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他乡:中亚高丽人的漂泊之路
军事
军事 > 自媒体 > 正文

异国他乡:中亚高丽人的漂泊之路

现今居住在中亚的高丽人,其实是近代移居俄国远东地区的朝鲜族人。这个群体可以追溯至1860年以后生活在远东滨海边疆区的来自咸镜北道的朝鲜族。

历史上,满清政权曾将长白山、图们江、鸭绿江沿岸一千余里内的区域视为龙兴之地。清康熙十六年,清政府对该区域实行了封禁政策,该政策使得图们江流域人烟荒芜,边防空虚,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严重滞后。同时,清政府要求对岸的附属国朝鲜也要配合执行封禁政策,于是当时的李朝政府定期地派朝鲜军队巡逻图们江、鸭绿江这一带,严令禁止民众开垦此处土地,这也加剧了朝鲜国内的有限的土地资源与不断增长的人口之间的矛盾。

九世纪中期的朝鲜国内,李朝暴政,天怒人怨,沉重的苛捐杂税及一系列严重自然灾害迫使边境地区的饥民不得不想办法越过图们江到禁区内偷垦。远东地区的丰富的耕地面积对这些失去土地的朝鲜农民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偷渡过来的朝鲜垦民从最早朝耕暮归的形式逐步演化为春来秋去的半定居状态,最后甚至举家迁往中国境内。

图为朝鲜与咸镜北道地理位置 咸镜北道北部与吉林省延边地区仅隔一条图们江

1689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划分了中俄两国东部边界,条约确定了滨海边疆区等外东北地区属于中国主权范围,此时沙俄与朝鲜之间暂无领土接壤。19世纪中后期,沙俄通过与清朝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超过一百万平方千米的远东地区领土。其中1860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的《北京条约》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自此,中国失去了对滨海边疆区的主权,该条约的签订也让沙俄正式成为了朝鲜的邻国。

为了加强对新占领的远东地区的统治,沙俄政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前去拓荒。然而,俄国本国人不愿意迁入到远离西方、交通不便及缺乏基础设施的边疆荒野,所以不同于清政府的严令禁止,沙俄政府对于朝鲜族的迁移持支持态度,不仅接收难民,还大量主动招募朝鲜移民,俄国当局甚至还派遣军警在朝鲜的庆兴等处招募移民,并向他们发放旅费和移住费。从1863年开始,在得到沙俄滨海省总督的批准后,不堪忍受李朝封建势力残酷压迫和剥削的朝鲜北部六镇饥民不顾朝鲜王朝的封锁令,陆续向俄国南乌苏里地区移民,形成朝鲜人部落。

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之前 沙俄与朝鲜之间暂无领土接壤

1869年,朝鲜北部农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旱灾而导致颗粒无收。为谋求生路,大批饥民逃难到滨海边疆区,据统计,该年逃荒人数达到了6500余人。这些难民到达俄国后,被沙俄政府安置在诺宝基叶夫斯克、海参崴和乌比河等地,让他们从事公路修筑及军事设施和军港的建设。这样,为了谋求生活而跨越朝俄边界的贫困朝鲜农民在远东地区所建立的家园渐渐有了规模。直至1882年,定居在滨海边疆区的朝鲜人总数已经达到10137人,占该区总人口的10.9%,超过了当地的俄国人口。

可惜好景不长, 1884-1897年间,沙俄政府通过铺设铁路、免税和提供粮食房屋等福利,积极招募本国人迁移至远东地区,对远东地区居住的朝鲜移民开始采取限制和驱逐的政策。

其原因有三:第一,为巩固太平洋沿岸的势力范围,对抗中国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力量,沙俄政府设立了沿黑龙总督,并试图招募大量本国人前往远东地区用以加强边界的军政统治。朝鲜移民人数在远东地区超过本国人,妨碍了本国人移住远东地区,危害了俄国的利益。第二,“为俄国人的俄国”大俄罗斯主义口号盛行。沙俄政府认为朝鲜移民不断增加,使滨海边疆区变成了“黄色人种的滨海边疆区“,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对边境防务是不利的。第三,朝鲜政府对俄国大量招募朝鲜移民政策一直存在不满情绪。因此1890年沙俄政府与朝鲜商议,对于1884年以前移居到俄国的朝鲜族方可加入俄国国籍,分有土地,并信仰东正教。1884年以后移居至俄国的朝鲜人只有两年居留权,对分得的土地缴纳租金,期满后回收土地,只能归国或充当临时雇工。不管怎样,早期定居在远东地区的朝鲜族终于取得了成为俄罗斯帝国公民的权利,这些移居俄罗斯的朝鲜族称自己为高丽人。

