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巡航导弹核潜艇高调停靠菲律宾,该艇可搭载154枚巡航导弹,被称作地区威慑武器。中国民用卫星第一时间拍到了美军潜艇的踪迹。
当地时间9月23日,美国海军俄亥俄号核潜艇高调停靠菲律宾苏比克湾,并对菲律宾开展例行港口访问。
【美国海军俄亥俄号核潜艇高调停靠苏比克湾】
美国海军第七潜艇大队随后发表声明,表示俄亥俄号巡航导弹核潜艇“正在美国第七舰队的行动区域执行例行任务,以帮助维护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区。”
美国海军舰船打着自由旗号在南海活动,不用想都知道是来针对中国的。恰逢菲律宾最近一段时间不断在海警对峙事件中吃瘪,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西方媒体普遍认为,俄亥俄号此次停靠菲律宾就是为了给菲律宾站台。通过展现华盛顿与马尼拉日益紧密的防务关系,来施压中国。
至于怎么用所谓的“防务关系”施压?这就得聊到一个历史问题了。
俄亥俄号停靠的苏比克湾,曾是冷战时期美国海军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海军基地之一。
【昔日的苏比克湾海军基地】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美国大规模裁撤国防预算,美国海军也因此全面撤出在菲律宾的常驻舰队,该基地最终在1992年关闭。
如今,随着中美之间的对抗博弈愈演愈烈。为了回应中国在南海的军事部署,美国一直想要重启苏比克湾海军基地,在菲律宾常驻海军舰队。
所以从战略层面看,俄亥俄号不去马尼拉湾而是停靠苏比克湾,说明美国海军并没有放弃重返菲律宾。这也被外界视为,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施压中国的一个重要筹码。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外界普遍认为俄亥俄号是来对着中国秀肌肉的。但随着中国一颗商业卫星拍到结束访问,在海面上航行的俄亥俄号,种种迹象表明,美国人的想法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中国商业卫星拍到俄亥俄号在海面航行】
核潜艇维持水面航行状态,其实并不少见,毕竟潜艇最大的防御武器就是隐蔽,尤其是核潜艇,能够长时间水下航行,不必要就不会上浮。
俄亥俄号在南海上浮维持水面航行,很显然是想传达某些信号,这也给了卫星抓拍的机会。
特朗普政府很可能是想通过停靠活动体现美国对菲律宾的支持,但又不想因为这件事,导致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增加冲突爆发风险。
解放军已经在九三阅兵上展示了大量美军都没有的武器装备。美国想搞军事施压那一套的话,力度弱了没效果,力度太强又会激化两国矛盾。
西太美军可没底气直面阅兵式上的那些飞机导弹。
为此,五角大楼需要一边公开秀肌肉摆出威慑中国的姿态,一边又暗中对华释放无意冲突的信号,防止局面突然恶化。
【俄亥俄号的战斧导弹发射器】
理解这一点后,我们再去看俄亥俄号潜艇。
作为一艘经过改装,可以携带最多154枚战斧的巡航导弹核潜艇,俄亥俄号身上的进攻属性,比洛杉矶级、弗吉尼亚级等攻击核潜艇还要强。
以往这艘潜艇出现在热点地区,往往标志着美国已经有了军事介入事态的想法。只待一声令下,就会齐射上百枚导弹实施空袭。
另一方面,俄亥俄号核潜艇能成为地区威慑性武器,不光是它有154枚导弹,还因为它是高度隐蔽的核潜艇,开火前对手很难提前感知威胁。
既然是潜艇,那为什么在离开苏比克湾进入南海后,俄亥俄号还非要在海面航行,还被中国卫星拍到了呢?
答案很简单,美国人是故意的。目的就是告诉中国,俄亥俄号去菲律宾就是作个秀,解放军不要误判。
毕竟154枚战斧不是一个能忽视的威胁,俄亥俄号要是在南海潜航行进,南部战区很可能会开展拉网式反潜行动,追踪俄亥俄号的动向。
【在海面航行的俄亥俄号核潜艇】
届时中美海军发生摩擦的风险会激增,反倒让局势朝着美国最不希望的方向发展。既然如此,那还不如让俄亥俄号水面航行一段时间,大摇大摆地来再大摇大摆地走。
同理,美军在大西洋组织三叉戟2 D5潜射洲际导弹试射任务,可能也出于类似的理由。
美国在太平洋方向有夸贾林环礁洲际导弹靶场,只是试射三叉戟2没必要去大西洋。
但因为这个试射会连射4枚三叉戟2 D5导弹,意在展示美国仍然有强大的战略核打击能力,回应中国在九三阅兵展示的两个核导弹方队。
【美国海军在大西洋试射三叉戟2D5潜射导弹】
五角大楼必须考虑连射4枚导弹可能引发的战略误判风险,而压低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去离中国十万八千里远的大西洋组织试射。
中方并未在周四的国防部记者会上,对俄亥俄号停靠苏比克湾,以及美军试射三叉戟2导弹两事给出评价。
这很可能意味着中国收到了美国暗中释放的信号,双方很默契在这些事上一笔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