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安-22运输机堪称螺旋桨王者!欧加登空中桥梁一战成名
军事
军事 > 军情热点 > 正文

苏联安-22运输机堪称螺旋桨王者!欧加登空中桥梁一战成名

大型运输机和战略轰炸机一样,是大国战略空军的标准配置。因为现代军队大量的机械化、电子化,所以即使很少的部队出动,也要携带大量各类武器装备,特别是技术装备,而要快速部署部队,大型运输机就是必不可少的选择。由于在热点地区部署部队,对于整个地区态势有着战略影响力,所以,大型运输机在当前也被称为"战略运输机"。而在冷战期间,苏联曾经装备的安-22战略运输机,在性能上堪称是螺旋桨运输机的巅峰,同时其在欧加登战争中的表现,更是堪称经典,至今依然是世界各主要大国战略航空兵的必修教材。

null

在二战结束时,苏联虽然是战胜德国的主力,但是由于战争在苏联最富庶的欧洲部分进行,所以早年建设的工业产业体系几乎全部被战火摧毁,苏联当时的科技实力和工业实力跟美国完全没有可比性。但是就在1947年,美国的"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正式爆发。次年由于西方率先在其控制的德国国土内发行标号"D"的新货币,苏联随即封锁当时西方控制的西柏林和西德的陆上、水上交通,仅保留3条空中交通线,企图以封锁柏林的方式,迫使西方停止分裂德国的举动,但是西方国家不为所动。

null

不仅如此,1948年的第一次柏林危机让苏联人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战略运输航空兵"。在从1948年6月18日到1959年5月8日,接近一年的时间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总共组织了超过500架大型运输机,从仅有的3条空中航线对柏林进行24小时不间断大规模空运活动。西方盟军使用C-47和C-54运输机(后期几乎全部使用C-54)以几乎1架次/分钟的速度,在西柏林英法美三国控制的两个机场起降飞机。在整个柏林危机期间,盟军总共执行了277,728架次空运任务,空运物资总量超过211万吨,不仅保证了250万西柏林市民的日常生活,甚至还有大量剩余。这种单纯依靠飞机就能确保几百万人生存的强大工业实力深深震撼了当时的苏联。而后来安-22运输机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苏联在第一次柏林危机期间受到了严重的刺激。

null

在整个50年代,由于苏联一直忙于恢复经济和工业产业,再加上苏联当时对于重型飞机所必须的技术储备太少,所以当时的苏联空军运输兵力基本上以战术空军为主,当时苏军最大的运输机也不过安-12中型运输机。一直到1962年随着各项技术的逐步成熟,苏联开始研制真正意义上的巨型战略运输机。

1962年时苏联著名的安东诺夫设计局受命开始研制安-22战略运输机。由于相关技术储备相当成熟,安-22的研制非常顺利,该机1965年就实现了首飞,次年便定性投产,到1974年停产前,苏联一共生产了85架安-22战略运输机,其中军用50架,民用35架,即使后续苏联空军装备的伊尔-76大型运输机,其运力性能也无法和安-22相比,目前全球真正能够超过安-22运输机的,只有后来美国研制的C-5"银河",以及苏联自己研制的安-124这两款战略运输机。而最大型的安-225运输机因为只生产了一架,所以不计入统计。

null

作为世界上第一款巨型战略运输机,安-22堪称是飞机中的巨无霸,即使放在今天,也鲜有飞机在体积和起飞重量上能够和安-22抗衡。安-22飞机总长57.92米,翼展64.4米,飞机高度12.53米。安-22战略运输机的货舱为33.0米×4.4米×4.4米,飞机空重约114吨,满载起飞最大重量为250吨,最大载荷80吨。

