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开始到今天,中国海军已经派出了多达31批护航编队前往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中国战舰共护航了7000多艘各国商船,处置了3000多起突发状况。派出战舰远渡重洋对海军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那在护航的时候,战舰会向商船收费吗?护航其实是中国响应联合国号召的一个自发行为,不是盈利活动,不收任何费用。但中国也不会亏,因为护航也是个扩张势力,宣扬军威的好机会,从中得到的利益要比收费还多的多。
亚丁湾海域是世界上的一个重要公共航道,2008年全年共有2000多条商船通过这里,但与此同时,其中也会有20%的商船会遭遇海盗袭击。来自也门和索马里的海盗给全世界航运业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直到2008年联合国安理会连续通过4项决议,要求各海军大国派出战舰前往护航,情况才有好转。
注意这个词“呼吁”,意思就是联合国只是向各国发出自愿性的建议,而非强制性的命令,因此参加护航的各国也是出于自愿,不会向被护航商船收费,早在2008年第一批编队出发时,中国就已经表态不会收费,相应的,在此护航的其他国家是战舰也不会收费。
但即使不收费,护航也不是无利可图的行为。这是因为中国参与护航的话,中国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派出战舰前往这片海域,而战舰在此的存在就是国家势力的存在。在中国战舰航行在这片海域上的时候,如果此地发生了什么事件,中国就可以迅速命令战舰前往参与解决,也门撤侨事件就是个例子。其他参加护航的国家大多也是出于这个原因,特别是一些试图增加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比重的国家,比如连补给舰也没有的韩国,硬是让战舰一路沿着港口和海岸线航行到了目的地。
而且在战舰航行的时候,除了护航,还可以收集此处的水文资料,为海军以后的行动做准备。亚丁湾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中国不可能不考虑到未来会在此爆发战斗的可能性,因此趁护航的机会去考察水文资料是很有必要的。典型例子就是17年初央视曝光的中国093核潜艇参与护航行动。核潜艇显然很不适合去攻击海盗快艇,但它很适合潜入水下,去详细调查深处的水文信息,为以后的航行做准备。
在亚丁湾形势好转了很多的现在,中国积极参与护航仍然有很重要的意义。“一带一路”策略里,非洲的苏丹,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三国是中国的桥头堡,军事存在是巩固中国在此利益的工具,而护航编队就是最有力的一个。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