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蚊子无人机”曝光,临时组网可瘫痪指挥网络
军事
军事 > 自媒体 > 正文

中国“蚊子无人机”曝光,临时组网可瘫痪指挥网络

日前,中方突然秀出蚊子无人机,这玩意儿小到能停在你睫毛上不眨眼。0.3克的体重配摄像头,飞起来比蚊子放屁声还小,西方军事论坛已经吵翻天——这哪是无人机,根本是007装备走进现实!

技术层面细思极恐。看看美国人搞的黑蜂无人机还巴掌大呢,咱们这个直接玩起微观战。翅膀用压电陶瓷驱动这种黑科技,等于给蚊子装了电动小马达。

更绝的是群体智能控制,想象几百只这种"电子蚊"涌进五角大楼厕所通风管,画面太美不敢看。不过说真的,电池续航还是硬伤,现在顶多坚持个下午茶时间,但谁知道下一代会不会直接无线充电?

说到军事应用,这玩意儿简直是巷战神器。传统无人机进不去的窄巷下水道,它都能钻。乌克兰战场那些蹲坑的俄军要是遇上,怕是要在战壕里挂蚊帐了。更阴的是电子战玩法,几十架无人机就能组临时通信网,瘫痪敌方指挥系统跟玩似的。

现在看中美技术竞赛越来越有意思。美国走的是DARPA那种高举高打路线,咱们玩军民融合,大疆的技术转头就能军用。

特朗普最近嚷嚷着要北约国家把军费提到5%,我看就是被这种不对称武器逼的。欧洲那边空客防务急得跳脚,但他们的研发效率?等他们搞出来,咱们怕是都升级到纳米级了。

国际规则在这玩意面前成了摆设。《特定常规武器公约》里压根没提怎么管比苍蝇还小的武器。更魔幻的是隐私问题,以后明星防狗仔得加装电磁屏蔽门,普通人约个会都得担心是不是有"电子蚊"在围观。

说到伦理争议,有个细思极恐的脑洞:如果给AI权限让蜂群自主识别攻击目标,算不算机器杀人?哈佛那边已经在吵要不要给机器人定"十诫"。不过现实是,等伦理学家吵出结果,估计第一批AI蚊子都退役了。

未来的博弈点其实很清晰:一方面得防着技术扩散,塔利班要是搞到这套系统,美军在阿富汗的基地怕是要改装纱窗;另一方面商用市场迟早会突破,大疆们肯定在摩拳擦掌。建议家里常备强光手电筒——目前看来这是最便宜的反制措施。

站在战略层面看,这种微型武器正在改写游戏规则。它不像核武器那样有明确威慑平衡,但渗透性和突然性更强。

最近美军在关岛测试的激光反无人机系统,就是被这东西逼出来的应对方案。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听说咱们下一代已经在试验动态变色材料,真到那会儿,可能得靠嗅觉来找无人机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