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第乌,只不过是漫长印度海岸线上的某个静怡小岛。但在中世纪与近代历史上,当地却是环印度洋贸易的重镇。因此,在短短几十年内,该岛就先后爆发三次大规模战役。
除了1509年的海战外,其余两次都是西北印度大国古吉拉特对葡萄牙殖民势力的反击。其中又以发生在1546年的第三次战役,进行的最为激烈。
旧冲突的总爆发
16世纪的 葡萄牙王国旗帜
自从1538年的第二次第乌战役后,古吉拉特苏丹国就一直准备再次对第乌的葡萄牙人下手。虽然在短时间,他们失去了强大的奥斯曼人支持,却可以通过海上交通来不断强化自身战力。葡萄牙势力对东方的持续性侵入,虽然损害了各地方强权的既得利益,但也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地方的对外开放程度。
1545年时,作为古吉拉特苏丹的默罕默德-沙阿三世,依然没有成年。他从小就不满于基督徒势力横行沿海,并一直致力于将第乌岛上的葡萄牙人驱逐出去。为此,古吉拉特军队在那些年里不断尝试大规模武器革新。在国内穆斯林商团的支持下,他们很容易从西方购买到先进的火枪和大炮。但这些贸易往往会受到葡萄牙老对手的无意阻拦。后者以第乌岛作为基地,联通南方的果阿和西方的霍尔木兹岛,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海权体系。结果,古吉拉特人的技术和人员输入,都需要通过红海-亚丁湾-阿拉伯海的漫长通道,才能缓慢进行。这就更加强化了他们对于攻打第乌岛的意愿。
第乌岛是印度通向波斯湾和阿拉伯地区的中转站
葡萄牙人对即将到来的冲突,虽然早有心里准备,但还是缺乏足够的物质积累。他们在第乌岛上的守备队规模,已经从1538年的600多人,下降到1545年时的区区200人。加上兵力的逐步分散,连维持一支基本的巡逻船队都很困难。在那10年里,他们更关注南方的首府果阿和西方的波斯湾基地,反倒是对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乌不够重视。加上定期需要派兵进攻亚丁湾沿岸,就更不可能在看似安逸的西北印度保持大规模部队。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促使葡萄牙人开始在古吉拉特沿海推行自己的“商船执照”。也就是说,当地商船需要购买葡萄牙人颁发的通行证,才能安全往返于阿拉伯和印度之间。否则就会遭到小型桨帆船战舰的拦截与扣留。这项制度此前已经在印度西南海岸推行,并成为印度总督区供养海陆军兵力的主要财源。如今,第乌当局也希望如法炮制,为自己增添一支必要的巡逻船队。但不愿意就此屈服的古吉拉特商人,立刻敦促苏丹向岛上发起进攻。
今日的第乌岛要塞遗址
悬殊的力量对比
16世纪的 古吉拉特苏丹国旗帜
1546年4月,庞大的古吉拉特军队开始在第乌岛上登陆。在数量在5000人左右的主力军中,包括不少本土的刹帝利武士和招募自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冒险家。前者提供最坚定的战斗意志,后者则让本地军队有了对抗欧式城堡的技术经验。同时,还有20000名印度劳工被路线送到第乌,进行工程所需要的所有土木作业。
