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公布新核威慑政策 先发制人理念易导致核冒险
军事
军事 > 军情热点 > 正文

美公布新核威慑政策 先发制人理念易导致核冒险

近日,美国国防部发布了新版《核威慑政策》文件,这是特朗普政府发布的第二份核威慑政策文件。

该文件主要聚焦维持“三位一体”核力量的必要性与美国核武器的作用,着重强调美国将坚定推进核力量现代化进程,维持可信的核威慑,以保障美国及盟友伙伴的安全。

美国空军进行“民兵”-3洲际导弹发射,该导弹是美军陆基核力量的唯一武器

发布涉核文件是美国常态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核武器且在实战中使用过核武器的国家,二战结束后,核武器成为美国国防战略的基石,与核武器有关的战略政策在美国的整体国防政策中占有重要位置。美苏冷战期间,美国政府根据苏联战略武器和常规军事实力的发展,制定了不同的核战略,以期最大化地发挥核武器的威慑效力,并利用核武器作为争霸的工具,美苏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核军备竞赛。冷战后,俄罗斯继承了绝大部分苏联战略武器“遗产”,即便俄罗斯在冷战后经济一度低迷,拖累了国防工业的发展,但是俄罗斯保有的战略武器基数之大,使之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在物理层面消灭美国的国家。此外,其他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根据自身国防安全的需要稳步提升战略威慑能力;地区核扩散问题更使得国际核态势变得愈发复杂。

冷战后美国的国防战略依然倚重核武器,美国各种涉及核武器、核战略和核政策的文件报告可谓汗牛充栋。历届美国政府都针对核战略以及与核战略相关的其他战略层面安全政策发布政策性的文件,从这一系列文件中可以看到历届政府对美国安全环境的判断和对安全威胁的感知。美国的智库和民间高校也不回避讨论涉核战略问题,对核武器这种顶层军事能力的讨论在美国学界较为普遍。

就报告而言,比较典型的例如美国国防部例行发布的《核态势评估报告》(Nuclear Posture Review)《导弹防御评估报告》(Missile Defense Review);美国总体的国家和军事安全战略文件中也有涉及核武器和核战略的内容,例如白宫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文件(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一些美国的智库也会发布解读分析核战略的文案。例如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的《美国核武器政策》(U.S. Nuclear Weapons Policy);美国不同部门也会对个别国家发布有针对性的分析报告,例如国防部提呈国会的《朝鲜军力报告》等。前面提到的《核威慑政策》文件主要关注美国所谓的战略对手的核能力;核武器的使用战略以及核武库建设的未来预期等情况。可以说,《核威慑政策》文件较为详尽地描述了美国核武器在具体运作使用方面的完整图景,某种程度上是美国对外界展示的核武器“使用说明书”。

美国海军“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夜间发射“三叉戟”2-D5潜射导弹

强调限制损伤并增加威胁认知

《核威慑政策》文件中美国何时会使用核武器是关切的重点。在核武器的作用方面,此次发布的《核威慑政策》文件基本沿用了特朗普政府《核态势审议报告》的内容,提及了核武器用于慑止对美国的核打击、慑止对美国的非核攻击、保护盟友伙伴国家的安全等内容。此外,文件提到了在威慑失败的情况下以尽可能低的损伤结束冲突的作用。这一表述的含义,即是限制损伤策略的概念。

限制损伤(Damage Limitation),通俗的理解即通过军事打击减少对手某种军事能力可能给自身带来的损伤。对手的能力包括常规军事能力,也包括核军事能力。实施限制损伤作战的手段也包括常规打击或核打击。实施限制损伤作战的时机可以在冲突爆发前,例如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摧毁或压制对手的某种军事能力。也可以在冲突发生进程中,例如海湾战争期间,为了减少伊拉克军队的地地战术导弹给美国和其盟友造成的损失,美国实施了“猎杀”伊拉克战术导弹的作战行动。

在核层面实施限制损伤作战,即体现了一种先发制人核打击的作战理念。按照文件所表述的逻辑,通俗地理解,就是美国展示出在危机或关键时刻进行先发制人核打击的姿态,在威慑失败的情况下,用核武器进行打击,尽可能消灭对手的核报复能力。即便对手依然有可能有生存下来的核武器实施核报复,但是先发制人的核打击起码减少了一定的报复能力,把对手进行核报复对美国造成的损失尽可能降低。美国所表达的考虑是:与其单纯地相信核威慑,不如实施限制损伤策略,用展示出的先发制人核打击的姿态,威慑对手不去制造可能导致美国采取先发制人打击的风险行为。

美国空军B-52H战略轰炸机发射核巡航导弹

这一思路存在两个导致不确定性的后果。其一,既然要尽可能地减少对手的核报复能力,那么,基于战略稳定关系而担忧对手核报复,从而不敢轻易使用核武器的观念就变得没有意义,反而有必要把使用核武器的门槛尽可能降低。这会使得美国的核政策和核战略在未来继续朝着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的道路上走下去。其二,何为美国认定的威慑失败取决于美国的主观判断。判断的主观性会使得美国在危机出现的紧张时刻,有可能过于敏感地做出威慑失败的判断,从而进行军事层面的“核冒险”。同时,实施限制损伤作战需要发展配套的侦查、跟踪、精确打击等技术能力,这些军事能力并不仅局限于支持核作战,常规作战依然会应用到上述军事能力。美国的核武器“使用说明书”把核作战与常规作战的界限表述的愈发模糊,核武器使用门槛的降低会使未来美国的军事作战战略把核武器与常规武器捆绑在一起,在战场上“核常一体”。

文件对所谓对手的核能力有了更新的认知。其中对俄罗斯等国提到了高超音速武器等技术在内的新型战略武器;对朝鲜的评述中提及朝鲜已经具备了对美国本土的显著威胁;对伊朗的评述中提到伊朗在进一步发展太空技术、这会帮助伊朗实现洲际战略打击能力。这种判断加剧了美国与所谓战略对手和地区国家之间的安全对抗态势。美国对外部安全威胁的判断取决于意图与能力两方面的考量。意图层面,一种情况是某个国家明确地提出与美国对抗的政策,反映了威胁美国的意图;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国家或许并不是真的存在对美国的敌意,但是由于存在竞争关系,美国会单方面认为这一国家有伤害美国的意图。能力方面,美国基于自身的判断,认为对手增加的军事能力对自身带来了威胁,往往忽略了其他国家发展军事能力是为了维护自身国家安全、而不是对美国实施伤害。

上述对俄罗斯、朝鲜和伊朗等国在能力方面的判断,体现了美国增加了对所谓对手的威胁性认知。这会形成一种威胁认知的逻辑闭环,即:美国认定某国是竞争对手——该国为了国防安全发展军事能力——美国判定该国发展军事能力对自身带来威胁——强化对该国是竞争对手的认知。美国为了应对威胁而做出的判断,反而加剧了美国对威胁的感知,这一逻辑会导致美国未来在核层面做出更加带有敌意和对抗性的政策。《核威慑政策》文件对美国核武器的作用定位在应对不确定性,但是美国自身的安全战略、核战略却给世界带来了不确定性,减少世界核态势的不确定性需要美国的自省。

(作者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研究军备控制与国家安全方向)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