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坦克出口曾三年卖出3000辆,此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军事
军事 > 军情热点 > 正文

中国坦克出口曾三年卖出3000辆,此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null

中国坦克工业的对外贸易的开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国坦克工业体系刚刚建立的年代。为了帮助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运动及友好国家的国防建设,中国坦克工业开始进行对外援助。与当时西方及苏联通过军事经济援助控制被援助国的政治、经济的做法不同,中国的援助完全是无附加条件的。对于第三世界国家和友好国家来说,中国是一个值得信赖、友善、负责的大国。包括坦克工业在内的对外军事援助全部要遵循周总理提出的对外援助八项原则来进行。

对外援助最初的形式是由军队对外部门负责,工业部门提供产品的军事装备援助。不完全统计,从1961年到1985年坦克工业部门先后向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巴基斯坦等13个国家提供了3600余辆坦克装甲车辆,两千余台坦克柴油机及数量庞大的配件,对这些国家的军备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意义。时间转眼到了1979年,为了适应军工企业继续发展的需要,1979年1月邓小平在国防工业会议中做了“军工产品要出口”的讲话,突破了兵器工业“不能做军火商”的禁区。为了响应这一号召,当时主管兵器工业的五机部成立了专门的武器出口公司,中国北方工业公司。至此,中国坦克工业进入了对外贸易时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进行的中国坦克外贸中,比较著名的有与约旦王国进行的69-Ⅱ坦克外贸和与阿富汗进行的59式坦克军贸。

与约旦王国进行的坦克外贸背后真正的买家其实是伊拉克,伊拉克通过约旦王国向中国购买了2600辆69-Ⅱ坦克和260辆坦克抢救车,合同于1981年5月签订,1981年底完成了首批100辆69-Ⅱ坦克的交付任务。1982年,617厂又根据伊拉克的要求对69-Ⅱ外贸坦克进行了改进,并开始大规模生产,从1983年到1985年,617厂在国内其他坦克工业单位的协作下完成了剩下2500辆外贸坦克和260辆坦克抢救车的生产任务。

null

与阿富汗的坦克军贸则是个特例,是一种介于军事援助和正常贸易之间的形式。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支持阿富汗抵抗组织反抗苏联的入侵,中国军队对外部门和美国一起向阿富汗抵抗组织提供军事援助。为了方便,美方出钱直接从中国的军需仓库中购买武器装备经过陆路运往阿富汗,其中包括大约100辆左右的59式坦克。

null

不管是军援坦克,还是坦克外贸都只是一种“输血”行为,并不是什么长久之计,只有变输血为造血,使被援助国和贸易国具有坦克的修造能力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国防工业实力。于是中国坦克工业部门在国家主管机关的领导下,开展对口援建坦克修理厂及相关生产厂。

中国援建阿尔巴尼亚的“50”项目是最早进行的对外援建项目。1963年10月,阿尔巴尼亚政府要求中国援建坦克修理厂以方便对其装备的59式坦克进行修理。1964年初双方达成协议,并开工建设。1968年10月,项目建成并移交阿方。在这之后,中国又应阿方要求援建了“7302”项目(坦克配件制造厂),后由于阿方反华势力抬头,被迫终止。

在中国若干对外援建项目影响最大的是对巴基斯坦的“P711”及“P711K”项目。1970年11月,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访华时要求中国援建坦克修理厂,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了这个项目。1971年5月,中国派考察组赴巴考察并选址。7月26日两国签订纪要,确定该项目代号“P711”,在巴基斯坦塔克希拉援建一个坦克修理厂。又进过了多次会谈,中国又在已有的援建项目里增加了一座坦克综合试车场(这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塔克希拉重型工业公司装甲车辆综合试验场。)。该项目于1976年3月开始兴建,1979年4月建成。同年5月和10月,柴油机和坦克先后一次试修成功。进过一年的试生产,1980年12月移交巴方,之后中方又派出了大量技术人员帮助巴方培训生产技术人员,经过了近3年的努力,巴方基本掌握了全套技术,工厂的生产能力达到了设计要求,巴方具有对59式坦克和柴油机进行大修的能力。