为了方便在野战机场起降,安-22采用上单翼设计,这样可以让发动机尽可能避开地面泥土或者杂物的撞击,提升飞机的安全起降性能。同时安-22采用很少见的双垂尾设计。该机所使用的发动机和图-95战略轰炸机相同,都是4台NK-12共轴反转式涡桨发动机,在最大载重情况下,安-22依然有着5000公里的最大航程,而其最大燃油载荷情况下航程高达1.1万公里,是名副其实的战略运输机。

null

安-22运输机的货舱总容积高达640立方米,可以运载地对空导弹、火箭发射车、导弹运输车、坦克、汽车等,是苏联时代最强大且使用最频繁的战略运输机,甚至一直到如今,依然有少数几架安-22运输机在俄罗斯民航部门服役,该机的皮实可靠在苏军飞机中堪称翘楚。驾驶舱内乘员5-6人,驾驶舱后面有一个与主货舱隔开的可容纳28~29名乘客的机舱,这个设计可以算是安东诺夫设计局设计运输机的一个"传统",每一款安东诺夫运输机都设计一个专门的人员押运舱。

null

作为20世纪60~70年代苏联最大型的运输机,安-22在1967年刚刚服役时就创造了14项飞行记录,安东诺夫设计局在60年代末原本计划将其改装成一款大型客机,按照最初的设想,安东诺夫设计局计划稍微加强安-22的机身,然后把飞机机舱分为上下两层,如果计划实现,那么安-22将会被改装成一款一次可运输700名乘客的大型客机。

但是由于该机是军用运输机设计,经济性较差,特别是NK-12型发动机噪音惊人,乘坐并不舒适,所以该计划最终告吹。不过,作为苏军冷战高峰期间最大型的运输机,安-22的经历可谓传奇。而替提到"传奇",就不能不提到一个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正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非洲穷国意外间成就了安-22运输机的传奇名气。

null

历史上,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确实是非洲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家,这个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人国家历经欧洲殖民和两次世界大战,却始终保持独立的唯一非洲国家,所以说,历史上的埃塞俄比亚确实是非洲的一个特例。时间拨回到1977年,当时的埃塞俄比亚早已不是二战中击溃过意大利军队的"非洲雄狮"。

当时埃塞俄比亚在独裁者门格斯图上校的统治之下,内部存在这不小的叛乱,外部还有索马里独裁者西亚德·巴雷虎视眈眈。在当时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交界的欧加登高原地区据说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这引起了索马里总统巴雷的注意。因为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一直是全球排得上号的穷国,在欧加登发现石油,无疑对两国都有极大的吸引力,可以说谁能开发欧加登的石油,谁就能改善本国的经济状况,甚至有可能"发家致富"。在利益的驱使下,索马里总统巴雷派兵进攻欧加登高原,企图将其据为己有。

null

苏联当时认为埃塞俄比亚作为非洲一个传统上一直独立的国家,其政治影响力显然要大于索马里,所以在埃索两国关于欧加登高原的争夺战中,苏联始终支持埃塞俄比亚收复失地。为此,苏联为埃塞俄比亚送来的大量的武器装备,以援助并加强埃塞军队。从1977年11月25日开始,苏联的战略运输航空兵就开始在欧亚非三大洲之间搭建一座无与伦比的"空中之桥"。这条战略运输航线实际上分为两条:一条路线从乌克兰出发;另一条从中亚的塔什干出发,两条航线交汇于苏联外高加索地区。

在外高加索进行修整后,安-22飞机满载军火和军事顾问起飞,先抵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再沿着波斯湾进入南也门首都亚丁,加满油后直飞亚的斯亚贝巴。不过,苏军的"空中之桥"远不止这点路程,在亚的斯亚贝巴卸下苏联援助埃塞军队的武器装备后,安-22运输机再次起飞,并持续横跨整个非洲大陆,一直飞到当时另一个"热点"国家——安哥拉。安-22运输机从那里把使用苏联武器的古巴革命军连人带装备打包装机,再运到埃塞俄比亚,然后才再沿着"亚的斯亚贝巴——亚丁——巴格达——外高加索"的航线返回苏联,并开始下一轮运输任务。

