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表声明,呼吁调解方继续履行职责,监督停火协议剩余条款的执行。这份声明强调了人道主义援助、重建工作和组建管理委员会的紧迫性。
这是自10月10日加沙停火协议生效以来,哈马斯对协议执行情况的最新表态,折射出这份备受关注的停火协议在落实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2025年和平峰会
停火协议艰难签署
10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埃及总统塞西、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和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和平峰会”上,共同签署了关于结束战争的加沙停火协议。
这份协议由埃及和美国共同主持,来自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与会。
签字仪式标志着国际社会为结束长达两年的巴以冲突迈出了关键一步。
根据埃及总统府的声明,峰会强调国际社会必须合作提供一切必要手段,确保停火协议条款得到落实。
特朗普在峰会上讲话
协议内容与执行情况
停火协议第一阶段于10月10日12时正式生效。以色列国防军宣布,已按照协议完成撤军部署,为落实停火协议和被扣押人员返回做准备。
协议内容包括加沙立即停火、以军在加沙地带后撤、以色列与哈马斯互换被扣押人员及人道主义物资进入加沙等。
以军发言人埃菲·戴弗林表示,以军已后撤至停火协议中约定的“撤军线”(即“黄线”),但他强调,“黄线”仍然深入加沙地带,确保以军拥有防御和控制加沙地带的作战能力。
在协议生效后的被扣押人员交换中,哈马斯于10月13日分两批释放共20名以方被扣押人员,并移交4具被扣押人员遗体;以色列则释放近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和在押人员。
人质被释放瞬间
哈马斯的核心诉求
在10月17日的声明中,哈马斯呼吁调解方继续履行其职责,监督协议剩余条款的执行。
声明特别强调了几个关键领域:按所需数量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为加沙地带居民提供一切必要需求、开放拉法口岸、紧急启动加沙地带的重建工作,尤其是民宅、医院、学校、服务机构等基础设施的重建。
哈马斯还强调,必须立即着手组建由各方认可的独立人士组成的委员会,开始加沙地带的管理工作,并完成以色列国防军撤至约定地点的进程。
这些诉求反映了哈马斯对加沙地带未来治理权和人道主义状况的关注。
哈马斯已经走出街头
加沙:废墟上的重建之路
加沙地带的重建工作面临巨大挑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评估,经过两年的战争,全面重建与恢复加沙至少需要700亿美元,其中前三年需约200亿美元投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巴勒斯坦特别代表雅科·西利尔斯表示,加沙是地球上遭受破坏最严重的地方之一,整个加沙地带的破坏率已达84%,加沙城等特定区域破坏率甚至高达92%。
重建加沙地带可能需要数十年时间才能完成。
联合国、欧盟与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加沙临时快速损害与需求评估报告》估算,战争造成的损失总额约为700亿美元。
加沙的重建是个大问题
人道主义危机严峻
尽管停火协议已生效,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依然严峻。联合国人道事务官员再次呼吁以色列当局全面开放加沙通道。
尽管以色列方面已同意允许19万吨救援物资进入加沙,但联合国及其合作伙伴强调,这一数量远远不够满足需求。
援助机构报告,自停火以来,已有超过30万名巴勒斯坦人向北迁返加沙城。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援助人员英格拉姆从加沙发出警告:“加沙的家庭现在什么都缺。我们需要每天数百辆货车进入加沙,兑现援助承诺。”
和平前景仍不明朗
国际舆论认为,达成第一阶段协议是积极进展,但和平前景依然不明。
分析指出,真正的挑战在于下一阶段的和平协议。如果按照特朗普政府的“20点计划”,以军完全撤出加沙地带、哈马斯解除武装将是下一阶段谈判重点。
以色列军队还在杀人
哈马斯坚持将以色列结束占领、巴勒斯坦建国作为完全解除武装的前提条件。而内塔尼亚胡政府目前仅同意第一阶段协议,没有对以军完全撤出加沙地带作出明确承诺。
而且以色列撤到规定的区域后,还在不断地射杀巴勒斯坦人,前几日以色列杀死了4名巴勒斯坦人,17日以色列又袭击了一辆载有难民的汽车,造成了多个难民死亡和受伤。以色列和哈马斯陷入了相互指责的状态,要实现真正的和平并不容易。
巴勒斯坦分析人士胡萨姆·达贾尼坦言,加沙需要的不只是停火协议,更需要各方和国际社会确保悲剧不再重演的意志愿心。尤其是以色列如果还在持续杀人,战争将永远无法实现停火。
加沙的和平依然艰巨
废墟之上的加沙,正在脆弱的停火中寻找重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