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炮部队最大战果是击落本国元帅!1941年5月18日意大利签订条约
军事
军事 > 自媒体 > 正文

高炮部队最大战果是击落本国元帅!1941年5月18日意大利签订条约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讲史堂第一千五百五十二期】(军事系列第498讲)

高炮部队最大战果是击落本国元帅!1941年5月18日二战意大利傀儡政权克罗地亚独立国和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签订罗马条约,克罗地亚割让部分达尔马提亚予意大利。

二战期间,南斯拉夫王国垮台,意大利趁机占了一些便宜。

这种占便宜其实毫无意义,因为没多久意大利就宣布投降,将占领的领土全部吐了出来。

今天想说的,倒是意大利军队二战中最大一次战果,击毙了一个元帅。

只是,这个元帅是意大利军队的,而不是敌国的,叫做伊塔诺·巴尔博。

伊塔诺·巴尔博是二战中,死得最惨、最凄凉的元帅了。

巴尔博不是普通角色,而是意大利法西斯的四大元老,是一个比墨索尼里更有魅力的强大政客。

这里多说一句。萨沙去意大利的时候,在一些高档社区看到不少帅哥。

这些帅哥其实都是中年人了,但非常注重外表,每个人头发梳得都很整齐,有的还明显是做了头发。

巴尔博也是一样,他是个英俊的中年人,风度翩翩,非常潇洒。

自然,他不是靠脸吃饭,而是有着非常惊人的能力。

巴尔博也非常自负,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

大学毕业以后,巴尔博还很年轻,参加了一战,目睹了意大利军队的连续溃败。

就欧洲各国的实力来说,其实意大利并不弱,却几乎没有打赢过什么像样的仗。

巴尔博很快领悟了意大利军队问题的实质,就是腐败无能的意大利王国政府。

这个政府是软弱低能和肮脏卑劣的代名词。

除了吸本国老百姓的血以外,王国政府做不了任何事情。

于是,他和墨索尼里并肩组织了意大利法西斯,试图通过铁血手段改变政局。

最初,他们只有几个人,被认为是一群“下三滥的街头演说家、玩嘴皮子的混混”。

甚至连远在西西里的黑手党也认为,巴尔博一伙绝对不可能成功。

黑手党教父们曾说:如果巴尔博、墨索尼里这种街头混混,也能掌握意大利的大权,那么母鸡也会打鸣了!

事实证明,在巴尔博强有力的帮助下,墨索尼里奇迹般地夺取了意大利政权。

他们巧妙地煽动了人民的不满,又利用贵族和富豪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心理,一举掌握了政权。

这段时期,巴尔博和墨索尼里关系极好,是亲密的战友。

而巴尔博有着特殊的个人魅力,是个天生的领袖人物。

很多人说,威风凛凛的巴尔博只要站在高处不用说话,就有很多人对他肃然起敬,愿意追随他。

在1929年,巴尔博被墨索尼里任命为航空部长。

这也有一定道理,20年代是空军的时代。

一战中空军还是雏形,只能起到侦察和骚扰的作用。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列强都感觉到未来空军将成为战场的支配力量。

当时各国都在全力建设空军,意大利也不例外。但空军是高科技兵种,此时还是一个概念,谁也不知道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所以,发展空军是个重任,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

巴尔博已经33岁,从没有学过飞行。就飞行员来说,巴尔博太老了 。

然而,巴尔博竟然以自己的勇气和技巧,毫不费力地学会了飞行,还成为优秀的飞行员。

资料中写道:1930年,巴尔博曾带领一支高速海上飞行中队造访美洲,在世界面前显示了意大利的空军实力。1933年,他率领24架水上飞机完成了从意大利到芝加哥的跨大西洋飞行。

这在当年来说,不但都是创造记录,也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以巴尔博的地位根本就不该做这种事。

在埃塞俄比亚战役中,巴尔博的空军发挥很大的作用,炸死了很多敌人。

一时间,巴尔博成为意大利铁汉军人的典型人物,成为偶像。

自古以来功高盖主的人,都会遭到打击。

果然,墨索尼里在1933年宣布提升巴尔博为空军元帅,却免除了他的具体职务。

在巴尔博卸任之时,意大利拥有3000多架战机,其中至少1000架是比较先进的,成为世界空军大国。

由于巴尔博的声望极高,墨索尼里也不能将他长期赋闲。随后巴尔博出任利比亚总督,成为一方诸侯,从1933年做了7年之久。

在巴尔博的治理下,利比亚从一个散乱的游牧部落国家,成为意大利最优秀的海外殖民地。

不过,巴尔博的一切辉煌,完全终止在1940年6月28日。

北非大规模战役一触即发,利比亚集中了意大利两个集团军,准备决战。

双方空军已经开始零星交战,互相轰炸城市和军舰。

巴尔博亲自赶到在前线视察后,乘坐一架水上飞机飞回托布鲁克市。

巴尔博是个聪明人,考虑到托布鲁克附近的意大利防空部队素质不高,可能会出现误击现象。

所以,他选择从从海上返航,毕竟这里没有意大利高炮部队,比较安全。

当巴尔博的座机飞到港口附近时,突然遭到港口外装甲巡洋舰吉尔季奥号的炮击。

要说,这艘军舰防空炮打得还真准,第一轮炮击就将巴尔博座机击落。

飞机坠毁在岸边,机毁人亡,巴尔博惨死。

军舰炮手后来回忆:那天,我们什么命令也没有接到,因为当时军官都上岸消遣了,火炮都是由炮班长指挥。英国的飞机天天来轰炸,当天也来了。英国轰炸机刚刚离开十多分钟,就有2架飞机飞过来。我们很奇怪,英国人很少连续进行轰炸啊?由于军官不在,炮班长自行判断是敌机,命令我们开火。我们只能一顿炮击,没想到竟然打中了。我服役以后,从没有击落过敌机,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就在我们欢呼的时候,突然有观察哨大喊“这好像是我军的马尔凯蒂水上飞机”。一瞬间,欢呼的人群鸦雀无声。

这就是意大利防空部队,在二战中最大的战果,击毙了一个空军元帅。

只不过是,这个元帅是自己人罢了。

事后,意大利军事法庭逮捕审讯了这个炮班的所有成员,然而最后无罪释放。

原因只有一个,以这群呆鸟的炮击技术,就算刻意要击落巴尔博的座机,也是不可能办到的。

最终军事法庭尴尬地认定:这确实是一次误击。

由于这次误击太丢人了,意大利一直宣传巴尔博是被英国人击落。

在北非和意大利人并肩作战的德军,有句名言:“击败意大利,德军只要5个师,而保护意大利,需要50个师!”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