朗在6月13日,即以色列首次空袭当天,就告知IAEA正在“采取措施”保护其核设备和材料。一名伊朗外交部门知情人士表示,福尔多核设施内大部分浓缩铀似乎在空袭前数日已被转移,“仿佛伊朗早有预知”。这一说法也得到海诺宁的佐证,他指出,伊朗核材料可能被故意分散隐藏,这使核查变得极为复杂。
格罗西表示,6月13日,即以色列首次发动袭击当日,伊朗政府曾透露正在采取措施保护其核设备和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这些担心不予理会。近日,在美国一档新闻节目中,特朗普对有关伊朗提前转移浓缩铀的说法予以坚决否认。特朗普说:“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并没有提前发出通知,伊朗直到最后一刻才得知我们要来。”截至目前,白宫未就此事进行表态。
困难重重的核查工作
尽管伊朗是否预知空袭并提前转移核材料尚无定论,但对其浓缩铀库存的核查工作无疑是一项重大挑战。一位不愿具名的伊朗外交官表示,此次核查的复杂性远超预期。他列举了国际原子能机构与德黑兰过去的一系列争端,特别提到伊朗未能对在未申报地点发现的铀痕迹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他认为,此次核查将是“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更糟糕的是,IAEA的核查人员可能会像此前的伊拉克战争时那样,在一番核查后一无所获。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联合国核查人员在伊拉克进行的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储备的搜寻行动就表明,在几乎没有可参考的实质性信息的情况下,验证外国势力关于隐藏武装储备的声明所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如今,类似的情景正在伊朗核问题上重演。
有专家表示,解决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伊朗的态度。如果伊朗坦白承认拥有400千克的浓缩铀,那么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如果他们不这么做,那么就永远没有人能确定这些核材料的去向。
本文编译自: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