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在笔者无比熟悉的城市沈阳,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航空工业)在航空工业沈阳片区举办“国企开放日——媒体走进大国顶梁柱之沈阳”系列活动,高调纪念了歼-8首飞50周年以及歼-15首飞10周年。
歼-15这款飞机,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国歼-15的研发路径是什么?属于世界先进的舰载机吗?》中以及详细介绍过。而歼-8这型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种完全由国人自行研发、成功量产并形成战斗力的大型喷气式战斗机,这么多年风风雨雨,得到的评价也始终褒贬不一。
因此,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架“歼-8”的故事。
研发背景:国土防空的迫切需要
同我们之前跟大家讲过的强-5型强击机和歼-12型轻型战斗机的故事相比,歼-8的研发基础没有像强-5一样思维超前,也没有像歼-12一样过于朋克,而是在上世纪60年代左右新中国“航空大跃进”时期为数不多的研发背景比较实际、制定指标比较务实、研发过程比较平稳的机型:歼-8的研发背景非常直接,上世纪60年代中国空军面临的两个主要预设作战对象我们都知道。
一个是从北方飞来的苏联空军航空兵,主要机型有远程航空兵的图-22型战役轰炸机、前线航空兵的苏-7型战斗轰炸机、米格-21和米格-23M型前线战斗机。
另一个则是从东南方向不断入境袭扰的蒋记国民党空军U-2侦察机和来自美国空军的更加严重的威胁:以B-58“盗贼”轰炸机、F-105“雷公”战斗轰炸机与F-4B/C“鬼怪”战斗机组成的航空兵打击体系,以及后来的更大威胁:SR-71“黑鸟”战略侦察机。
在面对这些目标时,中国空军战术航空兵部队所承担的防空拦截任务非常繁重,对战机的超音速拦射能力与大航程能力要求又非常高——航程短的战斗机根本飞不了多长时间超音速就必须回到亚音速,回到亚音速就等于宣告拦截基本告吹,意味着由多个一线机场组成的拦截线出现漏洞。
而很不幸的是,当时中国空军手中仅有的两型超音速战斗机:由米格-19研仿而来的歼-6型战斗机和米格-21研仿而来的歼-7I型战斗机都属于轻型战斗机,在苏军中也就能起个前线战斗机的作用,拿来组成防空拦截线时以中国当时的一线机场密度与出击强度,必然到处漏风。因此,“研发一种有较大航程和较大拦截能力的超音速战斗机”就成了现实要求。
歼-8设计方案成功立项的原因
“航空大跃进”中神奇的方案
现实要求有了,但是实现路径并不是只有“八爷”一条,毕竟上世纪60年代全国都在搞“航空大跃进”嘛,这种具备大航程和超音速拦射能力的研发机型也不止歼-8一个,技术指标比歼-8酷炫的研发型号更是多了去了。
东风107
比如1958年沈阳厂设计室开始搞的“东风107”歼击机,制定的技术指标是“双1.8”,后来又调整成“双2.0”,意思是冲刺速度2倍音速,最大飞行高度2万米。再比如军事工程院牵头搞的“东风113”项目,技术指标直接定到“双2.5”。
东风113
还有跟歼-8型同时开始选型的歼-9项目,在北所拿出的多个前期方案构型中,有一些概念设计已经贪大求全到了“双2.0指标,作战半径1000千米,使用单脉冲火控雷达,理论上具备迎头/超视距拦射能力(尽管当时我们手头也没有能用的超视距弹)”的地步。这一系列的关键性指标,已经超过了当时苏联国土防空军的米格-25。
这些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机型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国内的飞机研发基础上是绝对没有可能搞出来的,相比之下北所与歼-9项目同步提出的另一个研发计划就显得实际很多了。
歼-8靠谱的设计方案
基于当时我国手头已经基本掌握了的米格-21Ф-13设计与生产资料,搞一个简单放大版,拉长机身,放大翼面,单发改双发,增加机身油箱,扩大作战半径。
