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不为人知的故事:运输机变身集束炸弹轰炸机 专司夜间打击
军事
军事 > 军情热点 > 正文

冷战不为人知的故事:运输机变身集束炸弹轰炸机 专司夜间打击

在1965年秋,美国空军改装了两架C-123供应者运输机,作为代号为“黑点”的秘密项目的一部分。飞行部门将运输机改装成独特的轰炸机,配备先进的传感器,以便在夜间发现敌人。

在1965年12月,美国空军开始了黑点计划。这个测试计划被设计给空军一个独立的夜间攻击能力,寻找并摧毁胡志明小道沿线的目标。在1966年初这个概念被国防部批准,两架C-123K供应者运输机(#54-691和#54-698)被德克萨斯州格林维尔的E-Systems修改为重新指定的NC-123K(通常称为AC-123K)配置。

这架飞机配备了一个长57.75英寸的鼻整流罩,并装有x波段前视雷达。在扩展天线罩的下方和后部是一个炮塔,带有前视红外雷达(FLIR)、低亮度电视(LLLTV)和一个激光测距仪/照明器。同时,安装了一套低水平多普勒导航雷达和武器释放计算机。

两个长方形的铝制武器分发器(用于CBU小炸弹)被堆放在机身内。每个集装箱有12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3个集束炸弹单元(CBUs)。根据安装CBU的类型,集装箱的容量在2664到6372磅小炸弹之间。小炸弹是通过货舱地板上的12个开口释放的这些开口与武器分发器的单元相连。机身下部有12扇向内打开的门,与货舱地板上的开口对齐,形成一个斜槽。小炸弹的释放由机身前部的一个武器面板控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手动丢弃整个载荷。

第一架飞机(#54-691)于1967年8月交付给佛罗里达州的埃格林空军基地,第二架飞机(#54-698)于1968年2月交付,其中包含一个an /ASD-5黑乌鸦触感器,该装置通过汽车火花塞的电脉冲来检测和跟踪车辆。

在部署到越南之前,这两架飞机被送往韩国乌山空军基地。该部队于1968年8月19日至1968年10月23日期间留在韩国,计划共执行57次任务。在完成韩国任务后,该单位被部署到越南进行“黑点”武器系统的战斗评估。

这架飞机在越南南部以“黑点”的项目名称和呼号操作。这两架飞机于1968年11月15日开始飞行,从潘郎空军基地起飞,任务集结区在Binh Thuy和Pleiku。在战斗评估期间,共有69架次飞越包括湄公河三角洲和胡志明步道在内的目标区域。

从1968年11月到1969年5月,这些武装飞机执行了186次飞行任务,摧毁了415辆卡车,损坏了273辆。这两架飞机在湄公河三角洲作为武装夜间监视单位执行任务时,摧毁了151艘船只/车辆,破坏了另外108艘,并在161个目标上进行了二次攻击。这两架飞机都完成了70%的任务,在役率为84%。对于一架作为试验台开发的飞机来说,这已经很不错了,而且从未打算用于作战。

两架飞机后来都被分配到泰国乌汶的第16特种作战中队。在1969年11月5日,电子干扰和RAHW被安装,并且第一架飞机接受了“黑乌鸦”系统。他们从1969年末到1970年6月从乌汶保继续他们的任务,因为重型高射炮火力经常有夜间战斗机护航。

尽管黑点计划取得了完全的成功,两架飞机后来都被改装回C-123K标准作为普通运输机。1971年8月,在戴维斯-蒙森(飞机坟场)空军基地,从飞机上拆除了专用设备,此后第三次前往越南,但已作为军事运输。该项目下马的原因是“武装炮艇机”的效率更高(幂谈天下/张幂)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