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是至关重要的海上交通大动脉,每年有超过5万艘次的大型远洋船舶途经南中国海前往世界各地,其中仅集装箱船就有2万艘次以上。穿越南海的原油运输流量是苏伊士运河的7倍,巴拿马运河的17倍。
从军事的角度上来看,南海的战略重要性就陡然上升。在美国海军最新的两洋战略中,印度洋取代了传统的大西洋成为新的战略重点,和太平洋并驾齐驱。而南海,就正好夹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南海的总面积超过350万平方千米,海面也较为开阔,离美国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军事基地也比较远,除了海南岛之外也没有能够要塞化的大型岛屿,是远洋海军舰队最为理想的活动水域之一。南海平均水深1212米,中部是一个深度在4000米左右的海盆,最大水深达到5567米,为执行战略威慑巡航任务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提供了充足的垂直机动空间,完全可以作为战略核潜艇的“堡垒海域”。
“堡垒海域”是冷战期间苏联海军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片依靠水面舰艇和岸基航空兵来提供掩护,让战略核潜艇可以进行安全机动的近岸海区。“堡垒海域”是苏联二次核反击战略的最后底牌,是无论如何都要保住的。苏联的“堡垒海域”有两个,分别是鄂霍次克海和巴伦支海。当然,拥有强大海空力量的北约舰队也对此心知肚明,美国针对苏联“堡垒海域”水深较浅的特点,专门开发了威力高达20万吨当量的氢弹鱼雷。一旦美军攻击核潜艇突入堡垒海域用核鱼雷“烧开水”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怎样才能将美国的攻击性核潜艇阻挡在“堡垒海域”之外呢?这就要说到反潜作战这个复杂的问题了。反潜作战的进行都是从对潜艇的有效探测开始的,探测都探测不到,还怎么攻击对手呢?由于海水对电磁波的吸收极为强烈,因此对潜艇的探测手段主要都是依靠声学信号。方式有主动和被动两种,都是靠探测潜艇发出的声学信号进行的。
海水对声学信号的影响非常复杂,主要包括吸收和变速两个方面。随着声音信号频率的上升,他在海水中的传输损耗也会急剧增加。举个例子来说,海水对10万赫兹声音信号的吸收能力是1万赫兹信号的30倍,是1千赫兹信号的3000倍。而声音在海水中的的传播速度也更加复杂。他会随着海水的温度、压强和盐度变化而发生变化。在海水中,水压每提高1个大气压,水中的音速就增加0.17m/s,水温每提高1℃,音速就增加3m/s,盐度每增加千分之一,音速就增加1.3m/s。
不仅如此,声音信号在水中的传播路径还会发生弯曲,会在低声速的水层产生一个声音信号的汇聚通道。潜艇的噪音很容易通过这种通道传播到很远。利用这个现象,美军在大西洋的海底山脉上部署了庞大的水声监听阵列。靠着这些监听阵列,美军就能掌握远苏联核潜艇的活动情况,哪怕他们躲在千里之外的北冰洋。
南海的情况和北极不同,南海的水温明显更高,南海的水声通道会深达千米以下。由于南海海盆边缘的海水盐度变化剧烈,这里的水声通道变化也非常剧烈而复杂。这种地理特征给探测海盆内活动的战略核潜艇带来很大的困难。如果想要掌握南海水声通道的详细变化,那就需要对南海的盐度、温度、洋流等的水文资料进行常年累月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才行。
美国海军学院在报告中声称,中国在南海布设了一系列水下监听系统,这些坐沉海底的水听器可以监听自身上方垂直方向上的噪音变化,足以捕获以静音航速前进的潜艇信号,为“堡垒海域”提供足够的预警。
然而要进行反潜作战,海底水听器提供的信号精度不够高,不能直接引导反潜武器进行攻击。因为现代潜艇的最大下潜深度也难以突破1000米,而处于海底的水听器在探测精度并不如从反潜机和水面舰艇上投下的声呐。所以只能起一个预警的作用。想要对潜艇进行大范围搜索和攻击的话,还需要依靠传统的搜潜和反潜武器。
反潜武器主要有固定翼反潜机、携带声呐的反潜舰艇、舰艇上搭载的直升机以及潜艇。
有人说,最好的反潜武器,就是潜艇。然而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攻击型潜艇想要击败对方潜艇的话,必然要有比对方更高的速度完成攻击站位,否则对方脚底抹油追不上就很尴尬了。然而潜艇在水下航行的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想要速度超过对手,就需要高得多的发动机功率。而更高的速度也意味着自身噪声更大,声纳工作环境恶劣,更难探测到对手。所以靠潜艇进行反潜作战是一件非常尴尬而困难的事情。
随着潜艇静音技术的进步,单纯的被动探测已经很难反制现代化的先进潜艇,需要复合声呐来进行对可以目标进行主动探测。在我国的反潜战力中,舰载拖曳声纳已经看齐世界先进水平,并且随着054A和052D的“下饺子”式生产而大规模列装,可以说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赶超美军。由多艘战舰组成声纳阵列进行主动监听的效果,可以完全无视潜艇的降噪措施,将其发现并实施攻击。
在水面舰艇进行反潜作业的时候,航速不能太高,否则自身的噪音将影响探测效果。如果目标的距离较远,就需要出动舰载直升机来发动反潜攻击。然而,作为解放军主力的舰载直升机在性能指标上还不尽人意,难以携带大量技术装备进行长时间的反潜作业,而且装备数量也并不多,好在我们的中型通用直升机直-20已经完成,加长机库甲板052D改进型也开始服役,以加强未来水面舰艇的反潜力量。
除了海军舰艇之外,固定翼反潜机的反应速度快,控制区域广阔,是最有效的反潜武器。然而,中国在这方面距离世界先进水平有着非常大的差距。直到最近几年,我们才拥有了高新6号这款固定翼的反潜机,补足了反潜领域最短,也是最关键的一块短板。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