图为迁居沙俄的朝鲜移民

朝鲜人真正大量移居远东地区是在20世纪初日俄战争爆发以后。日俄战争时期,朝鲜国内是以高宗为首的亲俄派当政掌权,亲俄势力大力支持俄国,反对日本。在这种形势下,俄国出于对国际关系的考虑,对朝鲜移住民的政策有所松动,推行“好意政策”,重新允许朝鲜人迁移到北方地区,因此许多朝鲜移民再往北迁移到了哈巴洛斯克附近的基雅河沿岸,并形成了许多朝鲜人村落。

俄国战败后,日本获得了俄国在远东的全部利益,朝鲜也彻底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帝国在朝鲜国内实行土地掠夺政策,即通过农业“改革”,让大部分农田被来自日本政府资助的公司的控制,失去土地或农场所有权的农民必须决定是在新土地所有者—日本人手下工作还是寻找替代生计。许多农民不堪忍受日本侵略者的暴行,选择离开而不是为日本人工作,因此,有着肥沃土地,地广人稀远东地区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到1915年左右,沙俄远东地区已有7.2万朝鲜人定居,这些朝鲜移民成功的融入了俄国当地社区,许多人还皈依了东正教,并将他们原先的朝鲜名字改名为俄国名字,高丽人逐渐成为俄国边境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

日俄战争结束后 日本夺得辽东半岛和库页岛南部以及对朝鲜的实际控制权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远东地区也卷入了俄国的内战之中。革命初期,由于大多数朝鲜活动家都参与了反日斗争,所以只有少部分人加入了布尔什维克。但在1918-1922年期间,日本加大了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干预。以列宁为首的俄共中央为避免与日本直接交涉,随即在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建立了远东共和国,利用各种形式打击日本侵略军。这也促使当地朝鲜移民加入布尔什维克,以反对日本人的协约干预。此外,布尔什维克承诺消除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平均分配土地,结束帝国主义,得到了朝鲜移民的拥护。于是更多的朝鲜人开始加入了红军游击队,与布尔什维克一起对抗白军。

1922年,内战基本结束,苏俄国内形势逐渐稳定,在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远东朝鲜人们也开始建立自己的苏维埃政权,并逐渐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他们在“民族平等”等政策的照顾下,还保留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并且出现了一批朝鲜语学校、剧院、报纸、杂志。在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朝鲜人迁徙到远东地区生活,根据1923年人口普查资料,苏联境内朝鲜人数量已经超过了10万人。相比在故乡被日本人压榨的同胞,生活在远东的朝鲜人是幸福的,虽然漂泊在异乡,却至少能过着温饱和有尊严的生活。

国漂泊者的幸福总是那么短暂。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占据了我国的东北地区,并在中苏边境驻扎大量关东军、国境守备队、警备队,这是因为日本在对中国的战事得利后,北部的苏联成为了日本的头号威胁者。利用苏联难以分清日本人和朝鲜人长相差异的实际,日本人大量收买远东地区的朝鲜人用以充当日本间谍,获取苏联的情报。日本这样做,就是想让苏联反感这些生活在远东地区的朝鲜人。一时间,枪击、投毒、破坏铁路、炸毁建筑事件频繁发生,远东地区人心惶惶,这些情况引起了当时苏联政府的警惕,苏联当局立即逮捕了大量间谍,并将其处决。这其中确实也有少数被日本人收买、见利忘义的朝鲜人,但斯大林简单粗暴地把责任全部推到了远东的朝鲜人身上,认为他们是“日本侦探员人才的源泉”,宣称许多“人民的敌人”妄图把远东分裂出去。这也造成了苏联部分高级领导人对远东朝鲜人的不信任,为日后朝鲜人被驱赶到更遥远的中亚地区埋下了伏笔。

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接任人民委员会主席。为排斥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和布哈林等“政敌”,斯大林于1934年领导发起了“苏联肃反运动”。这本是一场苏联政界的内部斗争,但却阴差阳错地牵扯到了远东朝鲜人。一时间,共计2500多名朝鲜人被捕。但这只是远东朝鲜人噩梦的开始,几年后,这十几万远东朝鲜人将彻底告别他们在异乡得来不易的新建家园。

成为苏联大佬的斯大林同志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发生后,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的脚步。远东地区局势更加紧张,为确保东部边境安全,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于1937年8月21日共同签署了《关于迁移远东边疆区沿边界地带朝鲜族居民的决议》。该决议规定:

(一)建议将远东边疆区沿边界地带的全部朝鲜族居民迁到南哈萨克斯坦州、咸海和巴尔喀什湖地区以及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二)允许迁离的朝鲜人在搬迁时随身携带财物、家具什物和禽畜;对移民留下的动产、不动产及庄稼按价给予赔偿。