在“P711”项目投产后,巴方仍感配件生产能力不足,一些关键部件仍需从中国北方工业公司进口。1982年10月,巴基斯坦齐亚·哈克总统访华时要求中国为扩建“P711”项目提供援助。巴方希望对坦克大修厂及中方援建的重型机械厂、铸锻厂进行技术改造后,逐步形成巴方自造坦克的能力。1983年6月双方签订了纪要,确定代号为“P711K”,“P711K”项目建成后将解决原来的坦克大修厂所急需零部件生产问题,届时,巴基斯坦在理论上将具有自己制造的能力。

除了中国为阿尔巴尼亚和巴基斯坦援建的坦克大修厂和零件生产厂外,值得一提的援建项目就是中国在1982年12月与约旦王国签订的TIW坦克中修厂(包括坦克抢救车的中修)。该项目其实与约旦王国购买69-Ⅱ坦克一样,真正的买主是伊拉克,所以在工程建设的时候,直接由中国万宝工程公司来完成。

对于一些具有良好工业基础的友好国家,制造坦克和修理坦克都不是什么问题,缺少的是坦克的设计经验和相关技术,中国坦克工业部门为其提供了全套的技术资料。例如,中国与罗马尼亚进行的59式坦克技术资料转让项目,中国在1973年和1975年分三次先后向罗马尼亚提供了59式坦克的全套图纸、工艺资料、成型工艺和装甲钢生产技术。

null

军援、外贸、援建使得中国坦克工业在国际上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用户,为中国坦克工业的继续外贸创制了良好的条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前国外用户使用最多的就是59和69-Ⅱ型坦克,前者数量庞大,并且已经使用了不少年头,而后者在外贸式都做了不少的改进相对较新。为了能使国外用户手中老旧的59式坦克重新焕发生命力,中国坦克工业开始着手推出59式坦克的改进升级方案。

初期的方案基本都是提升59式坦克的火力,愿意换炮的,为其提供当时中国已经比较成熟的105毫米坦克炮,预算相对较少的则直接提供中国研制的100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提升了火力之后,该做的就是更换火控系统了,当时我国能真正拿出手的只有双向自动装表和光电注入式火控了。虽然当时我国研制出了下反稳定式火控系统,但是在当时还属于稀缺产品,即使我国肯卖,使用老59的用户也未必舍得买。

对于诸如巴基斯坦这样背负着巨大军事压力的国家来说,来自于印度T-72坦克的威胁使其顾不得成本问题迫切的希望能拥有一种防护、火力较为均衡的坦克,在缺少新型坦克的情况下,使用较高的成本改进59式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正式因为看到了这种需求,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与美国卡迪拉克·达信公司于1988年推出了基于59式坦克的改进升级版,“美洲虎”坦克。“美洲虎”坦克的改进思路与当时美国的超级M60类似,就是在不改变原坦克总体设计的情况下,在原先车体外安装中等厚度的装甲套件来提升防护力。新安装的装甲套件使得坦克重量增加不少,所以如果要保证坦克原先的机动能力,就必须采用新型的动力系统。为此,美方提供了由民用柴油机改进而来的8V-92TA型八缸柴油机,与之相配合的传动系统是艾利逊公司的XTG-411型液力传动。该坦克的火力系统为中国生产的105毫米坦克炮,可以兼容北约标准的弹药。

null

在合作的初期,中美商定“美洲虎”坦克的单价不超过100万美元,但是等到“美洲虎”坦克可以达到实用化的1991年,其单价将涨到155万美元,大大高于当时国际坦克市场主流第二代坦克的单价,其外销形式并不乐观。1989年后,中美关系急剧恶化,卡迪拉克·达信公司终止了与中方的合作,“美洲虎”坦克项目流产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