null

在"柏林危机"中震撼苏联的西方军人,这一次被苏联战略航空兵深深的"震撼"了。仅仅2周时间,苏联战略航空兵依靠安-22和当时刚刚服役的伊尔-76运输机,以每20分钟一个架次的频率,向埃塞俄比亚运送了600辆T-55、T-62和PT-76型坦克,300辆BMP-1履带式战车、BTR-60和BRDM-2轮式装甲车,近400门火炮、迫击炮和火箭炮,外加百余架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均以散件方式运输,然后就地组装),所有军火的总价值折合10亿卢布(当时苏联卢布和美元是1:1等价)。

事后统计一共有225架苏联运输机参与了"空中桥梁"的战略运输活动,而当时亚的斯亚贝巴机场设备简陋,为了确保苏联运输机的高效运输,苏联甚至还专门为此发射了一颗代号"宇宙-964"的军用卫星,专门用于协调飞机的调度。而且当时安-22是苏军唯一可以运输T-62坦克的飞机,在当时T-62依然是相当先进的主战坦克,也正是苏联大规模的武器装备支援,让埃塞军队战斗力大幅提升。

null

从1977年11月底开始,到1978年1月,得到苏联武器装备加强,并且由古巴革命军严格训练并指挥的埃塞军队开始向盘踞在欧加登高原的索马里军队发动全面进攻。在埃塞军队的攻势前,索马里军队随即崩溃。不过有趣的是,索马里军队中有一支镇守欧加登重镇季季加的3000索马里军队却作战顽强,以至于由苏军大将瓦西里·彼得罗夫(1983年晋升为苏联元帅)亲自指挥的12万埃塞军队久攻不克。

最终甚至还动用了驻埃塞俄比亚的苏军精锐第76空降师,才勉强拿下季季加。而镇守季季加的,就是后来在索马里内战中声名鹊起的大军阀穆罕默德·艾迪德。美国电影《黑鹰坠落》讲的就是美军特种部队在摩加迪沙抓捕艾迪德失败的真实事件。作为同时和美苏两强都交过手,甚至还让美苏都吃过大亏的非洲将领,艾迪德在历史上绝对算得上一号人物,不过这是后话,已经与本文无关。

null

在欧加登战争中,苏联战略运输航空兵的出色表现,如同1948年美军在西柏林一样,深深震撼了他们的北约同行。安-22运输机后来被西方军事学家称之为"欧加登的空中桥梁",通过安-22等战略运输机的使用,苏联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战略空运能力,特别是苏军当时的空运调度水平已经和北约军队不相上下,而在战略运输方面,在C-5运输机出现以前,苏联显然对北约占有空运优势。

而且和遥远的非洲不同,安-22巨大的运输能力和可以在野战机场起降的优越性能,让其可以在欧洲任何地点进行空投,甚至空降,而且加上苏军高效的空运调度体系,在不考虑核武器的情况下,北约根本无力抵抗苏军的大规模进攻。

null

不仅是在非洲,安-22还参与了1968年苏军对"布拉格之春"的镇压,同时在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时,安-22仅仅3天就向阿富汗境内运送了5000名苏军、300多辆装甲车以及数十辆坦克,充分确保了苏军在第一时间全面控制阿富汗各战略要地。虽然这些军事行动并不光彩,但是也从另一个侧面充分展示了安-22飞机优越的作战性能和巨大的运载能力。甚至苏联后续开发的伊尔-76运输机,其最大载荷仅为安-22的一半,为40吨。

null

或许是怀旧的原因,尽管苏联解体后大部分安-22飞机逐步废弃,但是自从2012年开始,一些安-22飞机又被陆续修复并进行了全面翻新,目前已经有少数安-22运输机重新飞上了蓝天,如今,这个曾经见证了历史的庞然大物依然翱翔在俄罗斯的天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