(三)对于自愿迁往国外的朝鲜人不设置障碍,并且简化其出境手续。

(四)一切工作应立即着手实施,并于1938年1月1日前完成。

朝鲜人民迁徙流亡,同跟日本殖民者的阴谋陷害脱不了干系。但这只是其中一个诱因,从苏联当时的情况看,民族确认及各加盟国、自治区的划分也已经展开。因此,苏联不可能让大量的朝鲜人留在远东地区,远东地区对苏联来说尤如美国对待南美洲,是苏联的后花园。中亚历史学家杰尔曼·金曾提出了高丽人被驱逐到中亚的原因:首先,截止到1937年,朝鲜人口在很大程度上融入了远东边疆区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这种人口数量和影响力的积累,可被视为对俄国本民族人口的一种威胁;其次,犹太自治州的建立导致苏联朝鲜族在当地要求加强区域以及民族自主权,这对于苏联来说是另一个潜在的威胁。最后,朝鲜族人善于耕作,而当时的中亚地区地广人稀,有大片尚未开垦的土地,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去开发。

纪录片《中亚高丽人-不可靠的人》海报 当时有大量的朝鲜人被迁徙到哈萨克斯坦地区

苏联花费近1.94亿卢布的巨资,将远东朝鲜人分为两批,通过火车与长途汽车运往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当列车接近哈萨克加盟共和国阿尔马林州的乌什托别时,列车开始“播撒”朝鲜族人,每隔一段距离,就放逐一两千人。这些安置了朝鲜族人的居民点被朝鲜族人戏称为“朝鲜族的女儿”,因为在俄语中“点”和“女儿”是谐音。由于迁徙人口庞大,苏联对于朝鲜移民的处境倒是相当重视:苏联中央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制订在经济上和文化上安置朝鲜人的措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的相关部门对于移民也做了相应的教育、就业、住房等安排。

就这样,17万朝鲜人被强制在4个月内迁至哈萨克加盟共和国和乌孜别克加盟共和国。被驱逐的朝鲜人大多是种植水稻的农民和渔民,难以适应新家园的干旱气候,有几千名死于饥饿、疾病与阳光的曝晒之下。在这期间,当地的哈萨克人曾给朝鲜人提供了必要的援助,为他们提供住所及食物来帮助其度过难关。朝鲜人也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努力工作来证明自己是有用的,他们开始组织学校和电影院来挽救他们的文化以及语言,但苏联利用焚烧韩语教科书来压制这些朝鲜族人学习韩语以及延续传统文化的能力。尽管被禁止使用韩语,苏联政府仍然会发行许多韩文报纸来炫耀朝鲜族人在苏联的幸福生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阅读这些朝鲜文报纸的人越来越少了。

苏联政府还在乌什托别成立了韩文剧院 主要播放俄罗斯以及苏联戏剧

此后,来到中亚的朝鲜人都成为了农民,少部分人则进入工厂成为工人、职员。当地政府与与这些朝鲜移民者一同建设了朝鲜人社区。经过几年的努力,朝鲜人在当地开垦荒地,发展农业,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在中亚站稳了脚跟。苏联也给他们颁发了新的“无限期业无住地登记”的护照。但同时也在远东地区发布禁令,禁止朝鲜人在远东边疆区居住。

1953年赫鲁晓夫当政后,曾为朝鲜族等被流放民族平反,但仍有一些不成文的歧视性政策:例如,朝鲜族军官只能担任中校以下的军官。到20世纪70年代,朝鲜族人可担任加盟共和国部长和苏联副部长,甚至可在苏联内务部任职。这个时期,许多朝鲜族人成为医生、工程师、律师、学者,甚至科学院院士。80年代以后,还涌现出了一些朝鲜族名人。

苏联“摇滚之父”的维克多·崔 前苏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出生的第三代朝鲜移民

长达几十年的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中断,割裂了中亚朝鲜人与本族的语言、历史和传统文化。随着苏联的解体,“苏联公民”身份消失,身处异乡的中亚朝鲜人不由得产生了迷茫。20世纪90年代左右,中亚朝鲜人开始提出倡议,要求建立民族文化组织,找回民族传统,重说民族语言。因为顾忌到朝韩情感,中亚的朝鲜人也有了新的名字:中亚高丽人。

现在,在整个中亚地区生活着近35万高丽人,其中哈萨克斯坦10万人、乌兹别克斯坦21万人、吉尔吉斯斯坦2万人、土库曼斯坦5000人、塔吉克斯坦1000到2000人。中亚高丽人是时代与苏联政策造就的一批特殊族群,虽然曾是异乡客居之人,但经过时间的洗礼,他们身上汇集了苏联、朝鲜、中亚等诸多元素。他们命运坎坷,未来却有着无限的可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