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卧底助彭德怀躲过马家军追杀,彭找周恩来:替我谢谢那位同志
军事
军事 > 自媒体 > 正文

神秘卧底助彭德怀躲过马家军追杀,彭找周恩来:替我谢谢那位同志

1948年5月,西府战役结束,彭德怀惊出一身冷汗。

不仅部队险到了极点,他自己也身陷重围,差点就逃不开马家军骑兵的追击了。

固然,彭德怀能走出来,亏了他临危不乱镇定如恒。但也有外部原因,危急关头,他曾收到周恩来转来的一条绝密情报,指示了突围的方向。

彭德怀战后专门找到周恩来,问是谁帮了我们的大忙了。周恩来笑而不语。

彭德怀是个直性人,肚里藏不住话,便大咧咧地再问,是不是熊向晖同志又发挥作用了。

周恩来仍然爽朗地大笑着表示,现在可不能说。

彭德怀知道保密纪律,也就不再多问到底是谁弄来的情报,只是请周恩来代为转达对那位卧底同志的谢意。

一、熊向晖确曾暗助西野

那么到底是不是熊向晖呢?此言也不是一句两句说得清。

有他的功劳,但也不全是。

熊向晖是龙潭三杰之一,周恩来亲自部署亲自联络,安插在胡宗南身边的一位战略级卧底。

周恩来在情报工作方面的天赋,纵观当时国共阵营无人能及。他选熊向晖作为胡宗南身边卧底,本身就是一次标准的设谍教科书式操作。

安插卧底,必须高度适应卧底对象的特点。

周恩来认为,胡宗南是一个好大喜功、注重派系、骄傲自大,带有一点新派思想以及理想主义、民族主义的人,而且他的位置较高,接触的战略信息极多,因此,这名卧底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出身名门望族或官宦之家;

2.年纪较轻,仪表不俗;

3.公开的政治原则上不左不右,言谈举止有爱国进步青年;

4.知识面较广,记忆力较强,肯动脑子,比较细心,能随机应变;

5.看过一些介绍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书籍和孙中山的著作。

最后挑中了熊向晖。

关于熊向晖同志的个人情况,网上资料汗牛充栋,看官尽可查阅,因与本文主题关系不大,故不作赘叙。

熊向晖打入胡宗南身边是在抗战中,周恩来起初命令他一定要忍耐,要当闲棋冷子,最初几年内不要发动。

从1938年成为胡宗南机要秘书后,熊向晖始终没有动静,老老实实地当了一枚“冷子”。

不过他表面不动,暗地里对国民党军、对胡宗南的反共动向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注和分析,1943年蒋介石授意胡宗南调集大军企图闪击延安,彻底消灭中共。

熊向晖见事情紧急,不顾周恩来定下的纪律,通过秘密渠道将这一绝密情报送了出去。周恩来迅速将此情报送交毛泽东,中共中央遂公开发表新闻,揭批胡宗南在民族危殆之际向同胞痛下杀手,破坏抗日大局。

这个情报如何泄露出去的,蒋介石、胡宗南都不明所以,两人互相埋怨,一个说重庆有内鬼,一个说西安行事不密。

内战爆发之后,熊向晖在胡宗南进攻延安之际,又两次主动提供情报,挽救中央于生死关头。

第一次是提前透露胡军进攻延安的总兵力和日期,这使得中央能够提前撤离。

第二次更是至关重要。当时胡宗南为了找到中共首脑所在,用保密局配发的最先进的无线电台测向设备,发现无线电信号最密集的地方在山西兴县,胡宗南决定立即突袭兴县。

此时熊向晖正随胡宗南在洛川前线作战,他的秘密联络人王石坚在西安,无法立即找到他。但时间不等人,危急关头,熊向晖不得不采用一个玉石俱焚的情报传递办法。

他把情报白纸黑字地写在纸上,封入信封,收信人是王石坚,名字是他的假名。

名是假名,信也不能直接寄给他,否则会引起怀疑。熊向晖又写了封给西安西大街“研究书店”的老板潘裕然的信,潘裕然和熊向晖、王石坚都在西北青年战地服务团工作过,三人互相熟悉、互有交情。熊向晖把给王石坚的信作为附信夹在这个信封中,嘱咐潘裕然转交给王石坚,请他不要拆开。

熊向晖并不知道这个潘裕然是不是情报人员,只是靠着两人平时交情可靠,他父亲潘家洵是北大名教授,他与陕西省主席祝绍周有亲戚关系,这样的人应该不会做出下三滥的事。

然后,熊向晖又刻意光明正大地用胡宗南司令长官部专用信封寄出,还专门交待司令部机要交通员开车送回西安,面交潘裕然。

这条信息链存在各种隐患,随便哪个细节出了问题,熊向晖就会暴露。但好在天佑善人,情报安全传递到周恩来手中。周恩来随即紧急通知西野司令部,要彭德怀率军赶快转移,中央也进行了疏散。

