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骚扰黄岩岛,不到24小时,中方划下禁区,硬闯或被击沉
军事
军事 > 自媒体 > 正文

菲律宾骚扰黄岩岛,不到24小时,中方划下禁区,硬闯或被击沉

据菲律宾媒体报道,10月16日早上,菲方2架侦察机非法侵入中国黄岩岛领空,中国海警依法依规跟踪监视、管控驱离。

对此,中国海警局明确表示,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正告菲方,立即停止侵权挑衅和煽宣炒作。

与此同时,广东海事局在当天中午发布了军事训练航行警告,10月17日12时至19日0时,将在南海范围内将进行军事训练,非相关船只禁止驶入。

此举不仅展现了中国对黄岩岛的实际管辖权,更被外界解读为中国对菲律宾近期频繁骚扰黄岩岛行为的强硬回应。

近年来,黄岩岛及南海周边海域成为中菲两国争端的焦点。

黄岩岛距离菲律宾吕宋岛约120海里,地理位置重要,渔业资源丰富。中国对黄岩岛的主权主张有着深厚的历史依据,早在元明时期,黄岩岛已被中国渔民长期使用并管理。

然而,菲律宾则以黄岩岛处于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为由,声称对其拥有主权。2012年,中菲在黄岩岛发生对峙,最终中国全面掌控了这一岛礁,但争端并未平息。

然而小马科斯政府上台后,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愈发强硬。

不仅频繁派遣船只侵扰黄岩岛周边海域,还试图通过“屡败屡试”的方式挑战中国的主权。

这些挑衅行为背后,离不开外部势力的推波助澜。美国近年来不断加深与菲律宾的军事合作,通过联合军演、提供武器装备等手段,试图拉拢菲律宾共同对抗中国。这种外部干预无疑加剧了南海局势的紧张。

面对菲律宾的挑衅,中国的应对措施也在不断升级。

此前,中国主要通过军事手段应对南海问题,如通过海军划设禁航区、驱离菲律宾船只等。而这次广东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则标志着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应对策略出现了新变化。

通过地方政府机构发布航行警告,中国不仅在军事上展示了实力,也通过行政手段强化了对黄岩岛的实际管辖,进一步巩固了主权地位。

这一航行警告也被外界视为中国对菲律宾的“最后警告”。

航行警告明确划定了军事训练的禁区范围,并提前告知相关方。

若菲律宾船只在明知禁区存在的情况下仍然强行闯入,中国将有权采取包括驱离、登船检查甚至击沉船只等手段进行反制。

通过这一行动,中国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黄岩岛及其周边海域是中国的领海,中国政府对其拥有完全的管辖权。

然而,南海问题并非单纯的中菲争端,背后还牵涉到复杂的国际博弈。

2016年,海牙国际仲裁庭曾做出不利于中国的裁决,但中国明确表示不承认这一裁决的效力。相较于菲律宾的诉求,中国在南海的主张有着更为坚实的历史和法理依据。然而,如何在维护主权的同时推动南海局势的和平稳定,仍是摆在中菲两国面前的一道难题。

未来,菲律宾又会否在外部势力的支持下进一步挑衅?中国是否会继续扩大禁区范围、常态化发布航行警告?这些问题的答案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