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期,也是各种病害的高发期。我省各地供销合作社系统抢抓农时,组织“飞防”专业技术人员,利用植保无人机对小麦开展“一喷三防”喷洒作业,助力粮食丰产丰收。
邓州市供销社
4月14日,邓州市供销社全面开展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承担邓州市60万余亩小麦飞防作业任务。邓州市供销社以科技为支撑,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提前部署、科学调度,为夏粮稳产增收筑牢坚实屏障。
市供销社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原则,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联合社属企业、各机手团队等先后召开专题部署会3次,提前组建无人机作业编队200余架、专业飞防机手200余人、后勤保障人员40余人,并邀请农技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完成飞手资质认证及设备调试检修,确保“人员、设备、技术”三到位。
创新“政府主导+供销统筹+网格落地”三级服务体系,以24个乡镇基层供销网格为农服务中心为枢纽,划分81个村级防治网格,实行“网格长包片、技术员包点、飞手包田”责任制。通过“线上指挥调度+线下巡查督导”双线并进,累计出动技术服务车15辆,建立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及时解决作业突发问题,确保防治工作“不漏一村、不落一户、不少一亩”。
此次飞防采用药剂科学配比,实现“整村推进”精准施药,200余架植保无人机日均作业量达15万亩,较传统方式效率提升20倍以上,农药利用率提高35%,有效减少面源污染。特别针对赤霉病、条锈病等重发区域实施梯度防治策略,建立病虫害防控数字档案,确保防治到位。
“此次飞防任务的实施,是供销系统深化综合改革、践行服务‘三农’使命的生动实践。我们将持续完善‘科技植保+为农服务中心+网格化服务’模式,加快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邓州市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张松林表示。
沁阳市供销社
眼下正值冬小麦中后期管护的关键时期,沁阳市供销社下属企业——豫农农资公司和顺鑫农业公司,分别组织人员在各自流转示范田开展小麦统防统治及“一喷三防”作业,全力保障小麦稳产增收。
在柏香镇示范田,豫农农业公司采用无人机飞防技术,对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治,确保农药减量增效。顺鑫农业公司在葛村示范田实施首轮小麦“一喷三防”作业,通过高效低毒药剂和智能化设备,实现防病、防虫、防干热风一体化管理,有效提升防治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下一步,市供销社将持续跟踪小麦长势,优化防治方案,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南召县供销社
当前正值小麦抽穗扬花关键期,南召县供销社依托惠农达飞防服务队,计划利用5天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春季小麦无人机病虫害统防统治行动。此次行动以“农业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为目标,整合财政项目资金、技术资源与基层服务网络,为全县8个乡镇1.8万亩小麦提供“一站式”植保服务,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县供销社主动对接县农业农村局,成功争取小麦赤霉病、条锈病专项防治财政项目,构建“财政补贴+供销服务+农户受益”模式。通过惠农达公司统筹调度12台大疆无人机、18名持证飞手,结合农业农村局植保站发布的《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科学制定飞行路线与药剂配比,实现“精准施药、减量控害”。目前已完成首轮作业6000亩,较传统人工效率提升20倍,农药利用率提高35%。
“往年全家下地打药3天,现在无人机2小时搞定,每亩还省了15块钱!”石门乡周庄村64岁农户李建国说。针对农村劳动力短缺、散户防治成本高等痛点,惠农达公司推出“三统一”服务:统一采购低毒高效药剂降低农户成本,统一飞防作业确保全域覆盖,统一数据监测建立电子植保档案。
县供销社以15个基层供销社为支点,联合乡镇政府、村两委组建“防治调度专班”,通过智慧农业平台实时监控作业进度。同步开展“田间课堂”5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30人次,推广“一喷三防”集成技术。惠农达公司总经理翟金钟表示:“今年将拓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飞防服务,力争社会化服务面积突破3万亩。”
“目前,全县小麦一类苗占比达91%,较去年同期提升6个百分点。”县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刘强表示,将持续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无人机+物联网+基层网点”融合创新,蹚出“供销主导、多方协同、科技兴农”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