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哨站|莫斯科音乐厅遭袭,西方舆论将“凶手”指向俄罗斯
军事
军事 > 军情热点 > 正文

前哨站|莫斯科音乐厅遭袭,西方舆论将“凶手”指向俄罗斯

前哨站|莫斯科音乐厅遭袭,西方舆论将“凶手”指向俄罗斯

核心提要:

1. 伊斯兰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恩怨始于叙利亚内战。俄军介入打击“伊斯兰国”是导致该组织最终垮台的重要因素。 因此“伊斯兰国”发动此次袭击有一定合理性,但此次事件的时间节点较为特殊,与多个重要事件相交织,难免令人生疑,真凶是否另有其人。

2. 美国驻俄使馆3月初发表了一份恐袭预警,精准预测了袭击地点,甚至精准预测了袭击场所是音乐会。这种程度的准确性令人瞠目,因此有人怀疑,袭击背后有美国的影子。

3. 在目前的西方舆论当中,认为此次袭击事件是俄罗斯自导自演的观点颇有市场。笔者认为,这种自取欺辱式的假旗行动可能性近乎于零。普京刚以近九成得票率连任的当下,自导自演这样一出戏,让自己颜面扫地完全不合理。

4. 俄罗斯对待恐怖分子的态度众所周知,“千里追凶”并不罕见,如果俄罗斯认定有乌克兰高级官员牵涉其中,俄乌冲突将很可能步入全新阶段,俄军可能将进一步扩大军事动员规模。

文|凤凰网军事特约作者 陈诚

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市22日遭遇恐怖袭击,一家音乐厅内90多人被枪杀,5名枪手作案后逃离现场,目前已有部分涉案人员落网,俄方仍在全力缉凶。

事发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声称对此次事件负责,那么“伊斯兰国”是不是真凶?真实动机又是什么?

前哨站|莫斯科音乐厅遭袭,西方舆论将“凶手”指向俄罗斯

俄罗斯如何与“伊斯兰国”结怨

自称发动本次袭击的组织名为“伊斯兰国卡夫卡兹(高加索古名)省”,袭击理由是俄罗斯在阿富汗、车臣、叙利亚等地杀害穆斯林。

“伊斯兰国卡夫卡兹省”声称对本次袭击负责

“伊斯兰国卡夫卡兹省”声称对本次袭击负责

这种报复的确复合逻辑。几十年来,阿富汗、车臣、叙利亚等地的伊斯兰极端武装确实经受过来自俄方的沉重打击。

阿富汗和车臣往事年代相对久远,“伊斯兰国”真正声名大振始于2014,与俄罗斯之间的恩怨主要集中在叙利亚。

叙利亚内战期间,俄军直接介入打击“伊斯兰国”,除军事设施外,其油田等基础设施也在打击目标之列。俄军事打击是“伊斯兰国”最终垮台的重要因素。

而且俄方对待恐怖分子手段强硬,以惨无人道著称的“伊斯兰国”,甚至指责俄罗斯在拉卡、伊德利卜、阿勒颇等地使用白磷弹。

社交媒体流传,俄军在叙利亚使用白磷弹。

社交媒体流传,俄军在叙利亚使用白磷弹。

因此,俄罗斯自然而然地成为“伊斯兰国”恐怖袭击的主要目标之一。最近十年,在俄罗斯遭受的恐怖袭击当中,“伊斯兰国”声称负责的事件至少有三起。

2015年10月31日,也就是俄罗斯应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之邀,首次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进行空袭后整一个月,一架由埃及沙姆沙伊赫飞往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客机在西奈半岛失事,224人丧生,其中219人为俄罗斯人。

2018年2月,一名枪手袭击了俄罗斯达吉斯坦共和国的一座教堂,枪杀5人,在亲伊斯兰国社交媒体发布的视频中,枪手宣誓效忠“伊斯兰国”领袖巴格达迪。

2018年12月,俄罗斯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的一幢公寓楼发生爆炸,39 人丧生,“伊斯兰国”声称对事件负责。

2018年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公寓爆炸案现场

2018年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公寓爆炸案现场

“伊斯兰国”余党延续对俄仇恨,发动此次袭击,这很合理,但这种合理性似乎并不足以扼杀“阴谋论”。

前哨站|莫斯科音乐厅遭袭,西方舆论将“凶手”指向俄罗斯

他国指使?