这是熊向晖暗助彭德怀的经历。

二、青化砭之战的谜团

在此之后,熊向晖并没有再直接给西野提供军事情报。大概因为熊向晖之前已有暴露征候,胡宗南的机密情报一再泄露出去,已经引起保密局的怀疑。按之前周恩来与其约定的规矩,如果存在暴露兆头,熊向晖可以自主采取静默,进入冷状态。

不过周恩来并不担心西北情报链就此中断,他已经指示李克农布下了强大的情报信息链,胡宗南内部早就被我地下党渗透成了筛子。

青化砭之战的关键胜利,情报战发挥的作用就至关重要。

青化砭之战是撤离延安之后,彭德怀三次重要胜利(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中的第一战。战胜的主因,自然是彭总指挥高明,西野部队决死一战。但细观这场战役,有很多吊诡之处。此战国军参战部队是整编31旅的一个团,共2993人。

吊诡之处有三:

第一,彭德怀5个旅的伏兵,就在青化砭周围山谷中,31旅派出一个连的搜索兵力,居然没发现伏兵。

第二,山谷中是险地,部队行进必须随时戒备,随时准备发起战斗,但31旅的状态成迷,很多重武器还驮在牲口背上,战斗打响之后,许多武器还没启用就被缴获了。

第三,战斗过于轻松,只打了不到两小时,国军阵亡400余人,西野仅亡22人,2500多名国军全都成了俘虏,一个都没跑出来。

第四,31旅少将旅长李纪云一直声称,有奸细,有奸细。似乎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

纵观三年解放战争,打得如此轻松却能完成全歼的战例,再也找不到第二个。

更神奇的是后面的事。

这位少将旅长李纪云运气好到爆,被俘不久,他居然趁看管不严逃了出来,回到南京,恢复了军官身份。后来一直跟着国民党军逃到台湾,在台湾终老天年。

此事一直无人深究,直到1983年,一位名叫张万安的退役军官,撰文解说这位李纪云旅长的的惊人内幕。

原来李纪云就是我党的秘密党员,此人在抗战中与八路军共同作战,在忻口战役中与八路军合作良好,建立了信任关系。八路军严明的纪律、高明的战术以及为国为民的革命情怀打动了李纪云,李纪云不久后秘密加入中共,成为我党在国民党军中的秘密工作人员。

李纪云在抗战中没有发挥什么情报方面的作用,周恩来、李克农等人也没有指示他做什么动作,只是要求他保持好状态,准备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全面内战爆发后,李纪云感到机会来了,遂在青化砭之战中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一个多团的兵力带到彭总的伏击圈,成就了西北三战三捷的第一场大胜。

战后李纪云的“逃脱”其实是我方有意安排的,当时并无国民党兵跑出去,李纪云做事也一直很隐蔽,并没有暴露。组织上便安排到南京继续潜伏。李纪云到南京后通过各种门路,请求恢复带兵之权,但蒋介石忿于他丧师失地,没有再让他担任部队长官。

1949年国军败退台湾,李纪云受命一同撤到台湾继续潜伏,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台湾解放战役中再次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由于形势一变再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祖国统一大业受阻,李纪云只能选择蛰伏。

后来吴石案爆发,党在岛内的潜伏力量损失殆尽,岛内外的情报链几乎中断,李纪云无法与组织上保持联络,这名埋伏甚深的卧底再也无法发挥作用,大概在70年代李纪云老死于台湾。

我们以往受影视和文学作品影响,感觉当卧底、特工总会有一个交待,或是像余则成那样始终发挥作用,或是不小心暴露而牺牲。其实像李纪云这样的卧底大有人在,组织并不是万能的,也无法保证所有潜伏人员在失去作用后安全返回我方,大量与组织断线的人只能默默守护秘密身份,在敌营中终老。

这更是一种伟大的坚持。

李纪云之事官方似乎一直没有解密,张万安是从李纪云留在大陆的女儿李品琳事迹中发现端倪的。李品琳自幼由总参情报报抚养,长大后考入国防科委分管的大学北京工业学院,毕业后到包头市一家生产大炮的军工企业工作。从公开资料看李纪云并非国民党军投诚或起义军官,其子女居然能有这样的待遇,大概我们也都能猜得出来个中奥妙了。

三、彭德怀失算

西北战场我军以1:10的弱小兵力连挫胡宗南,情报系统的贡献功勋卓著。

下面我们就说说,文首提到的彭德怀脱险一事。

西府陇东战役虽说总体战略目的达到了,我军大破胡宗南的后方补给中心宝鸡,还迫使敌军远道回援,陕北战略迂回空间更大。但彭德怀也因此遭遇生平最危险一次混战。

当时胡宗南急了眼,一方面把他的主力兵团从潼关调过来猛击宝鸡方向,一方面又给马家军方面施加压力,要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进攻宝鸡西面,将共军主力包围在宝鸡。

