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以动武暴露底牌,美伊核谈判或成为“政治秀”
军事
军事 > 军情热点 > 正文

美以动武暴露底牌,美伊核谈判或成为“政治秀”

当地时间2025年6月29日,Maxar Technologies公司提供的卫星图像,伊朗福尔道浓缩设施通风井附近的活动特写。

当地时间2025年6月29日,Maxar Technologies公司提供的卫星图像,伊朗福尔道浓缩设施通风井附近的活动特写。

以色列与伊朗停火后,焦点转向伊朗核计划,各方对于伊朗核设施受打击程度的评估不一,这关系到伊朗发展核能力的下一步,以及美伊核谈判是否并将如何重启等问题。

据新华社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格罗西在6月29日播出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专访中表示,伊朗核计划“遭受重创”是各方共识,但其铀处理、转化及浓缩能力仍部分留存;核设施遭重大破坏,但部分设施尚存。

美国国防情报局提供的评估报告与IAEA的结论相似,但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表态形成明显分歧,他在6月29日的采访中表示,美国对伊朗福尔道核设施的袭击完全摧毁了目标地点,“现在那里只剩几千吨岩石,整个地方被摧毁了,伊朗另外两个核设施也被摧毁了”。

伊朗核计划遭袭后的军事和情报评估,成为影响特朗普政府未来与伊朗谈判的关键因素。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震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以色列和美国的轰炸远未达到彻底摧毁伊朗核计划的目的,反而可能会强化伊朗寻求跨越核门槛的意志。此外,两国联手对伊动武的另一个战略性后果是,美国和以色列都亮出了“底牌”。

“以伊冲突或许会刺激伊朗加快核项目的进程,也可能会让伊朗以这次冲突作为筹码,继续和美国进行谈判。”王震认为,即使谈判重启,短期内恐怕也很难谈出结果。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6月29日报道,伊朗副外长马吉德·塔赫特-拉万希接受其采访时说,如果美国想与伊朗恢复谈判,必须承诺不再对伊朗发动打击。他透露,特朗普政府通过调解员告诉伊朗,希望本周重返谈判,但双方尚未商定重启谈判的日期。当被问及伊朗是否会重新考虑其核计划作为解除制裁协议的一部分时,塔赫特-拉万奇说:“我们为什么要同意这样的提议?”他重申,伊朗的核计划,包括将铀浓缩至60%,都是“用于和平目的”。

伊朗迈过“核门槛”的风险

以伊停火的两天后,伊朗议会6月25日通过暂停与IAEA合作的法案。该法案禁止IAEA工作人员进入伊朗境内进行核查,除非能够保障伊朗核设施安全以及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伊朗中断与IAEA的合作,意味着独立的专家组更难评估伊朗3个主要核设施的受破坏程度,也使得伊朗存放高丰度浓缩铀的地点更难被外界掌握。

伊朗副总统穆罕默德·礼萨·阿雷夫近日表示:“我们不再允许在本国领土内就铀浓缩进行讨价还价,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敌人也意识到,他们面对的已不再是过去的那个伊朗。”

关于伊朗是否会迈出下一步——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的争论已经展开。此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退出NPT意味着不再受国际核查约束,是走向核武国家的重大政治信号。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6月16日表示,伊朗议员正在起草一项推动伊方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法案,同时重申了伊朗官方不寻求核武器的立场。

“伊朗现在获得一个小核武库的风险比冲突发生前更高了。”曾在奥巴马政府时期与伊朗谈判的军控专家罗伯特·艾因霍恩对《纽约时报》说,可以料想,伊朗一些强硬派正在力主迈过拥核门槛。

王震表示,过去伊朗只是将跨过核门槛作为一个筹码,其国内的温和派和强硬派一直在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博弈。而此次冲突爆发后,国内的强硬派势力更强,会以更高的声量作出要求。另外,从国际政治层面看,这场冲突使伊朗看清了以色列和美国的底牌——以美不敢打地面战,单靠空中轰炸也难以摧毁核设施的核心部分。

