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队规模翻倍,双寡头格局已成,印度民航业发展中的泥沙俱下
军事
军事 > 自媒体 > 正文

机队规模翻倍,双寡头格局已成,印度民航业发展中的泥沙俱下

11月13日, 据《印度防务新闻》(Indian Defence News)报道,美国波音公司计划扩大在印度的商业和防务领域投资。

前不久,波音印度公司总裁萨利尔·古普特(Salil Gupte)曾表示,印度有着全球增速最快的民航市场,年客运量增长率接近7%,现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国内航空市场(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古普特表示,未来几年,随着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增长,印度航空业将持续繁荣。

靛蓝航空客机。

然而繁荣背后,印度民航业同样面临挑战。

根据《印度商业在线》的报告,印度航空市场正在走向双寡头垄断趋势。塔塔集团控股的印度航空(Air India)与印度靛蓝航空(IndiGo)两家巨头几乎控制了印度国内航空市场近90%的份额,其他航空公司多数处于业务萎缩甚至濒临破产的境地。

一方面是快速增长的市场,另一方面又存在多种不均衡,可以说,在挑战中前行的印度民航业本身也是印度经济发展的缩影。

01

印度民航增长速度全球第一

印度香料航空(SpiceJet)客机。

据简单飞行(simplyflying)11月6日报道,印度多年来都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这一点也体现在该国民航业的增长上。

现在,印度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国内航空市场(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其主要基础设施的增长和机队扩张将继续推动印度航空业的发展。

印度新德里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

印度航空首席商务与转型官(CTO)尼蓬·阿加瓦尔(NipunAggarwal)表示,印度航空业增长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5倍,“作为人口大国之一,印度人选择航空出行的比例与美国相比依然很低,因此印度航空市场仍有巨大的未开发潜力。”

为满足市场需求,印度国内的航空公司近年来一直在扩大机队规模,飞机订单数量位居全球前列:2023年初,印度航空宣布要将机队规模扩大两倍,与波音、空客签署了470多架飞行订单;今年7月的巴黎航展上,印度靛蓝航空宣布将订购500架空客A320系列飞机。

靛蓝航空波音777客机。

印度航空空客A320-200起飞。

据印度投资局的数据,在新冠疫情之前的5年间,印度国内航空旅客数量增加了一倍——从2014年的6000万人次,增长至2019年的1.4亿人次。到2023年,虽然印度民航市场运行数据仍略低于2019年,但国内航空出行需求的增长趋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

此外,印度国内航司的飞机保有量也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快速增长,从2014年的约400架增长到2023年的700多架,几乎翻倍。

据简单飞行披露的数据,印度国内目前拥有34座国际机场和100多座国内机场。这一数字目前还在不断上升。此外,印度民航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政府大力支持,从2016年开始,印度政府出资兴建支线机场,并且推出了航线补贴等一系列支持计划,助力支线航空市场的发展。

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航站楼内景。

同时,印度民航国际航线也在增长。根据《印度商业在线》的文章,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为了满足印度日益增长的国际航班服务需求,印度航空公司需要增加150架左右的宽体飞机。

02

双寡头垄断格局下的印度民航业

印度各大航空公司一览。

同时,综合《印度商业在线》《福布斯印度》网站等多家媒体报道,印度航空市场存在显著的双寡头垄断现象。

《福布斯印度》分析称,尽管外界预测印度航空业可能在未来20年内增加2000架飞机,但近年来印度国内航空公司的数量一直在稳步下降:

5年前,印度航空市场还有着捷特航空、印度航空、维斯塔拉航空、印度亚洲航空、GoFirst、香料航空、TruJet、ZoomAir和德干航空等众多航司。但如今,印度工业巨头塔塔集团凭借其雄厚财力,从印度政府手中收购了印度航空,并将维斯塔拉航空、印度亚洲航空和印度航空快运三家航司纳入旗下。而曾经的印度第四大航空公司GoFirst已经破产,捷特航空(JetAirways) 经历破产重组后仍未恢复运营,香料航空(SpiceJet)则因市场份额不断萎缩而陷入困境。AirDeccan、ZoomAir和TruJet也已成为历史。两家地区性航司星空航空(StarAir)与飞大航空(FlyBig)每年仅有极少数乘客。

