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飞重量470吨?美媒聚焦中国下一代“大运”,造出即是世界最大
军事
军事 > 自媒体 > 正文

起飞重量470吨?美媒聚焦中国下一代“大运”,造出即是世界最大

近期,中国一篇关于新型战略运输机设计结构的公开学术论文,引发了外界尤其是美国媒体的高度关注。美国《国防博客》网站专门刊发《中国研制下一代重型运输机》一文,基于论文内容对中国未来重型运输机的概念设计、核心性能展开分析,将这款尚处技术探讨阶段的装备推向了国际舆论的焦点。

图注:论文中关于我国下一代重型运输机的设计概念图

图注:论文中关于我国下一代重型运输机的设计概念图

《国防博客》称,中国下一代重型运输机以“超大运力”为核心设计目标,且采用当前航空领域前沿的翼身融合(BWB)构型。

与传统运输机“机身-机翼”泾渭分明的设计不同,翼身融合构型通过机身与机翼的一体化设计,可有效降低飞行阻力,同时拓展机内可用空间,还能提升燃油携带量,这对需要执行长航程战略投送任务的重型运输机而言,是兼顾运力、航程与经济性的关键设计选择。

《国防博客》根据论文,还分析预测了这款运输机的性能数据。目前中国空军运-20B运输机的最大起飞重量约为220吨,最大载重能力66吨左右,而这款设想机型的最大载重设计值超过120吨,最大起飞重量接近470吨。

图注:美国《国防博客》报道原文

图注:美国《国防博客》报道原文

也就是说,最大载重能力接近运-20B的2倍,意味着其单次可运输2辆99A重型主战坦克(单辆战斗全重约55吨),或1套完整的远程防空导弹系统,运力层级实现跨越式提升。

光看数据可能没概念,要是把它与美国C-5M、俄罗斯安-124“鲁斯兰”两款现役重型运输机对比,就能看出这款运输机的亮点在哪了。

在最大起飞重量方面,中国下一代机型的470吨超过了C-5M的381吨、安-124的405吨,意味着其可携带更多燃油与载荷,为长航程大件运输奠定了载重基础;

图注:美军C-5M战略运输机

图注:美军C-5M战略运输机

而采用翼身融合构型又带来了装载灵活性的优势。《国防博客》称,传统运输机受机身横截面限制,对超宽(如大型雷达天线)、超高(如导弹发射车)装备需拆解运输,影响部署效率。而中国这款运输机则是凭借一体化机身设计,使货舱横截面宽度达到了6-7米、高度超4米,可实现绝大多数重型装备的“整体装载-整体投送”,大幅缩短了装备投送后的战斗准备时间。

美媒在分析中指出,若该运输机研制成功,将对中国战略投送能力产生里程碑意义。从军事应用来看,其超过120吨的载重与大航程特性,可支持重装备在印太地区实现“无中转直达投送”,投送效率是运-20B的两倍不止;

同时,其野外起降能力(论文提及可适应简易跑道)可保障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物资补给,将中国战略后勤覆盖范围拓展至此前难以触及的区域,进一步强化远征作战支撑能力。美媒还强调,若参数设计落地,该机型将超越安-124,成为全球现役最大运输机,标志着中国在战略运输机领域从“跟跑”向“领跑”转型。

图注:俄罗斯安-124运输机

图注:俄罗斯安-124运输机

需客观指出的是,当前该项目仅处于学术概念阶段,尚未进入正式研制流程,未来是否启动研发仍存在不确定性。

从技术上来说,中国在机身设计方面已经有足够的基础了——运-20的研发和量产,证明咱们能搞定200吨级的运输机;后面要搞的C929民用宽体客机,最大起飞重量约247吨,和波音787、空客A350差不多,有了这些经验,再做400吨级的机身,结构设计、材料工艺这些都不是大问题。真正难住咱们的,是航空发动机。

《国防博客》称重型运输机要想飞起来,就得装更大功率的发动机。比如,美国C-5M搭载的通用电气F-138-100发动机,单台推力230千牛,俄罗斯安-124的彼D-18T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227千牛,400吨级机型需4台单台推力不低于220千牛(约22.5吨推力)的发动机,理想状态下需突破25吨级(250千牛)推力技术。

而中国当前为运-20B配套的涡扇-20发动机单台推力仅130-140千牛,25吨级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仍属技术空白,其研发短期内难以突破。

图注:运-20运输机

图注:运-20运输机

基于此,中国运输机队的建设现阶段仍以运-20为核心:一方面推进装备涡扇-20发动机的运全面换装,提升运-20的载重(预计可增至70吨以上)与航程性能;另一方面扩大运-20量产规模,构建规模化战略投送体系。400吨级重型运输机虽具备显著战略价值,但受发动机技术瓶颈制约,短期内难以进入实质研发阶段,仍需长期技术积累。

不过,从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规律来看,技术突破的速度常超外界预期。运-20从首飞到列装仅用5年,涡扇-20的研制也实现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可控”的跨越。

若未来25吨级发动机技术取得突破,470吨级重型运输机有望从概念走向现实,届时中国将具备全球顶级战略投送能力,进一步重塑国际军事力量格局。但在当前阶段,对该机型的讨论仍需基于技术现实,客观看待其战略意义与发展挑战。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