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出一代新战机?歼15总师一句话道破天机,难怪歼35产这么快
军事
军事 > 自媒体 > 正文

5年出一代新战机?歼15总师一句话道破天机,难怪歼35产这么快

不久前,中国海军航空母舰山东舰在访港时首次公开展示国产新型舰载机歼-15T,引起了外界对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关注,央视在专访歼-15总设计师、工程院院士孙聪时,他表示歼-15自诞生以来就不断自我进化和迭代。

更为重磅的,是孙聪院士表示未来要像造手机一样造飞机,并将研发一代战斗机所需时间从15到20年降低到5年,5年出一代新战斗机。

(孙聪院士之前就表示过“像造手机一样造飞机”)

(孙聪院士之前就表示过“像造手机一样造飞机”)

造飞机如何变得像造手机

孙聪院士所说像造手机一样造飞机,当然不是生产数量,而是将手机这种消费电子行业的高效、敏捷、集成化生产模式和创新思维引入航空制造业,首先便是模块化设计与标准化接口。

如今智能手机就是通过将芯片、电池、摄像头、麦克风等零部件高度模块化设计,实现快速迭代和灵活配置,延伸到航空工业方面,就是把一架飞机也拆解为动力、航电、飞控等独立模块,通过标准化接口也实现“即插即用”。

孙聪院士在后面关于如何实现5年一代新飞机的方面,也表达了对这种模块化设计的肯定。

(规模化、标准化的同时还能整体升级,目前只有中国可以做到)

(规模化、标准化的同时还能整体升级,目前只有中国可以做到)

再者,现阶段智能手机制造依赖柔性生产线,以及3D仿真、AI质检等数字化工具,航空工业借鉴其模式的话,可通过虚拟模型优化飞机的设计和维护;

部分钛合金组件以3D打印形式制造加工,可以有效缩短生产周期;AI的应用应该会更加广泛,至少可以进一步优化气动设计和预测部件寿命。

(歼-15T的亮相,表明国产舰载机到达了新的高度)

(歼-15T的亮相,表明国产舰载机到达了新的高度)

在完善供应链方面,不少国内外手机厂商都采用了全球供应链分工的协作模式,航空工业理论上可以效仿,比如美国波音和欧洲空客就是全球供应链或零部件分散生产的企业。

中国军用航空工业短期内不太可能这么做,不过可以换一下思维方式,比如建立国内跨企业合作平台或机制,在部分领域引入民用技术来加快技术迭代并降低成本,如可以由华为或中兴负责数据链开发,雷达或电子战系统也可以引入民企的技术。

(手机用户直接关心操作体验,飞行员对座舱人机交互效应有直观感受)

(手机用户直接关心操作体验,飞行员对座舱人机交互效应有直观感受)

由于激烈的竞争以及摩尔定律在半导体领域仍在发挥作用,所以各大手机厂商每年都在推出新的机型,“小步快跑”验证和应用新技术,按照这个模式飞机制造可以采用“原型机+迭代”,缩短改进机型的研发周期;

手机市场极为重视用户需求,据此更新功能,航空制造重视飞行员反馈来优化座舱布局特别是人机界面;

在安全性、成本控制等方面,航空工业制造也可以直接“拿来主义”,当然是有机结合的“拿来主义”。

怎样缩短研发新一代战斗机的时间

央视新闻这一段报道很有意思,孙聪院士表示过“像造手机一样造飞机”后,下一段内容就是央视记者探访生产歼-15T的沈飞集团机库。

然而,虽然新闻通篇都是对歼-15T的介绍,但背景中却到处都是绿色底漆的歼-35/歼-35A,联系到不久前北部战区某航空兵旅换装歼-35A,网络上有不少观点据此认为歼-35在首次亮相仅半年多后,就实现了批量下线交付。

(名为报道歼-15T,歼-35却毫不掩饰)

(名为报道歼-15T,歼-35却毫不掩饰)

刚刚报道“像造手机一样造飞机”,马上又亮出中国第二款五代机成批建造的画面,实在很难说其中没有什么关系。

当然,在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的情况下,还不能断定歼-35系列真的像造手机那样,但结合歼-20早已实现脉动生产线来看,中国航空工业在生产这个阶段的进步,已经把欧美甩在身后。

(F-35制造车间,可见飞机是不动的)

(F-35制造车间,可见飞机是不动的)

从效率和特点来看,脉动生产线可以视为“造手机一样造飞机”的早期阶段,将飞机装配分解为固定节拍,待装配的机体像“脉搏”一样在生产线推动,实现准流水线作业,这和人动飞机不动的传统航空制造有本质区别。

有报道显示,成飞集团实现脉动生产线后,歼-20的产量提高到40到50架,尽管消息难辨真伪,但效率提升却是可以确定的。

(压缩开发周期可能更重要)

(压缩开发周期可能更重要)

而孙聪院士的想法,已经超越了单一生产阶段的革新,强调全产业链的范式变革,涵盖从设计到制造再到持续迭代等全部阶段,可以说是对工业升级眼光极为长远的发展蓝图。

随着AI、物联网等工业4.0技术的发展应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中国航空工业,实现5年推出新一代战斗机的可能性并不低。

全体系工业协同创新

如果真的得以实现或部分实现,那么去年年底亮相的两架新一代战斗机,是有可能在三四年内实现小批量服役,甚至更快。

(工业4.0技术)

(工业4.0技术)

这个对传统工业体系有根本性改变的理念,可以发挥影响的领域远不止战斗机工业,民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技术向工业品基本可以照搬,在产能、安全和技术迭代方面提高效率;

能源、医疗和工业母机等领域,则可以撷取模块化和开放式架构等概念,并引入AI、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体系工业的升级和创新。

(工业发展,才能有这一幕)

(工业发展,才能有这一幕)

考虑到工业化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可以确定相比起战斗机快速制造和更新换代,中国掌握了尖端工业技术的事实,才是最被西方恐惧和忌惮的原因。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