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欧盟在巴尔干地区留下的真空,正在被中国填补
军事
军事 > 军情热点 > 正文

德媒:欧盟在巴尔干地区留下的真空,正在被中国填补

2019年,对整个欧盟的边缘地带——东南欧国家的人民来说是非常不愉快的一年。和之前承诺的相反,欧盟在10月份的理事会上就接纳北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问题上没有广开绿灯,以法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投了反对票。

塞尔维亚和黑山,这两个早已开启入欧谈判的国家目前也遭遇不小的挫折,在欧盟的评估机制下,他们的民主指数不升反降,而且国内外的负面舆论也在发酵。同样不被欧盟认为是民主国家的阿尔巴尼亚,在11月份接连遭遇地震,造成数十人伤亡。

对北马其顿来说,入欧谈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对执政集团不信任感的上升。总理佐兰·扎耶夫准备在今年4月12日重新举行国会大选。去年2月12日,马其顿政府发表声明宣布,自当天起马其顿正式更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因国名争议,作为欧盟和北约成员的希腊反对马其顿加入欧盟和北约。马其顿与希腊两国政府达成协议,以马其顿更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作为希腊同意其加入欧盟和北约的条件。

原来的“马其顿”现在改名为“北马其顿”

扎耶夫试图以更改国名的方式撬开入欧的关口,但他目前却面临着这样一个局面:很有可能在几个月后的国内大选中被右翼集团横扫出局。

“我们很失望”,11月份,在接受美国《政客》杂志(Politico)采访时,扎耶夫如是说,“欧盟之前承诺过,如果我们达到基本入欧条件,就让我们加入欧盟,但他们食言了。”

法国总统马克龙为自己投下的反对票辩护,声称现在欧盟的入欧机制已经过时了,需要进一步改革,并且建议延缓这些东南欧国家的入欧谈判进程。法国人的傲慢顿时打破了欧盟原本就很脆弱的信任平衡,在某些核心欧盟国家看来,这种现象可以被称之为“扩张乏力”。

遥想2003年在希腊萨塞洛尼基(Thessaloniki)举行的欧盟峰会上,欧盟的各个大佬们庄严地承诺,在不远的将来,西巴尔干国家都可以成为欧盟的成员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只有克罗地亚在2013年做到了,剩下的国家依然在翘首以盼,而且发现距离欧盟的大门越来越远。他们对入欧谈判的失望,最终可能导致欧盟彻底失去这些国家的信任感——在未来,是欧盟主动抛弃西巴尔干,还是巴尔干主动远离欧盟?

这给了来自外部的地缘强国如中国和俄罗斯等趁机入局的机会,他们的出现给了西巴尔干国家一些值得考虑的替代方案。

塞尔维亚赫尔辛基人权委员会的创始人兼主席比赛尔科(Sonja Biserko)说:“欧盟在此地留下的权力真空,中国马上就可以填补上,他们已经来到了我们的家门口,可以提供给这些国家无息或者低息贷款,并且不附加任何政治条款。”

4月11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杜布罗夫尼克会见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16+1”)领导人会晤的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

塞尔维亚背后有忠实盟友俄罗斯的支持,他们无法接受完全失去科索沃这块该国的前自治省。科索沃地区的大部分人口组成都是阿尔巴尼亚人。在1999年北约主导的轰炸南联盟期间,科索沃脱离了南斯拉夫和塞黑,并且于2008年宣布独立。但是就科索沃可否成为联合国的正常一员的问题上,俄罗斯一贯投反对票。

此外,俄罗斯还大力支持在波黑主席团主席,政治强人米洛拉德·多迪克。1992-1995年,在导致南斯拉夫四分五裂的一系列战争中,多迪克就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分离主义倾向,多次让议会瘫痪;在黑山,2016年的一场未遂的政变让国内的政局变得一团糟,这极大地拖缓了该国的入欧议程。

俄罗斯的战略意图很明显,即要在西巴尔干建立一个“军事中立国地带”,2017年,俄罗斯驻北马其顿大使对此毫不讳言,但他不得不承认,俄罗斯无法阻挡北约接纳黑山,或者在未来接纳北马其顿成为其成员国。塞尔维亚因为在1999年遭到北约的严重轰炸,视北约为大敌,多迪克领导下的波黑也正在尽一切可能阻止其执政联盟有任何加入北约的企图。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也在寻求跨洲际的经济合作伙伴,而巴尔干地区恰恰就在中国“一带一路”规划的岔路口上。中国已经拿到了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的经营权,而且还主持修建了从贝尔格莱德到布达佩斯的匈塞铁路。

