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本10式坦克如何体现第四大指标——坦克的信息化
总体设计体现信息化理念
作为日本坦克家族当中的最新成员,与周边某坦克技术强国相比,10式坦克的总体设计思路并没有越来越“高大全”,而是走出了一条技术越来越先进、重量越来越轻的总体设计思路。这个转变对于评价10式坦克整体设计思路非常重要,因为日本坦克家族中的上一代王者90式坦克暴露出了战斗全重超标的缺点,运输十分麻烦,目前只能部署在北海道地区。而10式坦克则是以快速部署为总体设计的主线,如果一个国家的军队信息化建设跟不上,对战区环境摸不透,就根本谈不上快速机动部署,只能靠大而全、多而宽来弥补战场环境情报采集的不足。所以10式坦克轻了,没有追求重车大炮的设计理念,本身就是这辆坦克将要朝着信息化装备发展的一个显著体现。按照日本防卫省自己的说法,10式坦克在研制之初就确定了日本全境部署的设计理念,但日本是群岛国家,而且地域狭长、南北距离较远,能够在日本实现全境部署就意味着,10式坦克能够从九州岛空运到北海道。你在地图上以九州岛为圆心,到北海道的距离为半径,就能一目了然10式坦克有可能运抵的所有地域。这就使得10式坦克就具备了未来坦克的一项重要功能——快速机动部署。
日本10式坦克在研制时,由于已经拥有了比较丰富的技术储备,贯彻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理念,车辆以总体指标和布置约束各个分系统,极力追求轻质高性能的目标。但是在部件设计上,却贯彻了成熟技术优先的理念,比如发动机从90式的2冲程改为了4冲程等等。
实现信息化的三个阶段
10式坦克的总体设计思路十分先进,但先进性并不表现在车辆总体布置或者某一项战技指标上,而是车辆在设计过程中,就对于未来的信息站环境有了一个初步的设想,研制工作的重心从车辆本身向作战网络方向倾斜。10式坦克能够与卫星、船舶、战斗机、直升机、步兵、炮兵等其它军兵种在战场环境信息方面实现互联互通。这些新思路,表明日本的坦克设计者们正在逐步深化对于武器与系统、局部与整体、性能与效能等重要关系的科学认识。坦克信息化成为继传统三大性能之后的第四大性能,这样的话稍有常识的人都会讲,但具体指的是什么?简单地说,坦克的信息化分为三个阶段——“信息共享、行动协同、自动同步”。其中最低阶段是战场信息共享,这一点10式坦克已经具备了。
比战场信息共享稍高一层的,是行动协同能力,这里指的协同能力并不是几个师、几个团之间的协同作战,而是车辆与车辆、人与人之间的协同,打仗的时候配合很重要,所以为什么打仗喜欢用经验丰富的老兵,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兵之间通过长时间的配合,能够形成一种默契,这在战场上很占便宜。
最近几十年来,虽然武器装备的性能和花样不断翻新,但进步的只是信息传递有了单兵步话机,侦查手段用上了无人机等等,这些硬件上的加强仅仅局限于“用”的变化,还没有触及“体”的转变,作战指挥方式却仍然是一个人下达命令或者提供情报,另一个人还需要有一个理解消化的时间。
反观10式坦克在这方面的水平,从车内看,车长观瞄镜看到的画面可以直接传输到车内显示器上,炮长可以通过显示器了解车长看到了什么,车长可以跨越炮长,直接调炮射击。这种提高了车内乘员协同能力的火控系统,就是我们常说的“猎-歼”式火控。在10式坦克的车内实现行动协同能力后,作战最直接的变化就是作战小组乘员之间可以即时了解队友的战斗准备情况,互相熟知各自的战斗决心,让指挥官的工作更加轻松和高效。所以指挥的体和装备的用之间需要达成一个统一。
自动同步是目前坦克信息化比较高的境界,它的核心是帮助车内乘员完成作战任务,主要手段是将战场感知、情报分析、辅助决策、坦克乘员作战意图、行动中的具体操作进行科学整合,所以如果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和行动协同的话,就还谈不上实现自动同步,因此将自动同步作为坦克信息化比较高的境界。
10式坦克的自动同步主要体现在指挥控制系统的应用上。与美军现役的C4I系统相比,日本10式坦克又增加了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C4I2系统,这套系统主要用于打通防卫省与各级司令部、控制中心、后勤基地以及给养部门的指挥网路。通过这个系统,参与作战的任何部队之间均可以相互获取情报,从这套系统宏观上看,将来会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三军一体化的网络系统,并实现与CCS(中央指挥系统)联网。
与这套宏观指挥系统相匹配使用的,是可以落实到每一辆坦克上的野战基干团指挥系统。对于具体车辆而言,与整个系统数据链配套的设备天线被安装在炮塔上,这套基层指挥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让坦克与步兵、无人机、直升机等前线作战装备的情报相互传递、作战行动实现同步协调。这样一来,无人机可以将获取的地面情报回传到指挥所,指挥所的职能在下一阶段很有可能被指挥车取代。各个单位在前线通过一系列自动化设备采集的情报上传后经过统一的计算机自动分析,那些目标由哪一组步兵攻击,哪些目标由哪一辆坦克攻击,然后再将分析后的任务数据传给坦克。以此实现10式坦克与其它作战单位的自动同步。
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目前这套系统的普及程度仅包含了第2和第6师团。
坦克信息化未来的趋势
今天我们讲的信息化战争指的是什么?就是一个战斗小组、一支部队的整体化、自动化水平。这也为我们揭示了一个规律,从第一代坦克跨越到第二代坦克,拼的是零部件的自动化水平,谁的瞄具自动化水平更高?谁的变速箱是自动的?谁安装了自动装弹机……从第二代坦克到第三代坦克,拼的是整车的自动化水平,如何在整体设计的局限范围内,更加合理地分配火力、动力、防护三大性能,以适应不同的战场环境需要。今天,我们迎来了从第三代坦克向第四代坦克跨越的历史节点,这个时候拼的就建立在零部件、装备整体高度自动化的基础上,如何实现作战指挥的自动化,而零部件甚至装备整体追求的,则是智能化,比如世界坦克技术强国正在争相攻关的火控自动瞄准与跟踪、液气悬架自动调整、车辆自动驾驶等新技术。沿着这个思路想,自动化的范围从零部件到整车,再到军队作战指挥,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大的,那么四代以后的再下一代,会不会是在实现作战指挥高度自动化甚至智能化的条件下,追求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工业水平与之间的自动化,最终实现从国防动员、作战指挥到装备使用各个层级的智能化协调联动。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