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蜂群无人机,地下还有机器狼,中国兵工这一手台军拿什么防?
军事
军事 > 自媒体 > 正文

天上蜂群无人机,地下还有机器狼,中国兵工这一手台军拿什么防?

近日,在内蒙古某试验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举办了无人与反无人作战体系主题开放日活动,还以“边境要地夺控作战”为背景进行了动态演示,展示了一种全新的体系化无人/反无人作战模式。

动态演示共有6个环节:透察战场、智能筹划、精准破袭、立体攻击、蜂群清剿和综合拒止,在这个过程中,BZK-005E无人机、CR500B无人直升机、飞龙系列巡飞弹乃至OW5车载激光武器等各种新型无人和反无人装备悉数上场。

(BZK005E无人机起飞透察战场)

(BZK005E无人机起飞透察战场)

尤其是在蜂群清剿环节,一下就出了5种蜂群无人机,令人眼花缭乱,它们分别是:

一,"飞蛙"侦察/打击型无人机,

这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既有固定翼飞机长航时、升限高、速度快的优点,又有旋翼飞机灵活起降和空中悬停的优势,非常适合复杂地形条件下的作战环境。

("飞蛙"无人机)

("飞蛙"无人机)

"飞蛙"搭载有光电/雷达载荷,能执行广域侦察监视任务,把握整个战场态势,还可挂载轻型弹药,能对地面目标进行即时打击。

"飞隼"自杀攻击型无人机,"飞隼"的设计源于游隼(俯冲速度达389公里/小时)的仿生学借鉴,其冲刺速度快,具备高速突防能力,可显著缩短“发现-打击”的响应时间,适合对高价值的自杀式精准摧毁。

三,"黑蜂"点杀伤型无人机,采用共轴双旋翼设计,一对短翼下共有6个挂架,可挂载6枚手榴弹之类的小型弹药,专攻敌方人员密集区域,火力强大,适合进行面杀伤。

("黑蜂"无人机)

("黑蜂"无人机)

四,"飞鲸"火力突防型无人机,一看这个外号,就知道"飞鲸"有着其他几种无人机不具备的块头和载荷,事实也正是如此,"飞鲸"可挂载火箭弹、迫击炮弹及航弹,具备强大的持续火力输出能力,适合进行火力压制。

五,电子战型无人机,采用8轴设计,搭载光电雷达与无线电干扰设备,可对低空无人机目标进行软杀伤,干扰范围达数公里。之所以要配备电磁压制型无人机,是为了对付敌方可能释放的,用来拦截无人机的无人机,这种无人机已经在乌克兰战场投入使用。

这样一来,在5种无人机进行蜂群编队作战的情况下,可形成"飞蛙"全局监控 →" 飞隼/黑蜂"杀伤 → "飞鲸"火力压制→反无人机平台电子干扰的态势,从而为特战队员的地面突袭扫清障碍。

蜂群清剿也是建立在其他环节基础之上的,没有透察战场和智能筹划,就形不成敌后初始态势图与战术目标清单,蜂群无人机就成了无头苍蝇。

没有精准破袭和立体瞰击摧毁敌军的防空系统和装甲目标,蜂群无人机的发射平台就会失去掩护。

这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无人/反无人作战模式,按照兵器工业集团专家贲驰的话说,是无人装备从“单一平台”跃升至“智能集群”的变革。

(蜂群无人机出动)

(蜂群无人机出动)

在此之前,是要由人类士兵进行类似的战场清扫的,这是因为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不够灵活,很多战术目标无法清除,只能由特战队员通过短兵相接来完成这个任务,伤亡很难避免,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尤其如此。

但有了这5种无人机组成的蜂群编队,就不同了,它们机动灵活,配合默契,火力强大,完全可以替代人类士兵完成战场清扫这样的高危任务,人类步兵则转型为“指挥中枢”,在这种情况下,就是零伤亡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

要实现这样的蜂群无人机编队作战可不容易,有很高的技术门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机协同控制。蜂群无人机编队作战涉及复杂的飞行控制、路径规划和信息共享,这些任务还很难通过遥控来完成,因为蜂群无人机不同于大中型无人机,太小、太灵活了,而且随着无人机数量的增加,控制难度显著上升。

二,无人机蜂群的通信和导航链路容易受到干扰,在复杂战场环境中尤其如此。这本来是无人机的通病,但蜂群无人机的劣势在于,它的体积重量太小了,如何在有限的供能条件下具备足够的抗干扰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蜂群无人机编队作战技术门槛很高)

(蜂群无人机编队作战技术门槛很高)

三,处理能力瓶颈。由于蜂群无人机要在超低空执行战场清扫任务,各种干扰因素非常多,战场态势变化非常快,这就要求无人机蜂群有高水平的人工智能系统支持,包括自主决策、任务规划和实时信息处理。

这离不开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但AI计算对电力的需求非常大,同样对蜂群无人机的供能提出了严苛要求。

正因为蜂群无人机编队作战的技术门槛极高,目前具备这种能力的国家寥寥无几,而通过多型蜂群无人机编队作战能力,我国占得了先机。但我国最大的优势还是拥有成熟的无人机产业链(年产可达数十万架),具备大规模列装的潜力。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台海冲突中,台军只能用血肉之躯跟我军蜂群无人机和机器狼打巷战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