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签署谅解协议之后,美国开始恢复对华出口乙烷,这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与此同时,稀土联盟成立,它存在哪两个致命的问题呢?
中美伦敦谈判之后,双方达成了框架协议,近日,特朗普公开宣布中美签署了谅解协议,换句话说,双方贸易暂时停战了。令外界没想到的是,距离中美签字停战没多久,美国就解除了对华乙烷出口限制,已经有8艘巨轮开往中国。
这件事情说明了,中美都在积极履行双方达成协议中的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再一次说明中国的稀土出口政策让美国不敢再像之前那样对华阳奉阴违了。要知道,在中美日内瓦谈判之后,虽然双方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美国并没有积极行动起来,反而在各个方面对华进行打压。很明显,美国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逼中国放宽对稀土出口的限制。但在美方虚空造牌,不断对华打压的情况下,中方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向美国出口稀土。所以,眼看吓不到中方,特朗普只能呼吁双方进行第二轮谈判,在这一轮谈判中,稀土成为美国对华谈判的主要议题。事实证明,特朗普吸取了第一轮谈判之后的教训,在第二轮谈判后开始改变对华立场了。比如,在赴美留学生问题上,特朗普明确表示欢迎中国留学生前来学习;再就是签署谅解协议之后,美国就解除了对华出口乙烷以及半导体产品的限制。相应的,中国也放宽了对美出口许可。
不过,在高端芯片领域,美国依然没有放松对华出口,而中国在军用稀土方面,也没有放宽对美国的出口管控。这就意味着,未来中美之间的谈判还将继续。中美想要彻底消除贸易壁垒,恐怕还需要很长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对华开始出口乙烷的时候,以美国为首的四个国家统一战线,成立了稀土联盟。这四个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印度。不难发现,这四个国家同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的成员国完全一致。也就是说,美国组建的这个小圈子的“业务范围”扩大了,除了之前的对华进行战略围堵之外,摆脱对华稀土依赖也成为它们的主要目标之一。不过,这四个国家组成的小圈子,存在两个致命的问题。
第一个,就是稀土存量有,也可以进行开采,但缺少的是稀土的进一步加工技术。在这里,我们以印度和日本举例。前几天,印度和日本分别对外表示会加大稀土开采力度。要知道,印度的稀土储量占到了世界第三,如果要增产的话,印度确实可以实现增产目标。但问题在于增产的稀土二次加工到能够出口的成品稀土,这一环节需要的技术印度是缺失的。所以,印度口号喊得很响,但距离落地还需要很长时间。日本其实也是一样,而且日本的稀土增产之路会更曲折,日本对外表示,将会开采海底稀土,这就导致光初始阶段,它就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如果再进行二次加工的话,那所需要的成本是进口国家也就是美国所承担不起的。至于美国,已经有权威机构预测,美国想要摆脱对中国的稀土依赖,至少需要十年时间。所谓的稀土联盟,不过还是一帮国家打着稀土的旗号,继续实施围堵中国的战略罢了。
第二个,就是这个圈子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而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印度。在美日澳印四国中,美日澳都是盟友关系,印度单单被排除在外,按照印度的行事风格,印度完全是想通过这个联盟来为自己实现利益最大化。从俄乌冲突到现在,印度的表现堪称是“墙头草”的典范,在俄乌冲突中,印度凭借中立的立场两头通吃,在对华方面,印度一边在金砖捣乱,一边又积极对华示好。现在,印度又加入了所谓的稀土联盟。这无疑给莫迪敲诈特朗普提供了一个好机会。
只是,在“四方稀土联盟”成立后,特朗普政府又开始对华放软了。除了恢复对华乙烷出口,近日,美国又取消了芯片设计软件对华出口限制。这些都说明,只要中国不彻底放开稀土出口管制,那美国就不敢再对中国进行肆意围堵,某些国家想要借美国削弱中国的阴谋,也注定将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