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18 block3改进型“超级大黄蜂”在印度航母上起降,印度航母会使用美国舰载机吗?
军事
军事 > 自媒体 > 正文

F/A-18 block3改进型“超级大黄蜂”在印度航母上起降,印度航母会使用美国舰载机吗?

据美国海军新闻网报道,近日,波音公司在印度海军的航空母舰上完成了F/A-18舰载战斗机的演示飞行项目。这次飞行演示十分成功,证明F/A-18具备在印度的倾斜甲板滑跃起飞式航母上进行操作的能力。这样一来,印度海军发起的舰载战斗机招标项目竞争愈发激烈,到底是法国“阵风”M战斗机继赢得印度空军陆基战斗机招标之后再下一城,还是美国“超级大黄蜂”最新改进型号逆风翻盘呢?

演示飞行内容简介

本次演示飞行,是在印度果阿的印度海军汉萨航空基地举行的,波音公司此次派出参加印度航母舰载机项目竞标的,是“超级大黄蜂”的最新改进型号block3,是在美国海军航母现役的F/A-18E/F舰载战斗机基础上研制开发的。而此次在汉萨航空基地进行演示飞行的,则是2架美国空军现役的F/A-18E战斗机。

测试期间,美国海军的两架F/A-18E战斗机完成了多次滑跃式起飞、通场和拦阻降落,以满足印度海军的测试要求。

此外,该机还采用空对空、空对地的不同任务配置进行了试飞,并在空对地任务中以不同重量载荷标准进行了性能试飞。该测试验证了 F/A-18 飞机的兼容性以及在印度海军航空母舰上有效安全运行的能力。

这种演示验证飞行,是对比验证舰载战斗机性能的通常惯例,很显然,这次虽然波音方面声称F/A-18E战斗机只是进行演示飞行,但实际上具有“型号对比试飞”的考试性质。

波音防务、太空与安全和波音全球服务印度业务发展副总裁阿兰·加西亚说:“波音团队有幸在果阿展示 F/A-18 超级大黄蜂与印度航空母舰的良好兼容性。该公司已经宣布将为印度海军提供其最先进的F/A-18“超级大黄蜂”Block3 多用途舰载战斗机。

加西亚补充说明;借助“超级大黄蜂”Block3,印度海军不仅可以获得最先进的舰载机平台,还将受益于美国海军提供的与海军航空生态系统相关的战术、升级和知识。因为“超级大黄蜂”Block3也将装备美国海军航空母舰,而与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海军舰载航空兵“共享平台、共享技术和经验”,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卖点”和“诱惑”。

不论是作为国际军贸市场的大买家,还是地缘政治领域遏制中国崛起的重要工具,美国对于印度海军航母舰载机这一项目是高度重视的,而美国航母舰载战斗机全是清一色为弹射型航母准备的,其有没有在滑跃型航母上的运作能力?是决定其能否赢得印度海军青睐的重要方面。早在2020年,为了准备和赢得印度海军的这一“大项目”,波音公司就曾在美国本土、美国海军航空兵最重要的帕克图森河海军航空站对F/A-18飞机进行了一次早期测试,在测试中,F/A-18在不同重量和任务配置下进行了多达8次的滑跃甲板滑跃起飞。在2020年的测试中,波音公司还展示了“超级大黄蜂”在航母上短距起飞拦阻降落STOBAR的能力。

印度海军舰载机招标,“阵风”VS“超级大黄蜂”

2017年1月,印度海军发布了采购57架航母舰载战斗机的需求。这一方面是为了印度海军第一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准备舰载战斗机,已经宣称服役的该舰目前正面临“有舰无机”的尴尬局面,迟迟无法正式部署并形成战斗力。另一方面,57架的战斗机总量对于仅为4万吨级的中型航母而言,也有点太多了,所以这批舰载机中,还有相当数量是为改装的俄制航母“维克拉玛蒂亚”号所准备,毕竟,从俄罗斯购买的米格-29K舰载战斗机因发动机等系统极低的可靠性和质量令印度海军无法接受,印军的这一合同,摆明了就是为了替代俄制米格-29K。

说起印度海军对于航母舰载战斗机的技术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这一点看似非常简单,因为早在第三代战斗机的时代,能够夜间飞行,遂行全天候作战任务就已经是世界各国战斗机的标配了。但恰恰就是这最为简单的一条,却堵死了印度本国国产战斗机LCA海军型的“航母舰载机之梦”。因为迄今为止,印度海军除2020年1月完成LCA-N海军型昼间航母起降试验,及2019年11月在陆基设施上完成航母夜间起降模拟试验外,尚没有在航母上成功实现夜间起降的记录,就这一条,LCA-N就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直接出局。印度军方当然还是给HAL为代表的印度国防工业界留足了面子,声称LCA缺席航母舰载机竞标是因为“出现了技术性延误”。