担任古吉拉特大军指挥官的卡扎尔-萨法尔,是一名来自奥斯曼帝国的阿尔巴尼亚背教者。此人的青年时代都在西欧度过,后来由于在海上被俘,选择转投穆斯林君主麾下。1531年时,他作为奥斯曼海军的一员来到印度。当舰队主力撤回埃及,他又和部分人留下来,成为古吉拉特苏丹的高级军事顾问。由于曾在意大利和弗兰德斯的哈布斯堡军队服役,他对于欧洲工程学技术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对于攻克第乌城也显得自信满满。
原籍意大利的奥斯曼军事顾问 萨法尔
萨法尔选择的进攻日期非常精妙。因为从5月开始,季风将让地区内的海上航行中断约三个月时间。也就是说,岛上守军可以在被切断外部联系前向果阿方面求援,但果阿的援军至少要到8月后才能动身北上。因此,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施展各种进攻技巧,将葡萄牙设置在坎贝湾与印度河口的战略据点拔除。
战役爆发之初,一切也都如萨法尔所预料的那样进展着。第乌城内的守军向南方派出了1艘小船求救,然后就只能以微弱的兵力和数量同样不足的火炮来硬抗对手。由于守备舰队根本没有组建完毕,所以古吉拉特军队已自动活动了海上控制权。大量招募自阿拉伯与印度沿海的穆斯林海船,不断在区域内巡弋。既可以将更多部队送到第乌,也能够维持补给线的畅通,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袭击靠海的那段城墙。守军虽然有经过改良的棱堡工事,也有更好的炮术水准,却不可能同时应付那么多围攻者的推进。尤其是在火药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尽可能少开炮来节约弹药。
古吉拉特人为进攻而准备了大量物资和劳动力
之后的一个月内,古吉拉特人完成了封锁城市所需的栅榄。在300门大小枪炮的不断轰击下,成功压制了城里的葡萄牙炮兵。接着,部分奴工开始以土和其他材料填埋第乌外围的护城河,但在密集的反击火力中损失惨重。萨法尔马上改变策略,让印度奴工将夯土堆积起来,形成众多环绕城墙的土木炮台。这种居高临下的火炮射击,恰恰是欧式棱堡最为害怕的招数之一。守军的零星远程火力,根本不能阻止炮台的逐步落成。一些没有得到加固的旧式城墙,很快在持续的轰击下出现严重破损。
葡萄牙士兵只能不分昼夜的进行战斗。在白天,他们需要和对方土台上的炮兵决斗。在夜里,他们又需要兼职劳工,用碎石和泥土重新修筑内侧的第二道临时城墙。当古吉拉特人的炮台体系完成,他们就必须在白天也尽量隐蔽起来。后者则可以肆意向城内的街道开火,甚至为了发泄长期服役的苦闷,射击那些被他们所观测到的鸡和家猫。
季风期结束前 古吉拉特人有充分的攻城时间
近距离搏杀
大型的阿拉伯帆船 比起欧式海船也不遑多让
在漫长的对峙期间,古吉拉特人也不忘尝试从海上直接进攻第乌的城墙。萨法尔下令将1艘舰队中的最大海船进行改装,以便拥有压制城头守军的强大火力。除了加装在船楼上的火炮,还包括大量用于投掷的火药罐。但在这艘攻城船完成准备前,就已经被第乌城里的葡萄牙人发现。
葡萄牙守备队的司令官约翰,立刻派出2艘小型桨帆船战舰去摧毁这艘大型阿拉伯帆船。为了不被印度人发现,他们将船上的桅杆拆卸,依靠桨手划行前进。但这场夜袭还是被萨法尔部署的卫兵发现,2艘船瞬间遭到了岸上敌军的枪炮射击。幸好因为那一晚没有月光,葡萄牙人得以在黑暗的庇护下接近敌船。随即,他们又和这艘大船上的阿拉伯水兵发生了激烈交火。一方不断试图点燃船体,另一方则努力阻止火势蔓延。经过2个小时的厮杀,葡萄牙人终于开始撤退,并在对手的火力反击中艰难返回城内。古吉拉特人的大船也因为大火而基本报废,剩余的材料被工兵用于构筑陆上工事,继续加紧对第乌的绞杀。