本次袭击的时间节点较为特殊,与多个重要事件相交织,难免让人生疑,真凶是否另有其人。

首先,3月18日,普京刚刚赢得俄罗斯总统大选,本次袭击对于连任成功的普京而言,既是示威,也是羞辱。而国际局势错综复杂,拥有这种动机的恐怕不只伊斯兰国一个。

3月18日,普京赢得俄罗斯总统选举。

3月18日,普京赢得俄罗斯总统选举。

其次,俄罗斯刚刚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了美国提出的涉加沙决议草案。近期美以关系紧张,而这份草案很可能是美以之间重要的妥协成果。

如果草案通过,哈马斯去年10月7日的袭击将首次被联合国明确定性为恐怖袭击。关于停火问题,草案只说停火很重要,并没有强制以色列立即停火。

而俄罗斯明确要求立即停火,认为美方草案不过是文字游戏,最终动用了否决权。

这是一份有利于以色列的草案,所以以方对于草案未能通过极度失望,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称这是“会被永远铭记的污点”。

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称,本次草案未获通过,是“会被永远铭记的污点”。

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称,本次草案未获通过,是“会被永远铭记的污点”。

客观上说,加沙局势对拜登政府很重要。一方面,以哈战争造成美国民意严重撕裂,大选年底在即,拜登需要尽最大可能整合民意,另一方面,中东局势紧张又与通胀等美国民生问题相关联,后者造成的民调劣势是拜登连任的关键弱点。

此外,以色列本身拥有强大的对美影响力,拜登政府拿出这份草案必然进行过精心计算,多方协调,但俄方并没有让拜登如愿。

美国驻俄使馆3月初发表了一份恐怖袭击预警,精准预测了袭击地点,甚至精准预测了袭击场所会是音乐会。这种程度的准确性令人瞠目,所以有人怀疑,袭击背后是否有美国的影子。

美驻俄罗斯使馆3月7日发布预警,称莫斯科近期或有恐怖袭击,明确指出场所包括音乐会。

美驻俄罗斯使馆3月7日发布预警,称莫斯科近期或有恐怖袭击,明确指出场所包括音乐会。

美国跟“伊斯兰国”之间的关系,确实有难以言说的成分。有观点认为,是美国缔造了“伊斯兰国”。

早在2016年,特朗普就公开宣称奥巴马是“伊斯兰国的建立者”,奥巴马的全名应该是“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特朗普还认为,应该为奥巴马时期的国务卿希拉里授奖,她是“伊斯兰国重要的联合创始人”,是该组织发展进程中的MVP。

特朗普的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2015年,一份解密的美国国防部文件显示,美方在2012年将伊斯兰国的前身--“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评估为打击叙利亚阿萨德政府的“主要力量”,称“伊斯兰国”坐大,符合欧美、土耳其等反阿萨德西方阵营的利益。

解密报告中,美国防部称伊斯兰国控制东叙利亚,符合反对派支持方利益。

解密报告中,美国防部称伊斯兰国控制东叙利亚,符合反对派支持方利益。

如果美国是这种态度,在“伊斯兰国”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美国是否“顺理成章”地提供过重要援助,确实需要打上问号。

如果援助真实存在,这必然带来美国对“伊斯兰国”某种程度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可大可小,小,可以在恐怖袭击前提前获取关键情报,指使其针对特定目标发动袭击也并非无稽之谈。

此外,还有一点令人生疑,“伊斯兰国”近年的袭击对象似乎泾渭分明。尤其是拜登政府执政以来,“伊斯兰国”针对西方国家发动的恐怖袭击寥寥无几,即便有,也是独狼作案,伤亡极小,而像本次事件一样,大规模有组织恐怖袭击的受害者主要是两个国家:伊朗和俄罗斯。

今年1月3日,伊朗遭遇恐怖袭击,苏莱曼尼悼念仪式上100多人被炸死,“伊斯兰国”声称对事件负责。

今年1月3日,伊朗遭遇恐怖袭击,苏莱曼尼悼念仪式上100多人被炸死,“伊斯兰国”声称对事件负责。

对于美国的角色,俄方也有疑问。本月初美国大使馆发布预警后,普京就明确表示,这是“明目张胆的恐吓”。

但是需要注意,阴谋论并非只有上述一种,另外一个版本的阴谋论,方向截然相反。

前哨站|莫斯科音乐厅遭袭,西方舆论将“凶手”指向俄罗斯

俄罗斯自导自演的“假旗行动”?

