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们,华盛顿在印太地区开始“心猿意马”了,美媒《外交事务》直接喊话:美国,退后!把反制中国的“重担”交给日本!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正雄心勃勃地接棒安倍“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
外交事务文章直言不讳地主张,美国在印太地区与中国的竞争中应该“往后退一步”,把日本推到“反华最前线”,这在历史上可是第一次。为什么会有这种论调?
说白了,就是美国对自己在二战后建立的这套国际秩序,开始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了。俄乌冲突、加沙战火,华盛顿的精力似乎都被眼前的“灭火”行动给牵扯住了,很难再像以前那样,去持续推动一个长期的、有远见的印太战略。
而日本,被美媒认为正站在挑战中国影响力、维护“基于规则的商业和外交”的最前线。你听说过,架在火上烤这个词吗?美国人就是要这么搞日本,真的太狠了。
美媒认为,其实,日本为了充当反华主力,早就开始行动了。十年前,他们就提出了“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这个构想的目的很明确:确保从印度洋到东海的这些国家,在追求经济增长的时候,不至于因为“过度依赖中国”而失去自主权。
这个战略,包括确保航行自由、和平解决冲突、建立共同的贸易规则等等。听起来,日本确实是想当一股“稳定力量”。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您看,日本首相像“走马灯”一样换,新上任的高市早苗已经是近年来第5位首相了。自民党在最近的选举中也失去了议会两院的多数席位。在这种国内政治不稳的情况下,推行宏伟的外交政策愿景,自然就“步履蹒跚”,被国内事务挤到了次要位置。
尽管日本在努力提供替代方案,但对很多渴望发展经济的地区国家来说,中国推出的“一带一路”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提供的可是实实在在的发展项目和资金,诱惑力巨大。
现在,重振这个战略的希望,落在了新首相高市早苗的肩上。
她自称是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的安倍晋三的继任者,一上任就表态要将拥抱这个愿景作为她继承安倍遗产的核心承诺。她的策略很清晰:把日本定位成美国在印太地区“值得信赖的向导”,说服美国,支持日本的战略愿景,符合美国的利益。
但高市不能只是喊口号,她需要“做出实绩”。文章建议,日本可以:
第一,像CPTPP样,继续推动基于规则的贸易框架。
第二,改变过去的“捐助国”模式,与泰国、菲律宾等前受援国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投资供应链安全和战略产业,比如关键矿产的加工能力,以减少地区对中国的依赖。
第三点最关键,日本领导人已明确表态“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落实具体行动,比如帮助台湾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为潜在的封锁等“胁迫行动”做好准备。
第四是 通过提供具体的援助项目,如建造风力涡轮机、培训当地政府应对灾害和国际法,来帮助岛国维护主权,更好地评估与中国签订合同的后果。
美国声称,根据2025年一项对东南亚国家的调查,近67%的受访者对日本表示信任,这个比例远远超过了中国、欧盟和美国。日本积累的“善意”是其推行战略的巨大优势。
当然,新首相高市想“大展拳脚”,还得先过自己家里的“政治关”和“钱包关”。
尽管公众对高市的支持率很高,但由于自民党不占多数,她必须处理一个“脆弱的联盟”。同时,她还要应对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萎缩、世界最高债务与GDP比率等棘手的国内挑战。
推行“印太战略”,就意味着要增加国防开支。高市已经表态要在2026年3月前将国防开支翻倍。但这笔钱从哪里来?很可能需要削减养老金、医疗保健等其他领域的开支,或者增加税收。这每一步,都会引起选民的强烈不满。
高市必须在“威慑中国”和“挑起进一步冲突”之间走钢丝,同时确保自己的政策不仅得到国内支持,还要得到从欧洲到美国的盟友的认可。
不谈实力,只谈意愿,美国人真要把日本这条“狗”推向反华第一线送死,我只能说手段太狠了。但愿高市早苗能保持头脑冷静,否则干涉台海的后果就是让日本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