小型桨帆船是葡萄牙在海外领地的主力船型
这年5月18日,葡萄牙人盼来了首批援军。有8艘小型桨帆船战舰,分别从果阿和更远的缅甸海岸赶来。随船抵达的还有一批武器弹药和更为关键的200多名士兵,其中不乏一些具有贵族背景的骑士。但第乌城的形式依旧不容乐观,因为萨法尔构筑的庞大工事依然牢不可破。400多名葡萄牙守军,很快在残酷的消耗战折损过半,余下的人也大都需要负伤坚持。唯一值得高兴的事情,发生在6月24日。萨法尔因为过于大意而到阵前巡视,结果被1名城里的狙击手用火绳枪爆头。
在萨法尔被击毙后,他的兄弟鲁米坎接过了指挥权,并又从古吉拉特苏丹那里要来了4000多援军。大量的印度奴工,已经在督战队和监工的皮鞭帮助下,逐步填平了一段第乌的护城河。同时,一个被强行堆积出来的斜坡,也让进攻者得以直接登上城头。鲁米坎就让4000生力军从这个斜坡处进攻,准备拿下距离最近的圣约翰堡。葡萄牙人也集中大部分剩余兵力,在这里同蜂拥而上的印度人杀成一片。在火绳枪来不及填装后,组成密集的小型方阵将对方打下高坡。但类似的进攻依然连续不断,并没有因为守军的顽强而有停止的迹象。此外,还有200人的突袭分队,悄悄靠近并爬上了海岸边的那段城墙。最后也被数量更少的葡萄牙人打了回去。
围攻战很快演变为双方士兵的近距离搏杀
虽然在单次袭击中就损失了1500名士兵,古吉拉特人还是不准备给第乌城以任何喘息之际。7月27日,他们分头向作为城市三大防御支点的圣约翰堡、圣多美堡和圣地亚哥堡猛攻。在时长2小时的血腥厮杀中,城里的葡萄牙人几乎倾巢出动,连伤员和妇女都拿着武器上阵。虽然勉强将古吉拉特军队的攻势顶住,却也因此失去了多处城墙的控制权。为了不被敌人分割包围在三个堡垒中,他们又连夜筑起了新的土墙,勉强维持着就要崩溃的防线。鲁米坎也对此留有后招,他的工兵已经将地道挖到了圣约翰堡的下方。8月10日,随着大量火药的爆破,这座最为坚挺的要塞和60名守军被全部摧毁。
此时,第乌城内只剩下80名还能作战的士兵。在强大的求生欲和不服输的心气驱使下,他们又一次用肉搏击退了突入城中的印度人。包括鲁米坎在内的古吉拉特指挥层,都对战局的发展担忧起来。因为阻止援军的季风期将要结束,来自果阿等地的大规模兵力可能已经完成集结。他们的士兵还在用火炮和地雷开道,却日益陷入有大量残垣断壁的巷战之中。
除了少数堡垒和城区 第乌几乎已经完全被围攻者占领
绝地反击
小型桨帆船在围攻战期间 为第乌运送了几波援军
1546年的8月24日,又有2艘小型桨帆船抵达第乌。尽管带来的援军和物资数量有限,却又给即将全军覆没的城市燃起了斗志。
实际上,部分来自果阿的援军已在月初启程北上。但因为季风期还没有结束,他们的前进速度非常缓慢。一些人甚至在沿途病倒,只能被就近安排到沿岸的城市修养。直到月底的29日,阻挡葡萄牙舰队的风力才终于停止,余下的28艘战舰开始出现在第乌岛南面的海上。他们也为奄奄一息的第乌守军,又带来了400多生力军支持。
亲自抵达前线的葡萄牙印度总督 卡斯特罗