在目前的西方舆论当中,认为俄罗斯自导自演的观点颇有市场。

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包括:比如为什么枪手作案后能够全身而退?为什么享誉全球的“阿尔法”、“信号旗”事发一个多小时后才赶到现场?为什么在已有预警的情况下,仍然未能防范袭击?俄罗斯的反恐能力是否当真如此羸弱?

又如,虽然俄方发布信息显示,案犯都是达吉斯坦人,但有在美高加索人表示,视频声明的口音并不是地道的高加索口音,听起来像是莫斯科人。

社交媒体上,有在美高加索人称恐怖分子的高加索口音听起来有莫斯科成分。

社交媒体上,有在美高加索人称恐怖分子的高加索口音听起来有莫斯科成分。

乌克兰官方目前是自导自演说的坚定支持者,认为俄罗斯故技重施,目的是为了针对乌克兰进行更大规模的军事动员。平心而论,“假旗行动”一说目前证据不足。(注:假旗行动,亦作伪旗行动,是隐蔽行动的一种,指通过使用其他组织的旗帜、制服等手段误导公众以为该行动由其他组织所执行的行动。假旗行动在谍报活动中非常常见,此外民间的政治选举也常有采用此法。)

乌克兰总统顾问波多利亚克表示,乌克兰与此次事件无关。

乌克兰总统顾问波多利亚克表示,乌克兰与此次事件无关。

首先,俄乌冲突旷日持久,俄强力部门人员配置捉襟见肘,否则俄罗斯自由军团等去年也不会长驱直入。俄特警等治安单位在乌克兰战场也并不罕见,在俄乌冲突这个大背景下,俄强力部门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处置能力情有可原。

而莫斯科当地民族成分复杂,不排除生长在当地的高加索人参与了本次袭击。

最为关键的是,这种自取欺辱式的假旗行动闻所未闻,可能性近乎于零。最大的战略对手事前给出预警,自己却未能有效防范,枪手甚至从现场成功脱逃,在普京刚刚以近9成得票率连任的当下,为什么一定要自导自演,让自己颜面扫地?

前哨站|莫斯科音乐厅遭袭,西方舆论将“凶手”指向俄罗斯

俄罗斯会如何回应

从现实政治的角度考量,真凶是谁很重要,但是把罪名引向谁也许更为关键。俄罗斯目前的战略重心是乌克兰,俄方目前怀疑的也是乌克兰。

在“伊斯兰国”发表声明之前,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就早早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如果查明乌克兰牵涉其中,俄罗斯会针对乌克兰政府官员进行报复。俄媒《生意人报》则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活动于乌克兰境内的反政府武装“俄罗斯志愿军团(RVC)”。

2023年5月,俄罗斯志愿军团曾长驱直入俄别尔哥罗德州,占领数个村庄后撤回乌克兰境内。

2023年5月,俄罗斯志愿军团曾长驱直入俄别尔哥罗德州,占领数个村庄后撤回乌克兰境内。

对此,乌克兰官方,以及乌境内的俄罗斯反政府武装均否认涉及本次袭击。俄方的这种指控无论是否属实,都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境外反政府武装涉案,有利于瓦解其在俄境内的民意基础,而放大来自乌克兰的外患,能够强化俄乌战争的正义性,也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普京的支持率。

此外,俄方此前对于承认恐怖分子得手似乎颇有抵触。2018年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公寓爆炸案,尽管“伊斯兰国”声称负责,但俄官方调查认为是燃气泄露导致。

进一步讲,伤亡如此之大的恐袭,通常也会成为俄重磅政策出台的关键契机。

1999年,莫斯科等地公寓遭遇爆炸袭击,此后不久,俄罗斯正式开启第二次车臣战争。2002年,莫斯科剧院人质劫持事件后,俄罗斯随即取消了从车臣撤军8万的计划,并拒绝与车臣总统马斯哈多夫进行和谈。

1999年莫斯科等地系列公寓爆炸案造成300多人死亡,随后第二次车臣战争正式开启。

1999年莫斯科等地系列公寓爆炸案造成300多人死亡,随后第二次车臣战争正式开启。

从现实角度来说,俄方本次处置不力,强力部门人员配置不足是可以预见的关键因素。所以自导自演说也许荒唐,但外界预判俄进一步扩大军事动员规模,合情合理。

此外,俄罗斯对待恐怖分子的态度众所周知,“千里追凶”并不罕见,如果俄罗斯认定有乌克兰高级官员牵涉其中,会不会进行针对性报复?如何进行报复?无论以哪种方式回应,只要俄方将乌克兰与本次袭击挂钩,俄乌冲突将很可能步入全新阶段。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