彭德怀对两方面敌军夹击已有预料,分别在东面和西面设置了阻援兵力。在探知马家军只派了两个旅兵力后,彭德怀还一度乐观地制定了阻胡打马的计划,想在敌人主力汇合之前打一场歼灭战,吃掉马家军两个旅。

彭总的计划本身没问题,兵力也都部署到位了,只是有一个战场变量没有想到:马家军的斗志。青马头子马步芳派儿子马继援亲率部队进攻宝鸡,

在之前的作战中,青宁二马和胡宗南一直是貌合神离,胡宗南想掌控西北五省大权,对青宁二马是有野心的。

青宁二马也不是什么善茬,和你胡宗南一起打共军可以,你要来吞我青宁二省却不行,所以出兵支援胡宗南一直是出工不出力。

熊向晖给周恩来曾经提供过一份战略情报,说胡宗南在西北有四大战略目的,抗日、反共、防苏、制马。抗日战争胜利后,四大战略目的变成三个,制马仍是其目的之一。这一情报在我军高层一度成为处置西北战局的依据之一。

那这次彭德怀为何失了算呢?原因是打得太猛了。

彭德怀从陕北突然杀到西府,拿下宝鸡不费吹灰之力。以往马家军视西野为弱鸡,认为靠胡宗南就能灭了共军,谁知竟打成这样,马家军大吃一惊。而且彭德怀大军出西府威胁到陇东,陇东是马家军的前哨,陇东失利则河西走廊暴露于共军兵锋之下,马家军根本利益受到威胁,所以马继援这只野狼打得非常狠,务必要把共军主力干掉,确保自家地盘安全。

西面阻援部队一交上火,就发现马家军玩上了命,打死一批又有一批,而且冲锋极快,根本挡不住。

彭德怀只好放弃了围歼马继援计划,命令各路大军赶紧撤走。

就是在撤兵途中,彭德怀遇险了。

四、七人组电报救彭总

当时各纵队主力都已撤走,彭总独自留在西野司令部,亲自指挥后续部队撤走。

大军撤退最怕乱,彭总怕自己先走部队要散,于是亲自拿着报话机逐个呼叫各个旅的旅长,叫通一个旅就告诉他们往哪走,一个旅一个旅的叫。直到把所有部队的去路都安排好了,他这才放下心来。

部队是安全了,他却危险了。

这时,马家军的骑兵已经逼近彭德怀所在的一个村子附近,马家军骑兵带着西北口音的叫骂声出现在村口,已经有马家军士兵拿着马刀砍门的声音。

当时野战军首长们已经分头到各纵指挥去了,司令部只剩政治部主任甘泗淇,他赶紧来催彭总,再不走就晚了。

彭德怀让警卫员给他找了一把手枪。他把手枪插到枪套子里去,说,有什么大不了的,我是打游击出来的,大不了我们再到林游山里去打游击。两个警卫员一看已经不能再等了,两人一边一个架起彭德怀的胳膊就往外冲。这么一冲,居然还冲走了,几天之后,彭总居然毫发无损地找到了主力部队,人人称奇。

彭总临危不惧,这是人所共知的。但大敌当前,尤其是各部混战之时,要从重围之中逃出,还要在陌生的地方找到路,这未免就有点神奇了。

彭总之前从未在宝鸡一带打过仗,对当地地理、道路并不熟悉,他是怎么找到回去的路呢?

原来宝鸡失守后,中央转给彭总一封电报。详细内容我们不得而知,大体上说明了敌人各路兵力驻扎之处。这就相当于打明牌了,我方手里牌虽少,但对方牌是明着的,心中有数,脚下就不慌了。

是谁提供的这封电报?

周恩来虽未明说,但据种种资料分析,应当是陕北边保安插在胡宗南内部的“吕出七人组”提供的情报。

隶属于中共中央西北局的陕甘宁边区保安处(简称“边保”),在解放战争中的主要职能是获取敌人的军事情报。

“边保”情报系统在胡宗南部建立了多部秘密电台,最成功的是“吕出情报组”。吕出本是晋冀鲁豫解放区的情报干部,1947年6月打入胡宗南通讯总团一营,在这里,他又将老同学薛浩然、徐学章、李福泳、高健五人以及王冠洲、赵继勋争取过来,结成一个七人秘密小组,开始收集国民党的军事情报,其中的高健本是我“边保”发展的内线。

“边保”确认了吕出的身份后,决定直接领导这个情报小组,并建立了一座专用电台,专门接收“七人小组”发来的军事情报。

“七人小组”传送情报的方式是“打时间差”,将国民党部队电台的联络时间往后推迟六小时,而提前二至四小时将胡宗南总部的作战电报发给延安周恩来处。边保情报科的专用电台收到电报后,再送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这样,我军提前八至十小时获知敌军动态,有了充分的时间应对。

我军情报工作,在西北战场比其他战场尤为出色,一方面是西北势力龙蛇混杂,可下手的机会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周恩来亲自坐镇延安,直接指挥西北情报工作,这才有了一次又一次辉煌的情报胜利。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