整体的技术难度与工艺要求都没有超出1960年代我国国内的航空产学研实际,除了比较要命和关键的航程与作战半径,该机的设计指标也仅仅是要求能够抗衡苏制米格-21的后期改进型,伴随着技术升级再慢慢往上加设备做到能够抗衡米格-23M。因此,相比各种画大饼的“东风”系列与歼-9,歼-8型战斗机能够脱颖而出是比较符合当时我国空军与航空科研领域实际情况的。
不管怎么说,歼-8型战斗机经过2年的概念研究,1年多的方案设计,3年的设计发图和试制调整,最终在1969年7月5日首飞成功。
歼-8的缺陷和升级方案
但饶是如此,歼-8型战斗机的研发过程尽管总体平稳,大部分性能也确实达到了其预定的设计目标,如歼-8白的包线右上角(超音速区间)航向稳定性、可用过载数据,海平面爬升率、稳盘速率总体评价都超过了米格-21Ф-13,其最大航程与作战半径也毫不意外地远远超过了米格-21Ф-13。
不过有部分预期指标直到歼-8白设计定型的时候都没有完成,不过这也不奇怪,一方面,这就是上世纪60到70年代我国军事工业的现状。而另一方面,作为对米格-21进行放大设计的机型,歼-8型战斗机在总体设计,飞行品质等方面多多少少有些古怪,最典型的就是贯穿了歼-8型战斗机试飞全过程的方向安定性与抖震问题。
其中抖震问题简直成了歼-8研发最大的拦路虎之一:在包线中央(跨音速条件)飞行时多次抖震,那个流传甚广的“马晓天气得跟顾诵芬总师拍桌子”的桥段就是首批次歼-8装备部队后在某构型条件下继续抖震而拍出来的。
而设计之初给歼-8白做配套的204型单脉冲火控雷达与霹雳-3型空对空导弹、后续配套的霹雳-4型半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测绘仿制从越南战场上搞到的美国空军丢下来的AIM-7B“麻雀”)就更不用说了。204雷达的研发进度极度滞后,直到1985年才跟随者歼-8白的改进型歼-8I设计定型,而霹雳-3和霹雳-4作为脱离实际的项目伴随着军工大调整被一起调整没了。
因此,1979年“歼-8白”定型的时候虽然达到了预期的航程、冲刺速度与作战半径指标,但在火控系统方面还停留在歼-7I的水平,靠测距器与2门30-1型30毫米航空机关炮撑场面,只具备在良好的昼间气象条件下执行拦射任务的能力(这也是歼-8白的由来,歼-8白天型),被西方媒体戏称为“最后一种火炮战斗机”。
因此,批量服役后的歼-8白不得不像当时绝大多数“服役即落后”的国产装备一样,立即着手改进,改进方向围绕着204雷达来做,给歼-8白配备上了单脉冲火控雷达,配套的射轰瞄-8瞄准具,模拟式的小型火控计算机,导弹伺服系统等等。
改进工作持续到1985年才宣告结束,1985年7月27日歼-8白的改进型歼-8I型战斗机正式设计定型并开始批量装备部队,才意味着歼-8型战斗机在1964年研发之初就确定下来的各项设计指标与技战术性能至此才全部宣告完成。
“服役即落后”的原因
但是,1985年的中国空军面临的主要战术威胁变成了什么——北部边防不用说了,是装备更新换代已经换了好几次,主力从米格-23M变成了多用途的米格-23MЛД甚至更新锐的米格-29A、参与夺取制空权的国土防空军更是拿出了米格-31Б与苏-27П这种镇国神器。
东部地区也不用说了,是F-4E与F-15C和F-16A组成的美国战术空军机群。
面对着如此强大的敌人,歼-8白和歼-8I给出的回应显然只有三个字:打不过。
因此,歼-8型战斗机最后的命运,就如同我们之前一而再再而三提过的上世纪中期大量国产主战装备的命运一样:研发之初技术指标符合现实需要,但是由于研发进度长期拖延,各项分系统迟迟不能到位,等到真正变成完全体的时候已经不堪大用了。
歼-8尽管研发背景比较实际、制定指标比较务实,但是也未能逃脱“猜中了开头猜不中结局”的宿命。
让刚刚装备部队的歼-8白变成了落后机型,让花了20多年时间才最终走完研发全程的歼-8白/I仅仅生产了60余架就不得不停止生产。
也让歼-8不得不刚一研发成功就走上了深度大改乃至改出了歼-8II的道路——这就是歼-8型战斗机的另一段研发故事了。
【答谢读者 抽奖活动】
为了感谢兄弟们的一路支持
笔者特意搞到了一批军武身份牌送给大家
但由于数量有限
所以选择了抽奖的方式进行
兄弟们可以扫描二维码进入抽奖界面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