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东《天空新闻》5月7日的报道,以色列军方近期推行的“基甸战车”行动持续扩大,该计划要求将加沙北部平民大规模南迁至毗邻埃及边境的指定区域,并在以军监督下建立人道主义物资分发体系。这一举措引发埃及政府强烈反对,导致两国关系持续紧张。
(以色列中东问题专家苏卜希·阿西拉sobhy asalya)
"地理重构"背后的战略意图
以色列中东问题专家苏卜希·阿西拉在接受采访中尖锐指出,所谓“疏散”实则是系统性人口置换战略。他分析称,自冲突爆发以来,通过强制迁移改变加沙人口结构始终是以方政策核心。内塔尼亚胡政府真正谋求的是一个“去巴勒斯坦化”的加沙——这既为军事清剿创造条件,更是对巴勒斯坦问题的终极清算。
阿西拉特别强调,1979年《埃以和约》明确规定巴勒斯坦问题与地区和平不可分割。当前以方行动正在摧毁这一政治平衡,不仅危及百万流离失所者的生存权,更可能引爆整个和平框架的崩塌。
埃及亮明红线立场
针对以方打着“人道主义”旗号的南迁计划,阿西拉揭露其本质,在狂轰滥炸和全面封锁下的所谓“自愿迁移”,实为赤裸裸的战争罪。他重申埃及立场,我们虽长期担当调解者,但绝不会成为巴勒斯坦民族灾难的共谋,这事关阿拉伯民族尊严的原则问题,没有妥协余地。
值得注意的是,阿西拉将当前局势与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的政策挂钩,当年美国政府为类似行径开绿灯的恶果正在显现。目前联合国数据显示,加沙已有逾150万人被迫聚集在拉法口岸附近,生存环境持续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