靛蓝航空机队。

在这诸多航司中,靛蓝航空是一个例外。作为印度载客量最大的航空公司,靛蓝航空几乎与GoFirst和捷特航空同时成立,目前旗下拥有300多架飞机,可执飞印度国内和国际航班,其客运量更是超过塔塔集团控股的一众航司,一举拿下63%的印度航空市场。从今年1月到8月,在印度航空市场累计出行的1亿人次乘客中,有6000万人次乘坐靛蓝航空航班;2560万人次乘坐塔塔集团控制下的印度航空集团(AirIndia Group)航班出行。

机场内印度各大航司的飞机。

两家航空巨头占据89%的印度民航市场,这意味着印度航空业已进入双寡头垄断局面。

航空咨询公司AT-TV萨蒂延德拉•潘迪(SatyendraPandey)对这种现象评论称:

“双寡头垄断通常会在市场状态相当不稳定的时候出现。”马来西亚航空咨询公司EndauAnalytics评价称:“印度航空市场残酷且难以赚钱,除非航空公司有足够规模,且在成本控制方面非常精明。”

印度航空A320neo从法国图卢兹机场起飞。

《福布斯印度》认为,靛蓝航空和印度航空集团这两家公司资金雄厚、管理完善、市场份额大,这会造成二者在增加飞机采购和开通新航线时,更有能力将竞争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也就是说,最终的价格变化都将由消费者买单。

其实,印度在电信、出租车等多个领域都出现了双寡头垄断的现象,垄断企业更有能力掌握定价权。比如近期,在印度燃油上涨的背景下,靛蓝航空率先提高了燃油附加费,其他航司可能也会跟进。

靛蓝航空和印度航空。

《印度商业在线》也评论到,印度民航公司的兼并、整合风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和定价能力,但在快速增长且不太成熟的民航市场中,这一趋势的未来并不确定。“在各个细分市场中,前两到三家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强度非常高,而最大的竞争者,产能增长速率甚至会达到本国GDP增长速度的3~4倍,这显然会抵消行业整合的潜在好处。”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大多数发达航空市场已经走向行业整合或是寡头垄断的局面。整合有助于航空公司盈利,因为可以避免恶意竞价。加上印度的民航票价一直处于“不可持续的低水平”。

03

印度制造正进军民航领域

空客A350。

除了上述的市场影响,在航空制造领域,印度近期也是动作频频。据飞行国际(flightglobal)报道,空客与印度本土航空制造商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允许空客在印度生产A320neo、A330neo和A350的机身和机翼部件。

空客表示,已与两家印度制造商,Aequs和Dynamatic,以及印度马恒达航空航天公司签署协议。此外,英国加德纳航空航天公司的印度业务部也获得了空客公司的订单。

空客称,与新供应商签约将有助于其扩大飞机项目,同时还将支持印度航空业在钣金、机加工和挤压型材等领域的发展。

空客印度和南亚地区总裁雷米·梅拉德(RémiMaillard) 表示:“印度制造是空客印度战略的核心,这将推动印度航空制造业跻身世界前列。”

GE位于印度浦那的制造工厂。

印度政府一直在推动本土制造业发展,印度本土航空制造产业也一直谋求和波音、空客扩大合作规模。空客公司在今年早些时候将A320neo系列飞机的货舱门和散货舱门的生产分配给了塔塔先进系统公司,并签订了新合同。根据空客的数据,印度目前每年能够生产价值7.5亿美元的航空零部件。

一些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印度航空和靛蓝航空2023年来共订购了近1000架新飞机,这意味着未来印度将有2000~2500台发动机需要维护。而这么多民航飞机进入印度,空客和波音也需扩大其供应链。

2023年7月,路透社报道称印度另外一家航空大企业戈德瑞吉(Godrej)有望成为空客、波音二级供应商,相关方面正在开展谈判。此前,戈德瑞吉已向发动机制造商罗罗和GE出口了一些零部件。

空客向印度交付首架C-295。

目前,印度从西方获取先进航空制造技术的门槛大大降低,印度与西方发达航空制造企业的合作不断升温。越来越多高价值、复杂的航空设备生产线正在落地印度,从F414喷气发动机到C-295运输机生产线。而民航市场扩张与航空制造发展,则有望成为印度航空制造业的另一个支柱。

排版:陈奕煊

策划 | 文案:侯嘉麒

编审 | 监制:武晨、王兰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