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以色列9月9日突袭卡塔尔后,几乎所有国家都不相信美国对此一无所知。以色列真能瞒住美国完成这次突袭?美国武器在中东的声誉是否会再次受损?中东国家是否会因卡塔尔的遭遇选择“抱团取暖”?
本期由青花汾酒独家冠名的《凤凰军机处》邀请中东问题专家董漫远、军事专家张学峰,与大家一起聊聊以色列突袭卡塔尔对中东都有哪些影响?
对话丨董漫远 张学峰
编辑丨陈佳仲
《凤凰军机处》:9月9日以色列对卡塔尔首都多哈发动突袭、打击哈马斯目标之后,尽管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第一时间否认美方知情,但国际社会普遍对此表示怀疑。考虑到美国在卡塔尔及其周边地区拥有密集的军事存在,尤其是中东最大的乌代德空军基地,为何未能对此作出任何反应?
张学峰:从纯技术角度分析,以色列若经过充分准备,理论上存在瞒过美国实施军事行动的可能性。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以军此次出动了F-15和F-35等12架战机,自红海方向进入,飞越沙特领空后发射空射弹道导弹对卡塔尔实施打击。在准备阶段,由于以色列对周边国家实施空袭已呈常态化,即便美方监测到以军备战迹象,也难以确定其具体打击目标。
图为以军F-35(左)和F-15战机
战机起飞后沿红海上空航线飞行,该路线属以军打击胡塞武装的常规路径,因此即便美方侦测到飞行活动,亦难以准确判断其作战意图。若以色列未向美方透露行动计划,仅凭公开情报信息,美军很难在该编队飞越沙特阿拉伯途中判定其真实目标是卡塔尔。
理论上,在以军发射空射弹道导弹前,美方确实难以明确其作战意图。然而一旦导弹发射,美军凭借天基预警卫星、红外监测及其他预警系统,可有效探测到发射活动,再通过大型陆基预警雷达持续跟踪,即可测算出弹道轨迹和落点。若导弹为常规弹道导弹,其抛物线轨迹将使美方迅速判定打击目标为卡塔尔。
图为遭以军袭击的卡塔尔建筑
不过以上推论建立在美方仅依赖传感器和公开情报、未启动对以人力情报和技术侦测的前提下。鉴于美国拥有发达的情报体系,且历史上多次提前披露以色列对哈马斯及伊朗的作战计划,表明其必然具备除公开手段外的情报来源。因此,此次行动美方情报机构很可能已通过内部渠道获知相关情报,但出于避免激化与阿拉伯国家矛盾的考虑,选择对外保持缄默。
《凤凰军机处》:遭到以色列打击的建筑地处多哈使馆区里。从外交惯例来看,若以色列的军事打击行动波及多哈使馆区内其他国家的外交馆舍,即便起因是所谓“误击”,该行为将严重违反国际法及相关外交公约,可能引发严重的外交纠纷与地区局势升级。请问此类事件可能造成何种层级的国际政治后果?此外,如果确实发生此类事件,美国是否会在国际舆论及政治层面无条件为以色列承担责任?
董漫远:尽管以色列方面郑重保证此次行动实现了高度精准且无误差,但若基于假设性前提探讨其军事打击出现偏差、并击中其他外交机构,如使领馆设施,所可能引发的后果,则需依据受袭对象的国际地位进行具体分析。
当地时间9月18日,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表示,将继续调停加沙地带冲突,推动实现停火,促成被扣押人员获释,并积极应对当地的人道主义危机。
若受袭方为实力较弱的小国,以色列很可能面临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并需依照国际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尽管该司法程序通常较为漫长。倘若受袭国为具有重要战略影响力者,尤其是美国的关键盟友或与以色列自身关系密切的国家,则不仅将引发该国的强烈抗议与追责诉求,以色列及美国亦可能出于政治、外交与战略利益的实际考量,迅速采取包括赔偿在内的应对措施以控制局势。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