根据美国国防技术信息中心的报告,“核门槛国家”是指,一个国家在短时间内能够将其和平用途的核计划转化为具备制造核武器的能力,但尚未公开拥有或试验核武。通常,成功进行一次核爆炸实验,就相当于跨过了核门槛,但不代表拥有了核武器,因为核爆炸装置需要小型化,将核弹头搭载到导弹、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上。

“从能力上来看,伊朗要跨过核门槛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关键在于国家的战略意志和政治决策。”王震指出,伊朗已经积累了大量核材料,弹道导弹技术也很先进,只要能够建造出核爆装置并将其小型化,然后装上弹道导弹,它很快就能实现核武化。

浓缩铀丰度达到90%或更高可用于制造核武器,西方国家一直称伊朗试图制造核武器。IAEA季度报告显示,截至5月17日,伊朗拥有408.6千克丰度为60%的浓缩铀,这一丰度高于民用水平,接近制造核武所需的90%。

以色列2018年获取了伊朗核计划的秘密文件副本,声称伊朗在2015年签署伊核协议后,仍在秘密发展核武器。当时伊朗方面回应,这种说法“荒唐且幼稚”。

美国军控专家罗伯特·艾因霍恩认为,即使伊朗孤注一掷,在制造核弹上仍面临重重障碍,尤其是伊朗知道,如果美国和以色列察觉到异常的话,将再次发动攻击。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6月26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色列保持着对伊朗的空中优势,必要时会再次发动空袭,以确保伊朗不会重启核计划或远程导弹计划。

上一次有国家挤进核武器国俱乐部已是近20年前。据新华社报道,2006年10月9日,朝中社报道称,朝鲜成功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如今,核扩散的阴影逼近,有分析指出,从波斯湾和中欧到东亚,无核国家都在关注伊朗的困境,思考自己应该从中汲取的教训。

美伊谈判的前景

特朗普6月25日称,美国近期将与伊朗举行会谈,并可能签署协议。第二天,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就给出相反的信息,表示特朗普政府没有安排与伊朗的任何会晤,华盛顿正与伊朗及卡塔尔等中间人进行“密切沟通”。

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26日也否认与美国方面进行会谈,称尚未形成重启谈判的共识。他表示,任何可能达成的协议必须包含以下条件:一是伊朗继续开展铀浓缩活动;二是解除对伊制裁,以便伊朗充分受益;第三点可以是伊朗承诺不发展核武器。他强调,若协议涵盖这三点,那么就有可能达成。

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伊拉瓦尼29日接受采访时对美国喊话称,“如果想向我们发号施令,我们就不可能进行任何谈判。”

据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一系列选项,以吸引伊朗重返谈判桌。消息人士称,选项之一是帮助伊朗获取200至300亿美元,以便其建造一个民用的、不进行浓缩的核能项目。资金不来自美国政府,而是来自美国在中东的盟友。

此外,选项还包括解除制裁的可能,前提是伊朗承诺不进行铀浓缩。另一个可能性是允许伊朗当局获取目前国外银行账户中被限制的约60亿美元。美国政府官员甚至考虑鼓励中东伙伴出资,帮助伊朗重建福尔道核设施,将其改造为非铀浓缩用途的设施。

据美媒报道,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需要根据伊朗核设施的受损情况,以及核材料所在地的情报,来帮助制定外交策略,旨在彻底切断伊朗未来发展核武器的能力。但是美国国防情报局的早期评估与特朗普的说法不一致,可能给威特科夫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接下来的美伊谈判可能会长期化,甚至变成一种‘政治秀’。” 王震认为,伊朗在摸清美国底牌的情况下,在谈判中不会轻易做出让步,而是想要通过谈判“拖住”美国,防止美国和以色列继续联手针对伊朗。但也不排除,特朗普对谈判失去耐心,对伊朗采取进一步施压,乃至采取更激进的手段,这势必会引发新一轮的地区震荡。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