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协同与智能升级:浅析美军空中无人装备体系布局
军事
军事 > 自媒体 > 正文

多维协同与智能升级:浅析美军空中无人装备体系布局

无人作战是运用无人化作战装备实施攻击或抗击敌方的行动。近年来,随着信息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美国等军事强国正在加快推进无人作战,未来无人作战将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目前,美军空中无人作战装备体系涵盖美军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陆军和特种作战司令部等多个作战力量。

美国军队目前无人机服役数量在1万架以上,大多具备自主起降、规避、返航能力,基本形成大中小型结合、远中近程搭配的无人机体系,装备涵盖远程、中远程、中程、近程、超近程,战略、战役、战术等类型无人机装备,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一、大中型无人机

1、高空长航时无人机

主要是RQ-4“全球鹰”和MQ-4“人鱼海神”(R表示“侦察”<Reconnaissance>,Q表示无人机系统,M表示多用途<Multi-role>以表明可挂载武器),续航时间达30小时以上,航程超过1万千米,携带高分辨率、宽幅带的多传感器侦察设备,主要用于高空、远程和长航时连续监视侦察任务。

图1为MQ-4“人鱼海神”无人机

图1为MQ-4“人鱼海神”无人机

2、中空长航时无人机

主要是“琥珀”、“蚋蚊”和“捕食者”系列无人机。“琥珀”和“蚋蚊”由领先系统公司研制,领先系统公司后被通用原子收购后继续发展了该系列无人机,最终带来了“捕食者”系列无人机的诞生。“捕食者”目前发展了三个系列。RQ-1/MQ-1相应地称为“捕食者A”系列;“捕食者B”系列的美军代号为MQ-9“死神”。“捕食者C”是通用原子自筹资金研制的一款新型无人机,引起了美国军方的兴趣,预计不久将列装部队。“捕食者”系列无人机可携带反坦克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武器,主要用于情报侦察监视、目标捕获和精确火力打击等。

图2为美军“捕食者”系列无人机

图2为美军“捕食者”系列无人机

此外,还有海军MQ-8B“火力侦察兵”垂直起降舰载无人机,主要执行海上侦察监视和反潜、反舰、扫雷等行动,也可加装反坦克导弹等用于对陆精确打击。

图3为MQ-8B无人机正在遂行任务

图3为MQ-8B无人机正在遂行任务

3、战术型无人机

主要包括RQ-5A“猎手”及升级版MQ-5、RQ-7“影子”和“海盗”无人机(Korsar)等,用于装备陆上部队,执行战场侦察、监视、目标捕获和火力校射等任务。其中RQ/MQ-5等战术无人机与2015年开始退役。

二、小型无人机

美国小型无人机主要有“龙眼”、RQ-11B“大乌鸦”、RQ-20“美洲狮”、RQ-21“扫描鹰”等,主要用于战术级情报侦察监视和目标捕获。RQ-20、RQ-11B和RQ-21持续参与了美军各类反恐作战和局部战争,为士兵提供情报信息的同时并不暴露士兵位置,极大提升了其作战能力和生存力。

图4为美军士兵手动放飞“MQ-20”无人机

图4为美军士兵手动放飞“MQ-20”无人机

三、微型无人机

美国微型无人机主要有“小精灵”、“郊狼”、“灰山鹑”、“黑色大黄蜂Ⅲ”和“瞬时眼”等,主要用于陆上携行传感器,为小分队提供战场感知。微型无人机,其尺寸小巧,具备编队协同能力,可形成无人机集群执行多种作战任务。

四、新概念无人机

当前,美军正推动无人机向高超声速、高隐身性和超长航时(发展无人加油机)、潜射和无人僚机等方向发展。

图5为“SR-72”超高音速无人机飞行概念图

图5为“SR-72”超高音速无人机飞行概念图

2023年首次试飞的SR-72(黑鸟之子)高超声速无人侦察机,最大速度可达6马赫,远超现有防空系统拦截范围;美国研制了RQ-170“哨兵”和RQ-180“大白蝙蝠”等隐身无人机,比如RQ-180“大白蝙蝠”雷达散射截面积仅为F-22型机的三分之一。美国还大力推动研发MQ-25“黄貂鱼”舰载无人加油机,作战半径超过400海里,可大幅提升舰载机加油保障能力。美海军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早开始研制潜射无人机,用于支援潜艇侦察预警、通信导航及地面攻击等任务,有代表性的潜射无人机有“鸬鹚”、“黑翼”和VectorHawk“矢量鹰”等。美军还推出了XQ-58A“女武神”和“忠诚僚机”等无人僚机,旨在与F-35战斗机、EA-18G电子战飞机以及预警机等协同作战,遂行情报监视侦察和电子战等任务。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