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我是福建舰,在我的甲板上已经赫然涂装了36个崭新的停机位标记,再配合最近央视《砺剑》栏目“三航母时代来临”的官宣,意味着我这艘中国首型电磁弹射航母的服役已进入倒计时。
不过你要是以为我是简单的添丁进口,那就大错特错了,我搭载的电磁弹射系统加上全甲板放飞,足以让咱们的航母编队战斗力直接翻倍式提升,我这可不是在吹牛,且听我细细说来!
过去我国航母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滑跃起飞方式,虽然这比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一个长起飞位要灵活那么点,但说实在话,看着有3个,可能动用的只有一个长起飞点,还时不时就得挨个排队起飞的我国航母并没有好太多。
而我的两个兄长辽宁舰和山东舰就深受其扰,战机想满载油弹、飞得远打得狠,就只有靠近舰尾那边的最长起飞点能用。
另外两个短点的起飞位,要派上用场,就只能委屈战机减负起飞,载弹量和航程都得大打折扣,要不就只能排队等起飞。 要知道航母作战,很多时候就是拼的时间,好抢占先机。
所以这个时候全甲板放飞就很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电磁弹射就是大功臣。
而我福建舰四个电磁弹射器一字排开,都具备弹射重型舰载机。一般情况下,福建舰一分钟能连续弹射出去4架战机。这种起飞效率,靠滑跃起飞一时半会是追不上的。
而6月17日,东海某海域举行的实战化演训,就验证了连续全甲板放飞、高频次回收及复杂空情协同能力。
据央视画面,当时一共有26架舰载机、42架次连续出动,像什么歼-15T重型战机、舰载预警机、还有隐形新锐歼-35都在其中,平均起飞间隔时间52秒每架,这甚至还包括舰载机定位、弹射器复位的时间。并且这次演训也标志我福建舰已经突破了单日最大出动量峰值,超过80架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据国防部透露,电磁弹射系统可以做到连续弹射重载舰载机15次无性能衰减,并且故障率可低于0.3%,你就说我牛不牛吧!
那我们为什么要玩转“全甲板放飞”呢?真的只是为了节约时间吗?
当然不是,“全甲板放飞”,也叫做“全甲板攻击”,是我们航母作战的终极杀招之一,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将甲板上几乎所有可用的舰载机全部弹射升空,组成一个庞大的攻击波次,对敌方目标发动饱和式打击。
说的再简单易懂点,就是让几十架战机像蜂群离巢一样倾巢而出,用数量+速度压垮敌人。
就拿我福建舰来说,我的36个停机位,可以同时全部塞满战机,不限于歼-15、歼-135、预警机或者电子战机,只要能派上用场的都可以上。
然后地勤人员同时为所有战机加油、挂弹、检查设备,并且同一时间点火启动,这就是福建舰宽阔甲板的优势,可以做到停机位互不干扰,效率拉满。接着四条电磁弹射轨道全开,每架战机都不需要减重,可以携带满油满弹。
这么算下来放飞同一波次战机,滑跃航母可能耗时30分钟,福建舰只需10分钟,让战机在空中集结更快,敌方反应时间被极限压缩。
最后就是几十架战机携带反舰导弹,强行突进,以数量硬砸敌方防空网络,逼的对手只能打光拦截导弹,用持续高强度的导弹暴雨,让敌人防不胜防、喘不过气,足以冲垮任何防空体系。
而除了海上对决,支援登陆作战的时候,全甲板放飞也是一把好手,可以为登陆部队清除海岸防线,面对陆地上神出鬼没的导弹阵地或隐蔽目标,不仅能做到火力猛,还能停在甲板或空中随时待命。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说全甲板放飞能改变海战规则都毫不为过。当然了,这么牛的全甲板放飞,目前来看和我福建舰才是绝配,所以我的即将服役才这么意义重大,你说是吗?
参考资料:
央视军事频道: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圆满完成首次实战化全甲板放飞训练
国防部:建舰按计划推进试验试航,实战能力建设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