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6月29日凌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大规模空袭(乌克兰称之为历史上最大规模夜袭),而乌克兰空军一架F-16,在拦截作战中坠毁,飞行员未能弹射,当场阵亡。比较离谱的是,乌克兰政府宣布这架F-16,是被无人机击落的。
▲F-16在乌克兰战场上表现不佳
一开始大家以为俄罗斯又搞出了什么高端武器,后来发现纯粹是个意外——这架F-16在打光空空导弹,击落6架无人机后,开始使用机炮拦截无人机。第一次很顺利,但第二次却被无人机爆炸的碎片击中,飞行员似乎被波及,未能做出任何反应直至坠地。从技术上来讲,俄罗斯使用的“天竺葵”系列(即源自伊朗的“Shahed”系列)无人机,性能并不是很出色,不过F-16想在夜间,拦截这类低速、低空目标,实际上只能从后方追尾攻击,很容易被无人机碎片所伤(乌克兰在今年5月损失的那架F-16,也是因此坠毁)。
▲俄罗斯改进的“天竺葵-2”无人机
再加上俄罗斯最近增加了“天竺葵”系列的装药量,杀伤范围进一步扩大,所以乌克兰并不鼓励,甚至是禁止F-16使用机炮拦截。这次出事的乌斯季缅科中校,是乌克兰空军一级飞行员,水平不俗,之前应该也有不少拦截成功的经历,才会如此大胆。事后,俄罗斯将其列为被“击落”的第三架F-16,算上去年8月,被乌克兰“爱国者”误伤,导致飞行员阵亡的那一架,乌克兰在战场上已经丢掉四架F-16,占其F-16现役总数的十分之一。
▲按照这种速度,乌克兰F-16恐怕撑不了多久
乌克兰损失第二架F-16的时间是今年4月,之后稳定保持一个月损失一架的速度,反映了F-16深度参与作战,但性能不佳,生存条件困难的问题。按照目前规划,乌克兰最终能接收来自欧洲四国、总计95架F-16,全部都是80年代生产,经过简单升级的初期型号,不能发射后期型AIM-120C(美国也不愿意提供)。在超远程空空导弹R-37M的威慑下,乌克兰F-16根本不具备与苏-35S交战的能力,所以前线制空权依然被俄罗斯牢牢掌握。
▲美国不愿意提供先进空空导弹其实挺费解的
特别是今年4月12日,一架F-16在前线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被S-400击落后,乌克兰甚至连这类任务也基本取消,转而专注于空中防御拦截,以规避损失。谁也没想到,俄罗斯的“天竺葵”无人机,居然能先后“击落”两架F-16。事实上,这种情况很容易避免——“天竺葵”系列的低速特性,使得其很容易被导弹拦截,只要打通战术数据链,通过多平台联合防御,根本不需要F-16费力使用机炮拦截。问题在于,这种联合作战系统乌克兰自己做不出来,弹药供应也是个大问题。
▲M-777早就声败名裂了
怎么说呢,美国援助乌克兰很喜欢留一手:最初只提供卡车牵引的M-777,不愿意支援价格昂贵、性能优秀的M109A6;以库存不足、交付时间太长为由提供了M1A1,而不是早就量产的M1A2;以及比乌克兰飞行员年龄都要大,性能不够用的F-16AM,尽管美国还在源源不断的出口最新版F-16V。而相比于这些性能尴尬,表现更尴尬的装备,美国提供的少量“高档货”,表现普遍出色——“爱国者-3”和“海马斯”到现在都让俄罗斯很头疼(前不久被击落的那架苏-35S,已经确认是“爱国者-3”的战果)。
▲哪怕援助的M1A1损失殆尽,美国也没有援助M1A2的意思
和只能指望外援将就作战的乌克兰不同,俄罗斯一直在改进自己的装备和战术,这次发射的537枚远程武器中,有477枚是经过改进的“天竺葵”无人机,占比高达88.8%。而剩余占比不到12%的各式导弹,则在无人机的掩护下,对乌克兰基础设施造成重大杀伤——相比于仍然以弹道导弹为主力的伊朗,经过三年战火考验的俄罗斯,战术要成熟得多,乌克兰的损失也远大于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