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元首会晤行程确定之后,欧乌反应激烈,在政治层面的交锋是一回事,在前线上的战局就又是另一种表现了。谁能想到,一夜之间乌军就展开猛烈地攻势,按照该趋势发展,恐怕连普京的专机都难以起飞,阿拉斯加之行有变数?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称,俄国防部通报显示俄防空部队在过去一夜拦截摧毁了121架乌克兰固定翼无人机。除了在克拉斯诺达尔的边疆地区外,更多的火力集中在克里米亚方向,因此乌军此次空袭的主要威慑仍聚焦在主权问题上。
美俄元首会晤消息透露之后,外界众说纷纭,流传最广且被大家信服的一种说法,便是俄乌最终以“领土互换”实现停火。
俄罗斯完全控制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州,并将俄武装部队撤出苏梅、哈尔科夫等地区。这种方案有些“各拍五十大板”的公平,毕竟俄罗斯之前宣布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扎波罗热四州完成“入俄公投”,可如今打了对半的折扣,这对于俄内部是很大的冲击。
可即便普京能点头同意,泽连斯基会认可吗?欧洲会答应吗?显然是不会的,从这两天泽连斯基与欧洲方面的动作来看,显然是没打算将领土问题列为谈判议题。
现在乌军一夜之间对俄罗斯全境发起的大规模空袭,就是一场意义鲜明的示威行动,对内部和全世界证明自己还有战斗力量,不必刻意追求停火结局。
俄罗斯要保证自己领空安全,确保总统专机的顺利起飞,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普京还有必要去阿拉斯加吗?
泽连斯基有了欧洲的撑腰之后,态度肯定会愈发强硬,即便能卖特朗普几分薄面,不太可能在原则问题上作出重大让步。那么需要作出妥协的人,就只能是普京,但这种妥协的对象并非是欧乌,而是特朗普手中的“二级制裁”。
所以美俄之间既然能达成元首共识,普京冲着对特朗普的这份信任,也不会“失约”。
此次会晤,最终能以怎样的方案出现在世人眼前,这本来就是个公关考试,而非摊开牌的政治交易。
客观来看,当前乌克兰危机的局势压根不具备停火条件,只是特朗普利用手中强大的霸权力量,还把印度当成杀鸡儆猴的“鸡”,才让局势有短暂的缓和趋势。
可这种趋势又能持续多久呢?
关键要看普京是否愿意舍弃部分利益,既能平衡内部利益党派之间的斗争,也能让外部各国之间拿到相对满意的结果。
这不仅仅是对政治智慧与手腕的考验,更是对利益取舍的定夺。
这场战争打到现在,已经不能简单的用输赢去概括,毕竟俄乌双方都很清楚这是一场即便在战果上“双输”的战争,也必须在政治上大获全胜,否则要搭进去的就不仅仅是已经搭进去的沉没成本,更有摆在桌面上的现实利益。
最后还给说一句,既然谈不出结果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那么谈出结果就有极大地可能是意外之喜,各方也要积极调动起来,为可能产生的停火方案增添一份稳定性。别让来之不易的和平,又匆匆逝去。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