第二,舰载机必须同时具备完成空中加油、侦察、电子战以及其他未指定任务的能力。

第三,该机必须具备4中2近的基本航空截击作战任务能力,同时还能换装使用各种反舰、对地、反辐射、精确和非精确知道弹药。综上两点,印度要求新舰载战斗机必须是制空截击作战、对面攻击能力和电子战能力兼具的多用途战斗机。

第四,参与竞标的企业,必须提供竞标战斗机的各种详细配置清单、资料和数据。

第五,合同正式签订后,必须在三年之内开始执行,并在之后三年内完成。

最后一个条件,也是印度方面提出的最苛刻的条件,就是为了响应莫迪总理所谓“印度制造”计划,竞标成功的舰载机必须在印度本土生产,即必须满足印度方面提出的技术转让、许可证生产授权和“印度国产替代”的要求。印度方面打的算盘很响——通过购买先进的西方舰载战斗机,印度方面不但增强了国防军事实力,而且能直接获得西方先进的航空工业技术,到时候印度就可以一跃成为世界航空工业强国,自主研发生产最先进的作战飞机了。

实际上,在竞标方案中,参加者总共有四家,除了“阵风”和“超级大黄蜂”Block3外,另外两家分别是瑞典的“海鹰狮”舰载型战斗机和俄罗斯的米格-29K舰载战斗机。其中米格-29K被认为事实已经出局,因为印度海军此前采购的米格-29K在印度海军中“声名狼藉”,根据公开数据,只有约4成米格-29K的动力装置保持正常,换句话说,超过一半的舰载机没法使用。而“海鹰狮”是基于“鹰狮”NG最新型而改进,属于典型的四代半战斗机,尺寸小,又是近距耦合鸭式布局,滑跃起飞毫无压力,很适合印度4万吨级、甲板和机库空间较小的中型航母。然而“海鹰狮”的致命伤在于“没有成熟的量产实机”,项目存在风险,不符合印度方面需要一款“成熟舰载战斗机”的需求,被认为事实上也已经出局。

美国海军接收的第一架“超级大黄蜂”block3舰载战斗机

“超级大黄蜂”Block3 VS“阵风”,美国人更具“冠军相”

剩下的两家,法国“阵风”M舰载机,优势在于印度海军提出的这些条件,基本都挺吻合,虽然技术转让一条,法国之前在“阵风”陆基型项目上近似于“反悔”,放了印度空军的“鸽子”,但印度空军捏着鼻子认了,老老实实、兴高采烈地接收了法国空军转移的二手“阵风”并大肆宣传。由此看来,“阵风”陆基型的胜利,是“阵风”M胜出的最大先手优势。

但从目前形势看,波音公司显然口气更硬、底气更足,公开宣称己方“必胜”。波音公司的信心并不盲目,首先,“超级大黄蜂”Block3性能上相比四代半战斗机中的翘楚F/A-18E/F又有了新的升级。换装新型AESA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提高发动机性能、全面提高电子战能力,提高机体寿命到10000小时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除在超声速机动性上与“阵风”M相比略处劣势外,综合性能总体优于“阵风”M。而宣称将向印度海军共享美国海军舰载机使用经验和知识这点优势,更是“阵风”M无法比拟的。同时,在价格上,“超级大黄蜂”Block3也更有竞争力。根据公开合同,波音公司为美国海军生产的新一批“超级大黄蜂”Block3,78架飞机,总合同仅40亿美元,单价仅约5000万美元,是美军目前采购的价格最低的战术战斗机,F-15EX、F-35A/B/C都比它贵不少。考虑到法国向印度空军出售的“阵风”战斗机贵到两亿多美元一架,“阵风”M作为舰载机,因为设备问题,要价肯定比“阵风”陆基型更高,“超级大黄蜂”Block3有充足的溢价空间与“阵风”M竞争性价比,就算美国人拿出2亿美元一架的高价,也比“阵风”M更加“物美价廉”,没如果仅1亿5千万一架,印度人肯定觉得自己“赚大了”。此外,由于在发动机等技术方面掌握核心科技,美国并不害怕技术转让,当初美国向印度极力推销所谓F-16I block70时,就以生产中心从美国打包迁往印度为公开谈判条件。现在波音公司完全可以如法炮制,将“超级大黄蜂”Block3的生产线也迁往印度,一方面满足印度所谓“印度制造”的虚荣心,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延续“超级大黄蜂”生产线的寿命,继续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至于印度人学会了舰载战斗机技术,想丢掉师傅怎么办?届时美国人再向印度人推销五代舰载机技术不迟。只要所谓军事合作项目的主动权掌握在美国手里,只要发动机等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手里,印度人就很难跳出美国的“五指山”。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