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建交以来第二次,外交部深夜发提醒,中国人近期最好别去日本
军事
军事 > 自媒体 > 正文

中日建交以来第二次,外交部深夜发提醒,中国人近期最好别去日本

外交部深夜发布提醒,近期最好不要去日本了。高市政府死不悔改,中方惩罚手段不断升级。

(外交部深夜发布提醒,近期不要再去日本)

(外交部深夜发布提醒,近期不要再去日本)

11月14日深夜,中国驻日大使馆公众号突然发布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其中一句话提到,日本领导人公然发表涉台露骨挑衅言论,严重恶化中日人员交流氛围,给在日中国公民人身和生命安全带来重大风险。

很显然,这正是我们针对高市早苗涉台言论的一次实际反制行动。

高市政府至今仍不悔改,高市早苗本人玩起了“装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外相茂木敏充则还在死鸭子嘴硬。

14日当天,茂木敏充声称,日方认为,这一发言没有违反国际法,安保法是在国会审议后通过的法律,因此不会收回,也没必要收回。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当天晚上,我国驻日大使吴江浩还奉示约见了日本外务事务次官船越健裕,就高市早苗涉华错误言论提出严正交涉。

这是中方24小时内,两次奉示召见日方官员。

然而到了深夜,就有了我方驻日大使馆这则提醒。

(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深夜召见日方人员)

(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深夜召见日方人员)

这表明,吴江浩大使在与日方交涉期间,日方可能又搬出了他们那套狡辩的说辞,拒不认错。

也因此对于高市政府的死不悔改,我方已经不想再多说废话,直接上实际行动,用最直接的方式表明态度和立场。

既然高市政府要硬刚到底,那就看看谁更硬。

说起来,这还是中日建交53年以来,我方首次因外交风波对日本发布旅行提醒。

相关资料显示,中日建交以来,我方只对日本发过两次旅行提醒,均集中在2025年。

不过第一次,是因为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东岸远海发生8.7级强烈地震,日本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海啸,所以我方发布了安全提醒,提醒中国公民谨慎前往。

然而这次,纯粹就是因为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

(高市早苗还在装死)

(高市早苗还在装死)

日本舆论场上,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高市早苗没有说错,甚至将矛头指向我方外交人员,对我方外交人员“喊打喊杀”。

日本舆论的“仇华”情绪上涨,让在日中国公民面临被迁怒报复的风险,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这里还要注意的是,我方这次发布的是级别更高的安全警示——避免前往提醒,而不是像上一次的“谨慎前往”。

“避免前往”的言下之意也就是,近期能不去日本的就不要去了,现在中日关系不太平,中国公民在日本可能会受到日方右翼人士的攻击。

这既是我们对中国公民的安全提醒,也是对高市政府反制的第一步。

高市早苗发布错误涉台言论,还死不悔改,拒不撤回,就不要想中日关系还会正常发展。

中方发布对日旅行提醒,正是在明确告知日方,触碰中国的核心利益,绝不是拿个所谓的日本“安保法”就能应付过去的,必然会造成双边人员交流等诸多层面的影响。

这是对高市早苗政府政治挑衅的有力回应,也是对中日关系底线的清晰划定。

可以预见的是,若高市政府仍然死鸭子嘴硬,中方必然还会动用更多反制手段,一步一步升级反制。很可能在高市早苗这个任期,中日关系都不会恢复正常了,而这一切一切的责任,全都在高市早苗身上。

当然了,我们也不知道,这个“搞事”早苗还能在台上多久。上台短短20多天,就让中日关系倒退数十年,高市早苗还真是“能干”。

当前日本国内多股力量,也开始谴责批评高市早苗,敦促她收回错误言论,比如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还有日本一些温和派的参议员。

高市早苗还能硬抗这两股内外压力多久?

所谓的“拒不收回”不过是色厉内荏的伪装,高市早苗越是硬撑,越会陷入内部矛盾和外交被动的双重困境。

说到底,日本这股右翼势力,痴迷于军国主义的旧梦,主张对华强硬,然而它们却忘了,中日经贸依存度高达30%以上,忘了中国游客曾撑起日本旅游业近四成的海外消费,更忘了台湾问题是中国不可触碰的红线绝非外交筹码。

此次中方史无前例地因外交风波发布旅行提醒,是一个清晰而强硬的信号,标志着对日反制已从“口头警告”阶段转入“实质行动”阶段。

这仅仅是第一步,后续可能波及经贸、文化等多个领域。高市政府若执意将其政治私利置于国家整体利益之上,必将承受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