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讲了105毫米炮的发展,今天我们再来说下122毫米榴弹炮的未来发展。
众所周知,122毫米榴弹炮是目前我军合成旅配备的主力身管压制火炮。因为在其上还有集团军级的155毫米加榴炮,所以大家喜欢拿国外的105和我们的122来类比。更有甚者喜欢嚷嚷155下旅替代122。由于之前已经就155下旅的话题讨论了不少,所以今天的篇幅只用来探讨122毫米炮未来的发展。
105毫米超轻榴弹炮目前已经做到了极致,所以只能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
从火力体系上讲122和105毫米榴弹炮一样是次级压制火力,所以的确有提高射程和增加威力的需求。然而我们的122和105又面临着很多不同的情况,所以国外在105毫米炮上的套路是不能完全用在122毫米榴弹炮上的。
首先、目前的我军与美军在地面部队的运用上有着很大的不同。美军装备M119和M777的步兵旅级战斗队突出的是战区的快速达到和力量存在,在战区内的机动反而要求不高。我军的合成旅不管是轻、中、重型部队都是依托铁路或者公路的机动到达战区,并且战区内需要快速机动。无论是什么部队的122都得能紧密的跟得上部队的机动,而且针对不同部队的特点122也要有相应的变化。不能像美国人那样,一种牵引炮包打天下。比如对于一般的重型旅来说需要履带式自行122,而对于两栖机械化部队需要两栖履带自行122;中型旅一定是轮式自行122;一般的轻型旅需要高机动底盘自行122,山地部队需要卡车122或者山猫122,空突部队需要超轻122,而空降部队需要可空降的高机动122。然而目前我军仍有大量的部队仍然在使用基型的PL96式122牵引炮,和较为笨重的PLC09型122卡车炮,所以在装备的多样化方面我军的122毫米榴弹炮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可以由运输机搭载并且空投的伞兵型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其次、对于未来的122毫米榴弹炮确实有提高射程的必要,但是不需要向G7和V²C²那样过于激进,非要去和39倍155去比。南非人把105毫米炮的身管倍径从37倍提高到52(57)倍,并且用了一个12升的超大药室。虽然提升射程的效果明显,但是代价也是高昂的,过高的膛压不仅影响身管的寿命还对于火炮的减重有所影响。很大程度上这就是南非的G7叫好不叫作的根本原因。回顾中国122毫米榴弹炮的整个发展历程,从54-122到83-122再到96-122,身管倍径从22倍提高到29. 8倍再到32.7倍;药室容积从3.77L到5.55L再到6.85L;初速从515米/秒提高到613米/秒再到725米.秒,射程也从11.8公里提高到15.6公里再到18公里(普通弹/底凹弹)。
我们已经可以把以PL96为蓝本的超轻122榴弹炮的战斗全重降到1.85吨,那我们完全可以在2吨多的全重条件下搞一门更长倍径的射程更远的122榴弹炮。
那么在未来,122毫米榴弹炮还有射程提高的空间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过去我们在122毫米炮的改进中一直遵循的前提在有限的全重之下一定要保证精度指标。奈何技术水平有限,随着火炮射程的提高,全重一直是在增加的。54-122全重2.4吨,83-122全重2.7吨,96-122的全重3.37吨。不过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轻量化设计将122超轻炮的重量减到1.85吨。因此,在未来我们是可以将122的射程进一步提高,而不用太在意威力的。
关于采用模块化装药,并且可以实现弹药全自动装填的122我们已经搞了很多年,但是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单单凭这一点并不足以替代现有122毫米炮,所以未来的122发展应该从长计议。
第三、关于122未来的发展。目前122毫米榴弹炮采用药筒装药和手动装填,仍然可以达到8发/分。经验告诉我们即便是在其上应用了模块化装药和弹药全自动装填系统等高技术,如果不搞什么身管主动冷却什么的,所获得的增益充其量是射速从8发提高到10发/分和装药方面的节省。如果光为了122单搞一套模块化装药,和全自动的弹药装填系统还是有些奢侈的。所以新122的研发应该与未来155毫米炮的研发通盘考虑。比如在射程方面,新122和155应该有所分工。尽量扩大火力范围但未必非得去对标39/155,而155可以专注提高射程和火力密度。在发射药方面,本炮霸认为V²C²的可变容积药室是个不错的概念。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实现与155的模块发射药通用,还可以最大限度上实现与155炮零件和弹药自动装填机构的通用。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