发现情况不妙的古吉拉特人,立刻暂缓了进攻态势,并着手加固营地和已经控制的城区。由于葡萄牙人又获得了新的武器和弹药,他们将再次遭遇到水平高于自己的炮兵对决。很快,这个决策就被证明是明智之举。葡萄牙援军一踏上第乌岛,就尝试对穆斯林军营发起反击。但在大量严阵以待的火枪手面前,他们的突击被迅速撕碎。于是,双方接着进入紧张的对峙局面。炮击、冷枪和随时可能爆发的巷战,又在城里上演了一个多月。但来自南方的援军却是源源不断,很快让第乌城的守军数量又增加到1500多人。
9月28日,更大规模的援军开始从果阿北上。贵为印度总督的卡斯特罗亲自领兵,带着2艘盖伦帆船、38各类小型舰船和千名葡萄牙-印度士兵,准备同古吉拉特人决一死战。在他的主力军抵达之前,已经有几十艘葡萄牙小型战舰在第乌岛附近巡弋。他们的出现瞬间逆转了战役的整体局势,让登陆岛上的古吉拉特大军面临后勤中断问题。那些为进攻者提供服务的穆斯林船只,开始遭到成群的基督徒战舰攻击。随着数艘大型阿拉伯帆船被击沉或焚毁,超过千名土耳其和阿拉伯雇佣兵葬身海中。他们恰恰都是古吉拉特军队里的最精华部分。余下的奥斯曼人也只能选择撤退,将整个海区让给了葡萄牙人。
葡萄牙人兵分两路 发起了对岛上敌军的全面反攻
10月底,又有最后一批援军从果阿来到第乌。除了各类小型船只外,还有火力强大盖伦帆船压阵。舰队在古吉拉特人的注视下,浩浩荡荡的靠近岛屿,举行了隆重的抛锚仪式。此时,第乌城内的葡萄牙和印度士兵已经超过2000多人,另有1000多人在附近的船上待命,最后的反攻也即将拉开序幕。原本居于猎手地位的古吉拉特军队,现在已经成为遭到包围的猎物。除了数量庞大的印度炮灰,他们的实际战兵数量已不再具有绝对优势。
11月11日,岛上的葡萄牙守军和海上的舰队同时发难,兵分三路向围攻者发起复仇之战。一支桨帆船舰队开始绕过南部海岸,朝着古吉拉特人的营地侧翼推进。同时,第二支船队开始直接登陆第乌,将余下的1000多士兵送入城市。鲁米坎的士兵只注意到首批舰队,并因此让古吉拉特人觉得那才是主攻方向。但当葡萄牙小船在海滩前折返时,他们发现船上并没有搭载士兵。相反,3500人的反击部队正从城中杀出,猛攻由印度士兵控制的城墙和工事。
葡萄牙人猛攻敌军据守的防御工事
在鲁米坎和他的雇佣兵部队反应过来前,第乌守军已兵分两路突破了古吉拉特大营。虽然穆斯林军队有依托工事顽强阻击,却终究被对手的火绳枪齐射给压了下去。一旦由骑士领头的肉搏分队成功靠近,战斗就立刻呈现出一边倒态势。身披板甲的葡萄牙人,用剑盾和长矛开道,迅速引发了古吉拉特大军的灾难性崩溃。
鲁米坎还尝试带着少量精锐折返,却迅速遭到友军的溃逃浪潮吞没。许多随军登陆第乌的家属,也在城内和营地里被葡萄牙士兵屠杀殆尽。后者出于疯狂的报复目的,对几乎所有不属于本方阵营的人都打开杀戒,在数小时内就肃清了整个第乌岛。
战后 葡萄牙人出兵横扫了整个坎贝湾沿海
随着葡萄牙人的反败为胜,超过3000名古吉拉特士兵被杀,但还是有不少人在混乱中逃回了近在咫尺的印度大陆。至于苏丹的军旗和所有火炮,都落入敌方手中。葡萄牙一边有超过200人阵亡, 400多人因受伤和缺乏药品而奄奄一息。作为进一步的报复措施,他们随后又分兵300人进攻古吉拉特沿海,横扫了整个坎贝湾地区。在摧毁了20多艘阿拉伯船并屠戮了数个定居点后,又缴获了5万枚金币。这笔钱也成为了他们重建第乌城的主要资金来源。
漫长的战役结束后,古吉拉特被迫向果阿总督求和。这是他们最后一次与葡萄牙人势力发生大规模冲突,次大陆的局势很快将不允许他们将精力分散到沿海。十多年后,整个西北印度沿海,都将被来自北方的莫卧儿人所征服。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