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福建舰“三连弹”后,岛内网友破防了,直呼:没冒烟,是假的
军事
军事 > 自媒体 > 正文

看了福建舰“三连弹”后,岛内网友破防了,直呼:没冒烟,是假的

在官媒发布福建舰成功用电磁弹射器弹射歼-35、空警-600等舰载机的消息后,一直关注大陆军事发展的岛内网友,也开始破大防了。

在台湾省知名论坛TPP上,相关讨论热度居高不下,却出现了不少刺耳声音。有网友直接质疑:“假的,弹射器都没冒烟,还能连续弹射,这你敢信?”还有人把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和航母动力系统混为一谈,笃定地说:“常规动力弹射一次,得待机充电好久才能弹下一架。”

图:岛内网友认为福建舰弹射时没冒烟,所以视频是假的

图:岛内网友认为福建舰弹射时没冒烟,所以视频是假的

从这些留言能看出,岛内网友的疑惑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弹射时为啥没冒烟?在他们印象里,航母弹射飞机就该白雾弥漫、蒸汽喷涌;二是福建舰作为常规动力航母,咋能短时间内连续弹射多架飞机?他们觉得常规动力供电有限,弹射一次后得充电储能,根本没法连续操作,甚至有人怀疑视频是AI合成的,理由竟是“太完美了,不真实”。

这些质疑听起来似乎有点说服力,但只要搞懂电磁弹射和蒸汽弹射的区别,就会发现这些说法其实很离谱。

岛内部分网友之所以关注弹射器是否冒烟,原因就在于它们根本没见过电磁弹射器,只知道蒸汽弹射器。而蒸汽弹射器的原理,说简单点,就是靠航母锅炉产生的高压蒸汽,推动弹射器里的活塞,来带动舰载机起飞的。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用的就是这种技术。

图:蒸汽弹射时,由于蒸汽在弹射过程中,会从弹射轨道排出,一遇到外界空气,温度骤降就凝结成白雾

图:蒸汽弹射时,由于蒸汽在弹射过程中,会从弹射轨道排出,一遇到外界空气,温度骤降就凝结成白雾

由于蒸汽在弹射过程中,会从弹射轨道排出,一遇到外界空气,温度骤降就凝结成白雾,所以看起来就像“冒烟”了。这也是岛内网友觉得“航母弹射就得冒烟”的原因,毕竟蒸汽弹射的“白雾画面”太经典了。

图:岛内网友认为福建舰作为常规动力航母,不可能在时间内连续弹射多架飞机

图:岛内网友认为福建舰作为常规动力航母,不可能在时间内连续弹射多架飞机

可蒸汽弹射的缺点也很突出。首先,它特别依赖航母动力系统。锅炉要持续供蒸汽,而蒸汽的产生全靠航母的主动力——要么是核动力航母的反应堆,要么是常规动力航母的燃油锅炉。这就意味着,弹射时会分走一部分动力,影响航母整体的运行效率。而且产生蒸汽还得消耗淡水,不能使用海水,因为会腐蚀管道。

其次,蒸汽弹射的效率也很低,能量转化率只有5%左右。每次弹射后,都得重新蓄积蒸汽,准备时间长,想连续快速弹射其实并不容易。而且它的维护极其“麻烦”,管道多、损耗快,维护成本特别高,占用舰内的空间也非常大。

更关键的是,蒸汽弹射的弹射力无法大范围的调整,所以对舰载机的适应性很差,太重的舰载机或者太轻的无人机,都没法用蒸汽弹射起飞。

图:在电磁弹射时,整个过程不用蒸汽,全靠电能驱动,自然不会有“冒烟”的情况

图:在电磁弹射时,整个过程不用蒸汽,全靠电能驱动,自然不会有“冒烟”的情况

而福建舰用的电磁弹射(EMALS),技术上就要比蒸汽弹射先进得多了。它靠的是线性电机原理,用强大的电磁力直接驱动弹射器,把舰载机加速推离甲板。整个过程不用蒸汽,全靠电能驱动,自然不会有“冒烟”的情况。岛内网友因为“没看到白雾”就质疑视频是假的,其实是把蒸汽弹射的老印象套在了电磁弹射上,闹了个大乌龙。

至于“福建舰是常规动力航母,供电能力有限,根本不可能支持连续弹射”,更是一种误解。很多人以为电磁弹射的电能来自航母主动力,其实不然——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有独立的供电和储能装置,跟航母主动力完全没关系。

福建舰配备了先进的综合电力系统(IPS),靠舰上的发电机和储能电容来提供弹射所需的大量电能。这些储能电容能在短时间内存电,弹射时迅速释放能量,驱动电磁弹射器工作。每次弹射后,电容能快速充电,一点不耽误下一架飞机起飞。正因为这样,福建舰才能实现短时间内连续弹射多架舰载机,效率比蒸汽弹射要高很多。

图:电磁弹射电能供应灵活,储能系统能快速补电,只要电容容量够,理论上想连续弹射多少次都可以

图:电磁弹射电能供应灵活,储能系统能快速补电,只要电容容量够,理论上想连续弹射多少次都可以

对比之下,蒸汽弹射的能量来源是航母锅炉,每次弹射后蒸汽压力下降,必须重新烧水蓄蒸汽;而且它的能量没法调节,每次都是“全力输出”,对不同类型的舰载机适应性差。但电磁弹射不一样,电能供应灵活,储能系统能快速补电,只要电容容量够,理论上想连续弹射多少次都可以。

说到底,部分岛内网友的“破防”,本质上是知识的缺乏和认知上的误区。他们习惯了蒸汽弹射的“白雾画面”,潜意识里觉得“没白雾就不是真弹射”;又对常规动力航母有刻板印象,觉得“常规动力肯定供不上电”,看到福建舰的先进技术,一时没法接受,才会提出各种质疑。

当然,这种误解也不能全怪网友。一方面,电磁弹射对很多人来说是新鲜技术,理解起来需要时间;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有些岛内媒体和舆论总在刻意渲染“大陆军事技术不可信”,慢慢让一些网友形成了固有偏见。

然而,事实就摆在眼前: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不仅打破了“常规动力不能搞电磁弹射”的误区,还在效率和适应性上远超传统的蒸汽弹射。随着大陆军事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还会有更多突破认知的成果,或许用不了多久,这些曾经的“不可思议”,都会变成常态。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