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九鱼亭),无授权禁转!
明代大宦官刘瑾耳熟能详,是后世众人唾弃的对象之一。因为他在明正德年间,独揽大权、迫害忠良、贪财好贿,朝廷上下乌烟瘴气,可谓坏得掉渣。史料记载“武宗即位,掌钟鼓司,与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并以旧恩得幸,人号「八虎」,而瑾尤狡狠。”
(正德帝朱厚照)
正德皇帝上位后,每日在后宫玩乐,不务正业,皇权基本落入宦官刘瑾之手。刘瑾此人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人心,朱厚照对其十分宠信。刘瑾集团还有另外七人,都是宦官,被称作“八虎”,各司其职权力极大。
大权在握的刘瑾,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揽财,命令只要是进京述职的官员,汇报完工作必须向其缴纳上万两白银,这才能勉强保住官职。如果不交或者少交,轻则免官罢职,重的可能丢掉性命,为此满朝文武怨声载道,也无可奈何。
正德帝根本不上朝,朝廷大权都在刘瑾手中,想要扳倒刘瑾难上加难。刘瑾集团并非都是宦官,由于宦官文化水平有限,碰见个问题就得请教那些士大夫,于是就有些官员和刘瑾狼狈为奸,祸乱朝纲。
张彩就是刘瑾的幕僚之一,身居吏部尚书,心思缜密,对事物判断极准,深受刘瑾信赖。一次刘瑾向官员索贿,导致一官员被逼自杀,“给事中周钥勘事归,以无金自杀。”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能拿出那么多钱,上万两的白银,以当时明代的俸禄,是不可能凑齐的。
(刘瑾剧照)
张彩知道此事劝诫刘瑾说:“今天下所馈遗公者,非必皆私财,往往贷京师,而归则以库金偿。公奈何敛怨贻患。”那些给钱的官员,其实都是不是他们自己的钱,他们向刘公公贿赂之后,回到当地,还会对百姓强征暴敛,收回几倍的钱来中饱私囊。
并且这些钱是用刘瑾的名义来收的,所以刘瑾的名声就越来越臭。高层官员的党争,受害的总是普通百姓。刘瑾闻听此言,暴跳如雷,于是开始整顿官场,严查胡乱加税。此事其实还算是好事,刘瑾为了挽回其名誉,再次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朱元璋)
经过仔细调查,刘瑾发现军制的一个大问题,朱元璋曾设置一个军屯制度,军队在战时拿起武器保家卫国,在和平时期种地产粮,这样军队就能自给自足,解决吃饭问题,还能上缴国家一部分粮食,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军队中的长官大肆征收士兵的土地,有的是买的,有的是抢的,这样士兵就沦为了军官的杂役,经常没有军饷,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军官则成为大地主,作威作福。军队的腐败在明末已经成为朝廷一大顽疾,也是大明灭亡的原因之一。
(刘瑾剧照)
刘瑾看到问题所在,没有和张彩商量,就禀告给了朱厚照,朱厚照听了之后,觉得是一件好事,就安排刘瑾去办了。于是惹出了大麻烦,刘瑾本意不是为了那些大头兵,只是想挽回声誉罢了,但这些地主劣绅的利益也是不随便就能触碰的。
这事情给刘瑾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灾难,直到宦官集团的覆灭。军屯改革,想让土豪把土地还给当兵的,那自然是没有可能的,但实际上缴纳的粮食增加了很多,士兵的生活更加不堪,那些军队土豪也有很大损失。
这一折腾,结果则是“五年四月,安化王寘鐇反,檄数瑾罪。”安化王朱寘鐇起兵造反,为了达到笼络人心的目的,他造反还是打着干掉刘瑾、为民除害的旗号,这回刘瑾可是搬着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杨一清)
如果不是刘瑾搞的改革,那么朱寘鐇就不会造反。朱寘鐇不造反,杨一清、李东阳等人就拿不到刘瑾的罪证,这一串连锁反应的最终结果,则是刘瑾集团被连根拔起,刘瑾本人被凌迟处死。
有的时候瞎折腾,还不如不折腾,但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是无法改变的,刘瑾一生作恶多端,成为众矢之的,就算他不犯这个错误,早晚也会被忠良之士赶下台去,名留青史是不可能的,遗臭万年却做到了。参考资料:《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