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服役的191新式步枪在近距离打出横弹,到底是怎么回事?
军事
军事 > 自媒体 > 正文

刚服役的191新式步枪在近距离打出横弹,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家好,我是特别懂枪的隔壁老王。最近,一个央视视频刷爆了各位军迷的朋友圈。在这个视频中,我军刚刚服役的191新型步枪,居然在很近的距离上,打出了横弹孔!很多人不禁感慨:在如此近的距离上,哪怕是用弹弓把弹头打出去,它也不会打出横弹孔啊,难道191的精度还不如弹弓?这简直太匪夷所思了,于是很多人都跑过来问老王,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 “肇事”现场

其实吧,老王刚刚看到那个视频时,也百思不得其解。很多朋友和老王一起讨论,提出了章动说、消焰器剐蹭说等一系列解释。

章动说是指枪弹在刚刚飞出枪口时,就像东倒西歪的陀螺一样存在一定的章动,随着弹头飞行距离的增加,章动会慢慢消失。在老王看来,知道章动的军迷,妥妥算得上是高级军迷了。但是章动更有可能造成的椭圆弹孔,而不是横弹。因为章动的弹头,往往不会动得那么厉害,如果是横弹,那就不是章动,是乱动了。所以章动说不成立。

△ 章动示意,其实弹头存在的运动很多,不止章动,但章动比较出名.jpg

至于消焰器剐蹭说,其实和章动类似。就算是存在剐蹭,也只是让弹头偏一些,一般不至于造成横弹——如果导致横弹,剐蹭必然非常严重,那消焰器一定会被打飞。所以,剐蹭说也不成立。

△ 正在飞出消声器的弹头。一般而言,体积庞大、“隧道”复杂的消声器更容易剐蹭弹头,而消焰器结构简单,不易剐蹭,除非你的消焰器做得实在太烂

在排除了章动和剐蹭后,老王就只剩下一个答案了:弹枪不匹配。准确说,是给95式使用的、老一代的橡皮弹和191新步枪不太匹配。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都会对枪械、枪弹进行升级,比如美国人从M193过渡到了M855,再到今天的M855A1,俄国人也从7N6过渡到7N22等等。枪弹的升级,不仅仅枪弹本身的升级,枪管的坡膛、线膛,都会做出轻微的变动。所以,当枪管参数微调过、适用于新一代枪弹的新一代步枪使用老一代枪弹时,尽管往往仍然可以使用,但性能会打折扣,比如精度会略微变差、枪械寿命会变差、初速会变低等等。

△ 从左到右依次为M193、M855、M855A1、M855A1(半剖)弹头。就算我们看不出重量差异,长度差异总是显而易见的

但一般而言,新枪用老弹并不会导致横弹。因为弹头和膛线的配合,一直过盈配合。所谓的过盈配合其实很简单。简单说就是“要变成他的形状了”。弹头的最大直径,是要大于膛线的阳线直径的。弹头挤入膛线后,膛线就会在弹头上刻出凹槽,让弹头和膛线紧密配合,从而完美闭气。因此在打过的弹头上,我们经常能看见刻出的膛线痕迹。

△ 打过的弹头上有膛线刻痕

所以,当我们微调了弹头和枪管后,枪弹往往也能正常打——因为过盈配合是一种容忍度很高的配合,过盈特性的变化,往往体现在精度、寿命、初速这些指标上,而不会导致横弹。除非我们做出了巨大调整,但那样就不是微调了。

但橡皮弹不一样,它的弹头是软的……弹头被挤压时,不会产生过盈配合,而是弹性变形。所以,橡皮弹的精度一般都会比较感人。尤其是当橡皮弹和枪械不配套时,那各种状况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就比如横弹。按照一般规律而言,191是新装备的步枪,而配套的橡皮弹可能还没有研发完毕。所以,191很可能就在打95的橡皮弹,所以才出现了匪夷所思的横弹现象。

△ 5.8mm的橡皮弹,感谢某神秘老哥提供图片。此图欢迎大家随意转载,绝不会有什么版权纠纷,只需要著名出处《晓枪》即可

当然,有人肯定会问,你小子怎么知道我国的特战队员在打橡皮弹?难道你在现场吗?其实很简单,因为我观察到了。特战队员射击的靶纸紧靠着混凝土墙,弹头穿过靶纸后射入混凝土墙面,激起的灰尘尤其地少。而实弹射击混凝土墙面时,“动静”一定很大,我就是从这判断出了特战队员在打橡皮弹。另外,我国的步枪普通弹中都带有钢心,钢心弹打在混凝土墙面上会有比较激烈的跳弹,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射击现场比较狭小,所以我就更加判定特战队员在打橡皮弹了。

△ 如果在打实弹的话,这动静也忒小了

当然,还有人会问,为啥橡皮弹的研发要晚于普通枪弹。这个其实很简单,因为橡皮弹是一种辅助枪弹,其研发要慢半拍,晚于制式枪弹,是很常见的。

好了,191的横弹我们已经解释完毕了。以我有限的知识判断,191的横弹,很可能就是使用了不配套的橡皮弹,而配套的橡皮弹可能还没来得及研发或者改动。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