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德国政府公开指责中国军方使用激光瞄准参与欧盟支持的红海行动的飞机,甚至直接召见驻德大使表达态度。德国外交部表示 :“德国人员受到威胁,任务受到干扰,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但是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德国外交部都遮遮掩掩不愿直说。
很快,德国《明镜周刊》曝光了更多细节,表示事件发生在7月2日,在也门海岸附近,一艘中国海军军舰发射激光照射了一架德国飞机。而根据德国国防部的进一步信息,该飞机属于参加欧盟 "ASPIDES" 任务的 Multi‑Sensor Platform(多传感器平台)侦察机,但未透露型号,至于来自哪艘中国军舰以及如何照射攻击,都不得而知。德国国防部表示飞行任务被迫终止,侦察机已安全降落在吉布提基地,人员无恙。
以上是媒体公开信息,由于此事不管怎么说都是丢脸的,而且德国在外交层面提出了严厉的抗议,所以激光照射基本可以断定是真的。至于其他内容,就值得细细推敲了。
首先来了解一下"ASPIDES" 任务( “阿斯皮德斯行动”),这是欧盟于2024年2月在红海地区启动的一项军事行动,旨在保护红海地区的航运安全,特别是保障航行自由。在该行动框架下,欧盟主要国家派遣舰船飞机保护来往船只免受胡塞武装袭击。德国海军也轮流派出萨克森级护卫舰参与护航任务,也诞生了经典战例:把美国MQ-9B无人机识别成胡塞武装无人机,但是标准-2导弹打出去了没有制导以至于并没有误伤友军,
关于德国被照射的飞机,德国国防部仅仅提到它是Multi‑Sensor Platform(多传感器平台)由民用承包商运营的侦察机,那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基于A319VIP改装,配备光电/红外/数字摄像及其他遥感传感器的Airbus A319OH。另一种则是由Hensoldt 承包,搭载 Kalætron Integral 电子侦察系统,基于庞巴迪环球6000改装的新型电子侦察机“飞马”(PEGASUS)。两种飞机都是由民用客机改装而来的侦察巡逻平台,尤其是最新投入使用的飞马,具备大范围宽频的电磁信号收集能力。
而中国海军在该海域周边活动的则是由改进型052D包头舰、改进型054A红河舰、903A高邮湖舰组成的海军第47批护航编队,该编队去年12月出航,至今已经超过半年。该舰队主要负责亚丁湾、红海等海域的商船护航任务。三型船都是军迷们的老朋友了,出航前也有清晰的照片和和视频资料,可以明确地说:船上并没有固定的大型的激光武器,不仅原始设计 ,也没有后期加装。
▲加装激光武器的伯克级驱逐舰
中国驱护舰没有像美国部分伯克2A型驱逐舰一样加装大型激光武器,并非是由于技不如人,恰恰相反,我国大功率激光武器早已量产实用甚至出口取得了战绩,也正因为此,国内军工行业当前并不迷信激光武器。当前大功率激光武器主要用途还是对抗低速小型无人机,要应对高速来袭的导弹还是束手无策,远不如传统的近防炮来的可靠。
那么没有固定激光武器的中国海军驱护舰,又是如何照射德国侦察机的呢?唯一的答案就是:船上有激光,但是并非固定武器,而是舱内可移动的低功率激光器,甚至可能只是一个激光笔?
到这里事情来龙去脉就差不多可以理清了:当德国侦察机发现中国海军舰船后,无视警告抵近进行侦察活动,而我军舰船在危险海域势必要开启警戒雷达等设备,一旦被近距离搜集信号都将造成泄密风险。护航舰船官兵为了适度警告德国飞机,使用了小功率的激光照射(根据德国通报应该是照进了座舱,因而飞行员接受了体检,如果是大功率激光照射到玻璃舷窗后,即使经过多轮反射折射,飞行员的眼睛也要报废。)德国侦察机在被激光照之后认识到危险选择跑路。而在几天之后,德国军方与外交部门串通好,又开始抗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