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澳大利亚财经媒体《资本简报》(Capital Brief)报道称,安杜里尔澳大利亚公司正在大举招聘软件工程师、供应链专家和产品设计师。预计到今年年底,该公司在澳员工数量将增长50%,达到200余人。
同时,该公司正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建设超大型自主水下航行器(XL-AUV)“幽灵鲨”生产基地,以扩大生产规模,为将来与澳海军签订合同、量产交付做准备。
2024年4月,安杜里尔澳大利亚公司提前一年完成了“幽灵鲨”原型机的下线,而今正在为量产做着准备。
01
开拓澳洲业务,有赖“知心人”
在此前的系列文章中,我们已介绍过,安杜里尔公司在澳大利亚能有如此快速扩张,离不开“在正确的时间收购正确的公司”与“在正确的时间向客户提供正确的产品”。
安杜里尔公司“左手”握着2022年2月份收购的潜水科技公司,并由此获得了水下航行器(AUV)技术;“右手”就在同年3月成立了澳大利亚分公司,并在5月份与澳海军达成价值1.4亿美元的协议,双方共同出资设计、开发和制造XL-AUV。
掌舵安杜里尔澳大利亚业务的大卫·古德里奇(右)。28项重大武器系统的战略咨询和谈判工作经历让他成为澳大利亚政府、军方的“知心人”。这张他与安杜里尔创始人的合影中,背景是澳海军的“堪培拉”级直升机母舰2号舰“阿德莱德”号。
时间上如此无缝衔接,不得不让外界对安杜里尔投以更多关注。
2022年10月底,澳大利亚老牌报纸《澳大利亚人报》(The Australian)报道了促成XL-AUV项目合作的幕后人:安杜里尔澳大利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亚太区执行主席大卫·古德里奇(David Goodrich)。
结合该报道与古德里奇在领英上公开的信息,古德里奇在2003年创立了银灵合伙公司(Silver Spirit Partners),为私营和公共部门的一系列战略交易和基础设施项目提供高级咨询服务,客户之一就是澳大利亚国防部。
安杜里尔公司在美国开展业务必然需要了解美国权力运行机制的专业人士;在澳大利亚亦如此,需要找对当地人。
在与澳国防部的十年合作中,古德里奇参与了澳国防部28项重大武器系统采购和维护合同的战略咨询和谈判工作,其中既有数额高达520亿美元的澳大利亚海军未来潜艇计划,也有航空领域的波音公司“忠诚僚机”MQ-28“幽灵蝙蝠”项目。
据《澳大利亚人报》报道,古德里奇表示是MQ-28项目让他认识到了自主无人系统的重要性,于是他随后决定接受安杜里尔公司的邀请,在2022年2月出任该公司的澳大利亚和亚太业务主管。
这张合影最右边是大卫·古德里奇,最左边的是安杜里尔公司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同样是澳大利亚人。
通过此前与澳大利亚国防部的业务往来,古德里奇完全称得上是后者的“军师”“知心人”。由此,让他对澳政府采购政策、预算计划、国防战略和发展计划、当前或计划中的项目和技术路线图等有着足够熟悉了解,让他积累下与澳大利亚政府各部门、军方、联邦议会和工业界合作的丰富经验与关系网络。
加上他对行业竞品、竞争格局的洞悉,对澳本土产业情况的熟悉(安杜里尔已与40多家澳当地中小企业合作),大卫·古德里奇和安杜里尔澳大利亚公司的业务开拓,岂有不利之理。
02
“狂怒”海外首秀,剑指波音MQ-28
凭借XL-AUV,在澳大利亚扎下根的安杜里尔公司,业务上除了此前文章曾介绍过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业务外,近期还显露出瞄准澳空军“忠诚僚机”、挤掉波音MQ-28的雄心。
在今年3月底的澳大利亚国际航空航天及国防展览会(也称阿瓦隆航展)上,入围协同作战飞机(CCA)项目并被美国空军命名为YFQ-44A的“狂怒”无人机首次在美国以外地区亮相,此举多被媒体解读为“为了吸引澳大利亚军方的注意力”,“目标似乎是波音的MQ-28‘幽灵蝙蝠’”。
阿瓦隆航展上的安杜里尔公司展台,YFQ-44A“狂怒”模型的后侧角落里即为该公司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产品。
而在防务媒体“突破防御”的采访中,古德里奇自信地表示,就性能而言,“狂怒”会引起澳大利亚的很大兴趣。如果澳采购“狂怒”,安杜里尔可以考虑在澳大利亚生产。
该报道还援引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专家的观点称,“狂怒”在澳大利亚的亮相肯定会给波音公司带来一些压力,并看好“狂怒”相较于“幽灵蝙蝠”的成本优势。因为“狂怒”的设计大量采用商用技术,并结合了安杜里尔公司的自主软件。按照前美国空军部长肯德尔估计,作为CCA,它的成本将在2500万至3000万美元之间。
今年阿瓦隆航展上真机静展的MQ-28。一直以来波音澳大利亚都在争取能杀回美国本土,成为美国空军CCA的选项,但现实却是已入围CCA的“狂怒”雄心勃勃地进军澳洲。
03
波音的23年老兵,任首席工程师
安杜里尔公司之所以对“狂怒”获得澳军的兴趣,即入围“空中6015”(Air 6015)忠诚僚机项目抱有希望,或许是因为古德里奇对澳政府和军方的了解,也或许是因为这位“幕后人”,公司首席工程师肖恩·阿诺特(Shane Arnott)。
这位澳大利亚人在2021年7月底加入安杜里尔公司前已在波音公司工作了23年,是波音公司“50位最资深的技术工程师”之一,也是公司第一位非美国籍高级技术研究员,历任波音的澳大利亚实验室、英国实验室的经理,“幻影工厂”(Phantom Works)国际部的首席工程师、总监,波音空中力量协作系统(Airpower Teaming System,ATS)的项目总监。
安杜里尔公司创始人帕尔默·勒基(中)和首席工程师肖恩·阿诺特(左)出席在澳大利亚的访谈活动。
这位技术高管在波音生涯最后负责的项目是空中力量协作系统(ATS),安杜里尔公司称他“拥有数十年的经验和全球公认的专业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提升美国及其盟友国防能力的使命”。ATS项目于2019年2月启动,是波音公司在美国本土之外的最大的无人机项目,也是波音澳大利亚公司为澳大利亚军方量身定制的,其在2022年3月被命名为MQ-28“幽灵蝙蝠”。
可以说,肖恩·阿诺特无疑是MQ-28“幽灵蝙蝠”项目的“知心人”,让安杜里尔公司对竞品了如指掌、对在澳的“忠诚僚机”竞争格局做到知己知彼。
肖恩·阿诺特与澳当地的XL-AUV项目团队的合影,这名技术高管在多种场合上都表达了对水下武器装备开发的重视,称“海洋是下一个战场”。
就XL-AUV项目的未来,大卫·古德里奇在2022年10月《澳大利亚人报》的采访中曾表示:“我们专注于服务澳大利亚国防军,同时我们也会向亚太地区的朋友们出口我们的能力和产品——我们正在考虑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度和其他一些国家。”这位亚太业务主管的发言,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正兑现为日渐清晰的安杜里尔公司业务战略,以澳大利亚为跳板,将业务版图向亚太地区不断拓展。
文案:郑宇航
排版:蓝风
编审 | 监制:武晨、王兰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