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军事频道要介绍给大家的这位老人,叫做赵志明。在拍摄这一集节目的那一天,用一首中气十足的《松花江上》令我们震撼不已。一时间,我们竟都忘了这位老人身上背负着的,是整整百年的岁月。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夺取京津后,开始沿津浦铁路南下。10月5日,日军击败山东军阀韩复渠的第三集团军,攻陷德州。韩复渠为保存实力,放弃黄河河防,一路南逃,各县望风而降,山东全省迅速沦陷。
就在德州城破前夜,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决定在全省发动起义。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山东虽然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扎根的地区之一,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山东地区的党组织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在山东境内也没有控制任何一支武装力量。
日军席卷而来,国民党军一溃千里,地方势力望风而降。山东人民的抗日武装在建立时,面对的就是这样令人绝望的时局。但仅仅在两个月后的1937年12月24日,中共山东特委就在威海天福山举行了抗日武装起义,组建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这支最初仅有八十多人的武装力量,就是点燃山东抗日救国运动的火种。在十年后,席卷中国大陆的红色铁流中,近十分之一的野战兵团,都来源于这支小小的队伍。
在抗战之初,弱小的天福山起义军,在敌我力量的巨大悬殊之下,不断历经严峻的打击,付出惨痛的代价,它的第一任领导者理琪,在起义后的第五十天就在战斗中牺牲。理琪的很多战友,也在随后的几年中先后牺牲在战场上。当我们前往烟台的英灵山抗日烈士陵园时,会发现陵园中的名字,几乎也就是天福山起义军早期领导者的名单。
1938年9月18日,天福山起义军改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我们今天节目的主角——赵志明老人,就在这时,离开了学校,加入了这支抗日武装。那一年,赵志明17岁。因为为人机灵、文化素质好,赵志明成为了第五支队第62团团长郑耀南的警卫员,后来又成为第五支队的一名文化教员。八路军中的文化教员,是不脱离战斗的战斗兵,在一次次战斗中,赵志明也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熟练的八路军战士。直到1941年,在一次潜入辽东探亲的路途中,他因为没有良民证而被日军抓捕。赵志明隐藏了自己八路军战士的身份,被日军当成一名普通丁壮,押送到大连与日本之间的航线上服劳役。
劳工生涯九死一生,但赵志明努力坚持了下来,直到日本投降,他才获得解放。1945年末,他乘坐联合国难民署的船只返回天津,进入了国民党政府搭建的临时难民营。当时,国民党政府正在积极准备内战,赵志明与很多从日本回国的劳工一起,又被送往青岛修建军用机场。又因为很多劳工都曾是战俘身份,收到过一定的军事训练,国民党军也在难民营中征募兵员作为补充。1946年初,赵志明因为军事、文化素质较好,被国民党青年军第208师征走,但征兵人员从未想到,这名看起来很不错的战士来自八路军。
在青年军第208师服役期间,赵志明又被选送到石家庄的士官学校接受培训,成为该师的一名机枪排长。在这一过程中,赵志明始终牢牢地隐藏着自己的真实身份。直到1949年初,平津战役打响后,东北野战军大举入关,赵志明在北平城外的密云,再次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红色军旗。很快,赵志明就找到机会,在护送补给运输的时候,带领自己的排和押运的物资,战场起义重新加入了人民军队。此时,距离赵志明因被俘而与部队失散,已经过去了漫长的八年时间。
赵志明起义后,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5师,在平津战役结束后,该师又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208师。因此,赵志明老人也就成了为数不多的,在国共两军两支同样番号的部队中服过役的老战士。
1950年,赵志明复员回乡,此时,距他离家参军已经过去了十二年。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许许多多像他一样的战士的浴血奋战之后,正徐徐揭开序幕。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