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10月初欧盟峰会在哥本哈根召开还有不到两周,丹麦最近却被无人机搅得不安生。
从上周初哥本哈根机场发现大型无人机,到西部多个机场接连出现类似身影,再到周五军用机场也曝出“空中访客”。
丹麦官方定性为“混合袭击”,调查指向专业团队操作,俄方已否认牵连。紧要关头,德国应丹麦请求,火速调派力量奔赴现场,为峰会安全撑起防线。
丹麦的“峰会安保惊魂”,无人机闹得各国领导人睡不着
咱先唠唠最近丹麦的事儿,离10月初欧盟峰会在哥本哈根开没几天,人家首都的机场跟闹鬼似的。
周一刚在哥本哈根机场发现几架大型无人机晃悠,过两天西部好几个机场又冒出来“空中不速之客”,周五干脆跑到军用机场去了!
丹麦官方急得直跳脚,直接把这事儿定性成“混合袭击”,啥意思?就是有人用无人机搞破坏、搅局,而且调查人员说,干这活的是“懂行的专业人士”,不是小孩瞎玩。
更有意思的是,俄罗斯驻丹麦使馆直接否认“背锅”,说跟我们没关系,言外之意,这事儿背后可能有别的主儿。
您想啊,欧盟峰会要来多少大人物?欧盟各国首脑、说不定还有外宾,安保要是出个万一,那可是“国际笑话”。
丹麦自己扛不住,赶紧向邻居求助,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德国,毕竟德国是欧洲“老大哥”之一,军事能力摆那儿呢。
德国为啥这么积极?不只是帮忙,是要当“欧洲安全话事人”
德国得知后,那边反应快得很,防长皮斯托利斯跟武装部队监察长布鲁尔连夜拍板:派兵支援!而且是“现场防御”,不是派俩顾问坐办公室,是真的去丹麦搭起防线,盯着无人机。
有人要问了,德国为啥这么上心?其实这不是德国第一次“主动扛事儿”。
前两年德国就干了件“破纪录”的事:二战后第一次在海外常驻军队,去立陶宛搞了个第45装甲旅,守着北约东翼。还有格陵兰岛,德国也计划派军队过去,加强北约在北极的存在。
这次援丹,明面上是帮朋友,暗地里是德国在刷“欧洲安全主导权”。
你想,欧盟峰会这么大的事儿,安全要是靠德国兜底,以后欧洲国家遇到麻烦,第一个想到的肯定不是美国,是德国啊!
更巧的是,德国还有“波罗的海哨兵”任务,要派“汉堡”号护卫舰去波罗的海。
这舰前阵子还跟美国“班布里奇”号、瑞典芬兰的船一块儿演习过,现在直接守着丹麦家门口,等于把“安全篱笆”扎到了俄罗斯眼皮子底下。
结语
其实说到底,德国这波操作,既是帮丹麦救火,也是给自己挣“欧洲安全话事人”的资本。
但咱往深了想,欧洲现在面临的无人机威胁,不是靠某一个国家就能扛住的。波兰、丹麦接连出事儿,欧盟才急着搞“无人机墙”,可这墙能不能挡住,还得看各国能不能真团结。
德国站出来了,是好事,但也暴露了欧洲的无奈:以前靠美国罩着,现在美国心思不在欧洲,只能自己硬着头皮上。可德国再强,也架不住整个欧洲防务“碎片化”。
要我说啊,欧盟与其等着德国救火,不如把“无人机墙”真做成事儿,再练练联合防御,不然下次再遇到无人机闹事儿,还得求德国帮忙,那脸可丢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