工程的启动资金来自中国国有银行的贷款,工程也由中国的国有基建企业负责开工,而且中国还“出口”工人到该地。中国总是寻找一些经济实力较为弱小的国家作为突破口,比如黑山为了修建高速公路而向中国贷款。

把触角伸向巴尔干地区的外部国家还有土耳其。埃尔多安利用宗教问题向该地区进一步施加影响力——穆斯林政治。保守的波斯尼亚民族主义政党SDA把埃尔多安尊为圣人。塞尔维亚人总统武契奇和埃尔多安也私交甚笃。土耳其在西巴尔干地区有着不小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关切。

奥地利格拉茨大学东南欧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弗洛里安·比博尔(Florian Bieber)说:“毫无疑问,东南欧各国目前加入欧盟的热情越来越弱了。但是像中国这种外部力量所能提供的东西也很有限”。他认为,东南欧国家的寡头政治和和腐败状况积重难返,即便是全盘接受中国的援助计划,也很难让自己变得富裕起来。而且比博尔还认为,东南欧毕竟距离欧盟很近,离中国很远:“问一问当地的年轻人就知道,如果让他们从世界地图上找一个城市居住,他们会选择柏林、维也纳,还是北京、上海?结论是一目了然的。”

中国深耕巴尔干地区(@美国“Politico”杂志)

众多地缘政治学专家可以对中国在西巴尔干地区的存在假装不屑一顾,但事实不会说谎。2012年中国启动了“16+1”合作框架,该地区出现了不少的中国基建、产能等项目。其中包括克罗地亚佩列茨大桥、马其顿高速公路和波黑斯坦纳里火电站。尤其是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极大地缓解了当地的就业问题。

而且,面对欧盟内部对中国在巴尔干地区搞不当竞争和债务陷阱的指责,中国企业正在逐渐调整融资渠道,原来提供的优惠贷款虽然还款周期长,而且资金的体量大,但该地区众多国家的经济体量依然偏小,一旦接受中国的贷款,必然会导致公共债务的提升,于是中国的国企逐渐转变成公私合营方式直接从欧盟融资,克罗地亚的佩列沙茨大桥就是中国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得到了欧盟的资助,对于那些视中国为投资对手的欧盟内部国家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除此之外,中国填补巴尔干地区经济真空的方式很独特,他们往往承担一些技术难度大,盈利前途不明且回报周期长的项目,对此欧盟经常表态中国故意低价竞标。但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中国的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每到一处,就会在周边区域积极寻找新的项目,而且特别注意旧有设备的流转,通过不断投入和策划更多项目,获得周期性收益,而并非立足单一项目获得高利润。中国在参与阿尔巴尼亚修女国际机场的运营过程中,就主动聘用德国的管理团队,有效规避了欧盟对外商投资本土化经营的审查。

佩列沙茨跨海大桥设计图 图自中国驻克罗地亚大使馆网站

不少观察家们认为,中国大型企业在巴尔干地区的活动,阻碍了欧盟在当地的改革议程,同时带来了劳工权益和环保等一系列问题,2019年在欧盟的外部投资安全审查机制出台之后,貌似形成了一个针对中国、俄罗斯和土耳其的投资、竞标的“法规之墙”。在这个审查机制之下,可以制约中国的融资优势,保证欧洲金融机构提供的融资利率在1%之下,是中国的三分之一。

但欧盟能防住中国进入巴尔干吗?欧盟与巴尔干的隐性的攻防战的关键点依然在欧盟内部。默克尔已经声称这是她最后一任任期,英国“脱欧”以及延绵不断的法国罢工都将对欧盟一体化的进程造成负面影响。一旦欧盟内部的疑欧派或者民粹主义之火蔓延开来,那么西巴尔干各国加入欧盟的梦想将变得更加渺茫。

即便不考虑欧盟与中国这些外部因素的介入,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关系可否正常化,波黑可否平息国内种族隔离与纷争,北马其顿与黑山各国能否抵挡“泛巴尔干”主义的泛滥,都将真正考验西巴尔干各国能否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迎来真正属于自己的区域化发展。(本文原载1月4日德国《焦点》杂志,作者:约瑟夫·莱特伯格)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