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5.7空战”当中的歼-10C替换成歼-20或歼-36,那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可能很多人会说,如果要是换上歼-20或者是歼-36,那肯定就不是这个打法。为了让我们这个脑洞的考虑相对更简化一点,我们给它界定一下打法,还是按照“5.7空战”的打法,换机不换弹,同时不过线攻击和后发制人依然有效。
先来看一看歼-20,歼-20会带来什么呢?就这一次空战的场景来看,歼-20有隐身的加成,有超音速巡航的加成,还有更强大的机载火控雷达的加成,这些东西会给空战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之前我说过这场空战的一个特点,就是巴方的攻击时间窗口相当狭窄,由于歼-20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所以从起飞到进入攻击空域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这带来的结果有两个,一个是把本来很狭窄的时间窗口给扩大了,另一个是同样机场位置可以控制的空域更大了。
再来看隐身的效果是怎样,咱们用一个保守一点、“一刀切”的说法,歼-20的隐身对于印度一方所有雷达,在100公里以上的距离上都是免疫的。换句话来说,按照这次空战的双方距离,整个空战当中印方的雷达是看不到歼-20,这样会带来怎样的效果,那些高大上玄而又玄的电子战,电子压制、干扰、欺骗都可以不用,反正你也看不到。
可能有人会说,我有这个能力,干嘛不用呢?电子战这个东西是个很玄的东西,因为你把手段用上去之后效果怎么样?对方到底被没被干扰、被没被压制,你是不知道的,而且投入的兵力和战术手段越复杂,需要协同的问题越多,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把这些各种各样的协同统统省掉,用一个隐身解决所有的问题,取得胜算的把握就会更稳当一些。
第三个超强的机载雷达火控系统,这意味着歼-20可以在更远距离上完善开火射击的条件。换句话来说,从机场奔向空战区域的过程当中,机载火控雷达已经在预警机的引导下锁定了目标了,而真正进入到空战空域,直接发射导弹就好了。同时由于机载火控雷达更加先进了,所以我们会在交战当中更多的看到一打二、一打三,甚至一打四的模式。
把这些东西总结下来,就是把歼-10C换成歼-20,可以用更少数量的战机控制更大的空域,达成“5.7空战”同样的战果,而且这个达成过程当中不需要更复杂的协同,胜利来得更稳。
那么换成歼-36“银杏叶”可能就更魔幻了,歼-36“银杏叶”在这里的优势是什么呢?续航能力更强,弹仓更大,机载火控雷达隐身更强。这个问题在“5.7空战”这个背景下已经没有必要了,因为歼-20的隐身在这里已经绰绰有余了,而歼-36的隐身放到这已经有点浪费了。
但是,超长待机续航能力这个的意义就大了,歼-36的续航时间保守来看不会低于8个小时,而8小时的待机时间,战机的待战模式就可以发生变化。不再采用机场待战,而直接采用空中循飞待机的模式,带来空战的情景是一个怎样的变化呢?那就是一开始我就盯着你,只要你飞机一起来,我什么时候想打就可以打,时间窗口被无限的延长了,再也不存在时间窗口狭窄的问题了。而且由于具备了这样一个富富有余的时间窗口,可能就会产生多次进入开火攻击的情况,再加上超大的弹仓,带弹的具体数量咱们不知道,估一个保守的数字,如果带12枚弹的话,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成色?
如果要按照这样一个攻击方式和带弹能力的话,要想打一场像“5.7空战”这样的胜仗,需要的战机数量就会大幅度降低。不夸张的说,两架歼-36就已经够用了。那么这个里头,还有两个不确定的因素。
第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是按照“银杏叶”高空高速的水平,在2万米以上高空,两马赫巡航这样的一个俯视众生的模式,霹雳-15挂上去还是霹雳-15吗?它的射程会延伸到多远呢?其实霹雳-15射程这个事是一个很玄幻的东西,很多人都把公开展示当中,展板上的那个145公里当作它的最大射程,可是经过这一番实战,大家发现不对劲了,因为实际交战的距离有可能就超过了160公里,那么这个145公里的最大射程是不是打了埋伏了呢?恐怕埋伏还很大。
其实导弹的最大射程,这个事确实是一个挺玄幻的东西,不同的发射状态,它的射程是不一样,如果能够在2万米高空两马赫的条件下发射,它的有效射程就会大大延伸。其实霹雳-15的射程到底有多远?可能除了相关的人士,外人是说不清的。
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还是三年前,也就是上次珠海航展的时候,我和设计人员闲聊,对方告诉了我一个霹雳-15目前能达到的射程,具体数值不便透露,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当我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怎么可能?讲这个问题,想说的是,如果换上了歼-36加霹雳-15,是不是就可以直接攻击对方的预警机了?直接把预警机打下来,这是一个什么成色?这可能就是把歼-10C换成歼-36的一个最明显变化。
当然还有一个不确定的东西,那就是机载雷达的能力问题。过去我们讲,战斗机的机载雷达,一般要加上火控两个字,就是机载火控雷达,所以说战斗机的雷达主要是管火控的。真正目标搜索要靠预警机,要靠地面雷达。以前讲过机载火控雷达的搜索效率太低了,但是这个问题到了歼-36上,是不是就会发生变化了?
传统空战当中,战斗机可以倚靠地面雷达或者预警机,来完成大范围空域的搜索问题,但是歼-36行吗?毕竟它的作战半径太大了,而且又要大幅度深入到敌后的作战空域,预警机显然是跟不上去的。这个时候歼-36的机载雷达系统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恐怕就不仅仅是火控雷达,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畅想,它是不是具备一个小型预警机的能力呢?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让歼-36替换歼10C来打“5.7空战”的话,不需要空战体系的配合,也不需要预警机了,两架歼-36就足以包圆想打的敌机了,那种场景想一想是不是很美?
当然前面说过了,这是一个开脑洞的话题,不过是畅想吧,大家听着好玩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