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犹豫是否对乌提供“战斧”导弹,2.5万古巴军队入俄参战
军事
军事 > 自媒体 > 正文

特朗普犹豫是否对乌提供“战斧”导弹,2.5万古巴军队入俄参战

距离乌克兰放出“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这一消息已经过去将近半个月,特朗普还在犹豫不决。

近日,特朗普表示,他差不多要作出决定了,但前提是需要了解乌克兰将会如何使用“战斧”导弹,以及乌克兰准备攻击的目标。

美国抛出“战斧”导弹,就说明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军援问题。战斧导弹的射程超过2000公里,足以从乌克兰领土直抵莫斯科。

而乌克兰最想攻击的目标,自然也是莫斯科。

因此在美国放风要为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后,俄罗斯的反应异常激烈,普京表示,如果美国对乌提供包括“战斧”导弹在内的远程打击武器,就是在破坏美俄关系!

普京发言人佩斯科夫直接警告:战斧导弹是可装备核弹头的武器系统,这将是一次“严重的军事升级”。

而俄罗斯应对军事升级的手段,自然也是要用核武器来回应,而这将会导致核战争!

除了抛出“核威胁”,俄罗斯还开始调兵遣将,据参考消息报道,10月8日,俄罗斯宣布与古巴政府签署军事合作协议

美国国会文件同步显示,已有25000名古巴军队进入俄罗斯,这使得俄乌冲突战争外溢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正如普京所言,特朗普现阶段不愿意破坏刚呈现积极势头的美俄关系,所以才犹豫不决。

而就在这时,《华尔街日报》爆出消息,美国军方在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梭鱼”巡航导弹,这款由安杜里尔工业公司研发的导弹虽然尚未被美军正式采购,但其900公里的射程和兼容“海马斯”火箭炮的特性,让它成为战场上的潜在利器。

这说明特朗普其实并不想给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而据路透社援引美国国防部官员消息,美军各部门均不愿动用现役战斧库存,担心影响针对中俄的战备。

“梭鱼”巡航导弹是一个替代选项,此外,美国还在考虑重启“降级版”战斧导弹的生产。

特朗普既要通过军援维持对俄压力,又要避免局势失控导致美俄直接冲突。毕竟核战争这个后果,是任何一方都无法承受的。

面对美国的第二种方案,俄罗斯也已经有了应对方式。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刊文指出,俄军可能动用米格-31战机实施“空对空猎杀”,同时在重要目标周围部署更多防空系统。

更值得关注的是,俄军可能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在巡航导弹运抵乌克兰或部署前就将其摧毁。

普京称,即便乌克兰得到“战斧”导弹,亦或是其他远程打击武器,都不足以改变战场态势。

过去,美国的战略意图很清楚。通过向乌克兰提供远程打击武器,美国既能在不直接参战的情况下持续消耗俄罗斯,又能为国内军工复合体创造新的需求,而且还能把乌克兰战场变成美国武器的测试场。

安杜里尔公司的“梭鱼”导弹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美军正式采购前,乌克兰战场成了最好的实战测试场。

但现在,面对一场持续了三年多的僵局,美国只想快点脱离这个泥潭,特朗普正在想方设法地把俄乌冲突这个烂摊子丢给欧洲,而欧洲还活在假象中,认为彻底击败俄罗斯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同时,欧洲又不愿为乌克兰这个“炮灰国家”而与俄罗斯走向直接对抗,毕竟,俄罗斯拥有的战略核力量意味着任何误判都可能带来毁灭性后果。

冲突的螺旋升级已经不可避免,随着古巴军队入俄等事件的发生,冲突的外溢风险正在上升。但美俄双方始终在极力的避免越过那条可能导致核战争的红线。

随着冬季的来临,这场由“战斧”导弹引发的博弈仍在继续。特朗普的每一个决定,都将影响着千百万人的命运,以及国际局势的走向。

不过,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这场博弈的最终代价,正在由乌克兰承担。

俄罗斯面临着持续的战争消耗不假,但与此同时,欧洲也承受着安全威胁和经济压力,这意味着欧洲不可能长期通过消耗自身来支援乌克兰。

美国虽然通过军火交易获利,却也在消耗着国际信誉,而乌克兰则在失去一代人和大量国土。远程导弹的到来,可能只是延长了这场悲剧的持续时间,而非带来任何决定性的转变。

现在的战场态势是,乌克兰每对俄罗斯造成一次打击,就可能遭到数倍力度的报复。关键基础设施被毁、领土不断丧失,这个国家正在被一场看不到终点的消耗战逐渐拖垮。

普京说的没错,美国提供的远程导弹或许能改变战术层面的平衡,但无法扭转战略格局。

当特朗普政府在给与不给之间反复权衡时,他们实际上就已经放弃乌克兰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